寧江

寧江

寧江,或叫寧江河,古稱左別溪,廣東沿海河流韓江上游梅江段支流。是梅江流域面積最大的支流。發源於江西省尋烏縣荷峰畲,貫穿廣東省興寧市南北,至水口圩匯合梅江,全長107公里,流域面積1364.75平方公里。被稱為興寧市的母親河。寧江的特點是:洪流急,集流快(洪峰流速1.4米每秒至2.0米每秒,區間集流時間1至3小時),洪峰高,持續短,枯流小(洪水高出地面3.0至6.0米,洪峰持續時間1至2小時,枯水流量2.0立方米每秒至3.0立方米每秒),因此每逢暴雨3小時後,寧江便出現洪峰。

基本信息

幹流概況

寧江興寧縣城區段寧江興寧縣城區段

寧江,古稱左別溪,廣東沿海河流韓江上游梅江段支流。是流域面積最大的梅江支流。幹流以上有黃陂河羅崗河兩支。一般以黃陂河為正源,發源於江西省尋烏縣丹溪鄉高峰村

荷峰畲,自西北向東南流,在黃槐區上白沙溪進入廣東省興寧市黃溪村,經上翁、下翁、黃陂圩、陶古、徑口、甘磚、黃留、寺崗、土墩、白泡,至合水鎮與羅崗河匯合為寧江。沿途接納寶龍、黃槐、雙下、粒坑、大坑、張坑等溪水。河面寬15至40米,全長49.5公里。集水面積243平方公里,流域內年平均降雨量1600毫米以上。河床坡降1:500。

寧江幹流自合水鎮起,貫穿興寧市南北,流經新陂鎮、興城鎮、刁坊鎮、坭陂鎮、新圩鎮,南至水口鎮水口圩匯合梅江,全長107公里。從合水至水口主幹河道長57.5公里,寬65至90米。沿途接納32條山溪小河,呈葉脈狀匯入寧江,流域面積1364.75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65%。

主要支流

興寧市寧江主要支流概況表
河溪名稱 起止地點 長度 公里) 集水面積 (平方公里) 河床比降 流量 立方米每秒)
洪水流量 枯水流量
黃陂河 荷峰畲至合水 49.5 243.0 1/500 870 1.00
羅崗河 羅崗至合水 39.8 294.6 1/340 840 1.00
大坪河 大坪至潭坑入羅崗河 9.8 86.2 1/613 204 0.8
石馬河 仙人庵至新寨祗 22 152.7 1/350 570 0.6
官田河 鐵山嶂至石壁村 22.5 33.0 1/350

朱坑河 朱坑至新華橋上角 14.0 37.8 1/560
0.1
蛤蟆石河 蛤蟆石至寧西渠反洪涵流入朱坑河 7.5 16.9 1/500
0.1
羅塘河 老洋山至霞洞流入舍水水庫 12.0 23.7 1/250
0.15
涼溪河 深塘至老虎陂 16.5 38.5 1/343
0.10
蓼塘河 蓼塘至楓樹下 3.5 3.8 1/300

鴛塘河 八仙亭至鴛塘 6.5 84 1/300
0.01
洋陂河 石子崗至建新鄉下橋流入朱坑河 14.0 14.6 1/580
0.05
麻嶺河 黃竹塘至米寨 14.5 58.5 1/200
0.10
曾坑河 曾坑至矮崗 13.0 33.2 1/430
0.10
樂仙河 仙人坐石至人民醫院 10.7 13.2 1/400
0.05
烏漳坑瀝 烏漳至高田流入石屐河 2.8 4.7 1/237
0.05
神光瀝 抻光山至金陂橋附近流入寧西溝 2.5 6.1 1/300
0.02
打石坑瀝 打石坑至羅壩 4.0 6.9 1/300
0.05
坪塘瀝 坪塘至黃花廟流入寧西溝 4.5 4.4 1/300
0.03
九秦坑瀝 九秦坑至刁潭流入寧西溝 4.0 3.9 1/300
0.03
長段瀝 長段至柑子園 7.5 14.0 1/240
0.1
官陂瀝 洋傘崠至水西樓 7.0 8.6 1/300
0.20
西水瀝 (湯湖溪) 下王村至湖坊橋 7.8 11.0 1/300
0.05
和山河 和山岩至洋湖橋 20.0 39.5 1/314
0.4
興江河 德馬寨至三渡橋流入城東渠 17.0 33.1 1/300
0.20
三楓河 (篤陂河) 南蛇崗至馬塘 30 43.4 1/300
0.20
毛公寨瀝 毛公寨至鶴子塋 3.5 11.5 1/500

齊陂瀝 曾塘里至榻下 7.5 8.0 1/300

觀峰河 雙頭至新圩 12.0 25.2 1/300

藍布瀝 米公坑至蓮花寨 5.0 7.2 1/250

老虎塘瀝 老虎塘至下藍布 6.0 10.6 1/500

黃桐坑瀝 黃桐坑水庫至洋新 7.34 7.4 1/300

興寧縣水口鎮寧江與梅江交匯處興寧縣水口鎮寧江與梅江交匯處

羅崗河,主流溪美水發源於羅浮區上下畲,經坪田、溪美、官莊至徐坑匯集蕉坑、元潘、霞嵐三條溪水,向南流經坪洋在合水匯入寧江。全長39.8公里,集水面積294.6平方公里,河面寬15至40米,洪水流量840立方米/秒,枯水流量1.00立方米/秒。

大坪河,由屏漢、大福、鴿池、洋田4條溪水在大坪圩附近匯合成大坪河。主流屏漢水源於二架筆。大坪圩至潭坑匯入羅崗河,全長9.8公里,集水面積86.2平方公里。流域範圍水土流失嚴重,河床淤積,不少河段與耕地持平。

石馬河,發源於鐵山嶂仙人庵,由東北向西南流,經五愛、上莊、下莊、新星、洋門、磜下、龍田石壁(匯合官田河)、水陂至曲塘入寧江。沿途接納公陂、馬下、鄭塘、刁田等溪水。仙人庵至石壁全長22公里,集水面積152.7平方公里,河寬20至30米。洪水流量最大為570立方米/秒,枯水流量最小為0.6立方米/秒。流域內水土流失嚴重,不少村段河床淤沙與耕地持平。

樂仙河,發源於新跛區樂仙鄉頓塘,自西向東流,經仙人座石、石陂頭、楓山圍、家莊圍至人民醫院側匯入寧江。全長10.7公里,集水面積13.2平方公里,河床高出田面0.5至1米。

麻嶺河,發源於葉南區上徑高洋寨,自西向東流,經富祝、麻嶺和新陂區三新、上長嶺、新莊、華新(納九萊口河)至米寨入寧江。全長14.5公里.集水面積58.5平方公里,河床高出田面1至5米。

曾坑河,發源於曾坑棉畲,出新陂茅塘,經福興五里、矮崗(納石屐河)入寧江。全長13公里,集水面積33.2平方公里。河床高出田面1至3米。

興江河,發源於永和區夜明鄉茶子坳,經跌馬、湖鄉、板子、永星、新民、沙坪、成鵲、華嶺至圍頭溪入寧江。跌馬至三渡橋全長17公里,集水面積33.1平方公里,河床高出田面1至2米。

三楓河,又名篤陂河,發源於南蛇崗柯樹坑,經東坑、竹子坪、三楓、仁里、長安、石陂、大成及壢陂區東紅、篤陂入寧江。沿途接納錦洞、寨子兩溪水。全長30公里.集水面積43.4平方公里。

觀豐河,發源於新圩區雙頭九子棟,經雙頭、徑南(新圩區屬)、觀豐至船添入寧江。沿途接納寨塘、新豐兩條溪水。全長12公里,集水面積25.2平方公里。

和山河,由七層、曾塘兩溪水匯合成和山河,經大塋、和山、和一至寧新區洋湖橋入寧江。和山岩至洋湖橋全長20公里,集水面積39.5平方公里。

水文特徵

寧江的特點是:洪流急,集流快(洪峰流速1.4米每秒至2.0米每秒,區間集流時間1至3小時),洪峰高,持續短,枯流小(洪水高出地面3.0至6.0米,洪峰持續時間1至2小時,枯水流量2.0立方米每秒至3.0立方米每秒),因此每逢暴雨3小時後,寧江便出現洪峰。另一方面,由於地形狹長,降雨有先後,分布亦不均勻,常出現一個洪峰才過去,第二個洪峰又來臨。尤其是坭陂下游,眾水所歸,沙質土堤,每當洪水位超過4.8米時,堤後冒水隨處可見。

水利概況

航道航運

寧江自縣北至縣南,貫穿全縣境,長105公里,為明清和民國時期縣內運輸動脈。自合水至縣城段可通行小木船,縣城至水口段可通行機動船。建國初期,興城至水口仍有船舶通行。1957年興建合水水庫後,加之在下游沿河兩岸開挖東、西兩灌溝,寧江以灌溉排澇為主,行船很少。70年代初,下遊河道上陸續架起13座橋樑,橋面低矮。1976年後,寧江停止通航。

水口港,位於寧江與梅江交合處的水口鎮。港區水陸交通便利,陸路與雙水公路(水口——水寨)、官汕路連線,西達五華縣城水寨鎮,東往梅州市梅縣區,南通潮州、汕頭,北至興寧市城;水路上行可達五華水寨,下行通梅州、汕頭。1985年有碼頭1座、舶船位2個(25噸級)、倉庫1座(316平方米)、堆場1座。

河道治理

興寧河溪眾多,集水面積3平方公里以上的就有55條。這些河流河道彎曲,源短流急,洪流變差大,人們稱為“尿澡河”。解放前,水土流失嚴重,河床日漸淤高,集水面積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道50%以上高出田面1至2米,成了“地上河”。解放後,縣人民政府把整治寧江等河流列為重要的防洪工程,分期分級分段改造,有效地消除或減輕了洪水災害。

寧江幹流長57.5公里,河道彎曲百餘處,寬窄懸殊,寬的超過200米,窄的僅40餘米。屬萬畝圍堤的有鵝椒堤、柑子堤、新陂堤三處,堤圍矮小單薄。民國37年(1948年)興寧市政府對寧江圍堤調查,圍堤最矮的2.2米,最高的5.6米,平均高度為2.9米;堤面平均寬度只有0.8米,最寬為1.2米;坡度:外坡1:1,內坡1:0.5;安全泄量只達250立方米每秒左右。解放前,寧江經常崩堤,水災頻繁。民國27年成立鵝椒堤修復委員會,擬加高和擴寬堤基堤面,均未實施。民國37年,興寧市政府奉廣東省主席宋子文令,對寧江堤圍狀況進行調查,制表上報,但無任何治理措施。

1949年12月,縣人民民主政府撥出一批糧食,以工代賑,打樁拋石護岸,重點加固對縣城威脅最嚴重的鵝椒堤,接著對游魚上水、羅壩、大橋圍、三潭、虱麻潭等危險堤段培修加固。1952年9至11月,在組織技術人員對寧江全線進行勘測規劃的基礎上,組織民眾對龍田曲塘至新圩兩岸河堤全面進行培修,普遍加高加厚1至2米,個別堤段加厚3至4米,從而經受住1953年夏季三次大洪水的威脅。

1968年起改造寧江,裁彎取直(順),擴寬河道,加固圍堤。是年冬,改造椒子壩至老壩尾橋河段,1971年經洪水考驗,效益良好。此後每年冬春都搞移河改道工程,至1978年春先後完成刁坊、坭陂、新圩、藍布、望江獅、曲塘等12段工程。改河前原段長43.3公里,改造後為29.8公里,共縮短13.5公里,純增耕地2986畝。老河道原有百多處急彎險段,經改造共消除險段77處。河床逐年降低,1976年、1979年、1985年河床變化測定:西河橋1976年河床高程為107.70米,1985年為105.78米,對比降低1.92米;坭陂橋1976年河床高程為100.60米,1985年為99.40米,對比降低1.2米。流程時間相對縮短2.5小時,相應流速平均從1.5米每秒,加快到1.9米每秒,同一斷面流量相應增大27%。12段改造工程,可計算之工程費851.89萬元,投放工日1564.8萬個(由生產隊派工,其報酬未計算在工程費內),完成土方1105萬立方米,石方11.97萬立方米,混凝土792立方米。

與此同時,對28條小河的彎曲狹小、排泄不暢或高出地面的有害河段,結合農田基本建設,進行裁彎取直、擴寬河道、降低河床等整治工作,共完成土方691萬立方米,石方2萬立方米。

灌溉工程

寧江流域引水工程概況
工程名稱 工程地點 河流名稱 引水流量 立方米每秒) 渠道長度 米) 所屬灌區
望江獅橋閘 望江獅 寧江河 屬合水水庫灌區
城東灌渠 望江獅 寧江河 4.92 19190 屬合水水庫灌區
西溝進水閘 望江獅 寧江河 2.5 14400 屬合水水庫灌區
排坊下水閘 黃陂圩粒坑 支流黃陂河 3.0 1600 屬溫公水庫灌區
月山陂 黃陂 支流黃陂河 1.5 屬溫公水庫灌區
黃留陂 崗背 支流黃陂河 3.0 屬溫公水庫灌區
學士陂 崗背 支流黃陂河 1.0 屬溫公水庫灌區
土墩陂 崗背 支流黃陂河 0.5 屬溫公水庫灌區
拉刀陂 羅崗 支流羅崗河 0.05 屬坪田水庫灌區
聯新陂 羅崗 支流羅崗河 0.2
屬坪田水庫灌區

望江橋閘,位於興城北面約5公里的望江獅。1952年在寧江築攔河木石(夾)陂。1965年冬,建高為1.5米的乾石硬殼陂,解決了引水和捧淤問題,但陂頭上游水位提高,影響環陂、老虎陂的排澇。1974年望江移河時,拆除硬殼陂,興建鋼筋混凝土橋閘,較好地解決了防洪、灌溉、排澇之問的矛盾。橋閘長66.4米,有16孔,每孔寬3.4米,閘高2米,安裝電動啟閉鋼板閘門,通過洪流量500立方米每秒。該工程於1975年3月竣工,投資18萬元,投放工日1.2萬個,填挖土方3200立方米,石方1465立方米,混凝土420立方米。

城東灌溉渠,長18.5公里,從寧江望江獅攔河陂引水至寧中、城鎮、寧新、刁坊、壢陂、坭陂、新圩等7個區,灌溉農田4.08萬畝,是縣內最大的灌渠。主體工程分二期完成,第一期工程從寧中區望江獅至壢陂區古河陂,全長10公里,引水流量3.5立方米每秒,斷面底寬3米,水深1.4米,坡降1/5000。有穿河涵5座,大小涵洞13座,灌溉面積3.38萬畝。於1952年3月動工,同年11月完成。1956年進行第二期工程,從古陂河延伸到坭陂區齊陂瀝,流入赤田排水溝田螺湖閘,輸水至新圩區的新里、新北。灌溉延長8.5公里,引水流量1立方米每秒,渠底寬2.5米,水深0.8米,坡降1/3000,受益面積7000畝。1959年冬,將望江進水閘和興平公路涵各擴建一孔,增加引水量1.42立方米每秒。1965年,加高鵝湖、洋嶺一帶渠堤,擴建黃嶺公路涵、和山河穿河涵,增大輸水流量。由於興建飛機場後,內外排水溝的水均流入城東渠,使洋里、大嶺、東風一帶渠道成了排洪溝,每遇防洪都很吃力。1974年冬擴大寧新、洋里和壢陂西聯一帶渠道,從原來6米擴大至8米,並拆除興江排洪閘,把興江洪水納入城東渠,至壢陂古河陂匯入壢陂河,一併排出寧江。整個工程投放工日16.5萬個,投資16.5萬元,其中國家投資11萬元,民眾自籌5.5萬元。完成土方18.5萬立方米,石方1057立方米,混凝土200立方米。

寧西灌溉渠,是合水水庫配套工程,從合水水庫引水灌溉龍田、葉塘、新陂三個區的高排田。該渠全長20公里,引水流量5立方米每秒,斷面底寬4米,水深1.4米,坡降1/4000,穿河涵8座,大小涵洞42座,灌溉控制閘5座,受益面積1.27萬畝。工程於1956年測量設計,1957年8月全面施工,翌年2月竣工。投放工日32.6萬個,總工程費44.21萬元,其中國家投資23.96萬元。完成土方33.75萬立方米,石方6000立方米,混凝土500立方米。寧西渠主堤流入九萊口河後,則利用老河道裁彎取直(順),作為主灌渠使用,在新金、華興、米寨設三個控制閘,便於泄洪和灌溉。

五聯灌渠,龍田的水陂、涼傘、蓼塘、李坑、鴛塘等5個鄉,一向是丘陵苦旱地區。1954年,5個鄉聯合修建從石馬河引水的灌溉渠,命名為五聯渠。在角羅徑礱衣屋附近建陂引水.因隧洞工程艱巨,施工時間長,至1958年3月才全部完工。1957年興建石壁水庫後,五聯渠成為石壁水庫的主要灌渠。渠全長22公里,引水流量2立方米每秒,斷面底寬2.5米,水深0.8米,坡降1/2500,隧洞長261米,大小涵閘l0座,灌溉面積8500畝。投放工日34.5萬個,總工程費48.83萬元,其中國家投資11.83萬元,其餘自籌解決。完成土方27萬立方米,石方1.18萬立方米,混凝土300立方米。

蓄水工程

寧江上游的合水水庫寧江上游的合水水庫

為了控制洪水,蓄洪剎峰,1956年冬興建大型合水水庫,控制寧江的兩大支流黃陂河及羅崗河(含大坪河)。1957年9月動工興建石壁水庫,控制寧江的第三大支流石馬河.其餘28條山溪小河,按防洪灌溉需要,興建了大小不等的水庫及山塘。到1985年止,全縣55條河溪上共建成大、中、小型水庫138宗。其中大型水庫1宗(合水),總庫容1.1億立方米;中型水庫3宗(溫公水庫、和山岩水庫、石壁水庫),總庫容4665萬立方米;小(一)型水庫38宗,總庫容9142萬立方米;小(二)型水庫96宗,總庫容2896萬立方米。建山塘1307宗,總蓄水量1727萬立方米。全縣水庫山塘總灌溉面積達30.2萬畝。

合水水庫,位於縣北,離城14公里,興建在寧江主流黃陂河與羅崗河的匯合處,集水面積568多平方公里,占寧江流域面積41.6%。全庫面積1.9萬畝,除百年一遇大水可淹沒面積1.2萬畝外,尚有陸地面積6505畝,其中林地4789畝,耕地或荒山1716畝。1956年10月動工興建,翌年7月建成,總庫容為5300萬立方米。1959年和1964年兩次擴建後,最大庫容為1.1億立方米,屬大(二)型水庫。水庫以防洪為主,保證灌溉,兼顧排澇,結合發電、養魚。它是寧江水網樞紐工程,捍衛著興寧市城及寧江兩岸13個區、鎮20多萬人的財產和生命安全。防洪面積11萬畝,灌溉農田7萬多畝。合水水庫對洪水能吞能吐,民眾稱之為“仙人肚”。水庫建成後,黨中央、國務院和廣東省領導人陶鑄、胡耀邦、賀龍、聶榮臻、趙紫陽、葉劍英、羅瑞卿等先後親臨水庫視察和指導。

溫公水庫,位於黃陂圩北面7公里,集水面積56.2平方公里(含班基坪水庫22平方公里),是合水水庫上游的中型水庫,以防洪為主,結合灌溉發電,對合水水庫起滯洪作用,農田灌溉面積6048畝。1958年冬動工,翌年春建成。經擴建後,壩高36.3米,壩長117米,頂寬4.6米,有效庫容1486.5萬立方米,最大庫容2077萬立方米。壩底設有鋼筋混凝土圓涵1條,長200米,直徑1米,最大流量7.4立方米每秒。主壩左側溢洪道一座,底寬20米,最大泄洪量102立方米每秒。該水庫是“大躍進”時期急促上陣的工程,主壩夯實不夠,質量差,水庫啟用後,滲漏嚴重。1975年進行四項工程維修配套。1984年10月,又進行安全加固。

石壁水庫,是以防洪灌溉為主的中型水庫。它控制石馬河洪水,配合合水水庫保障寧江盆地免受洪澇,並使龍田東南丘陵地帶1.02萬畝農田解除旱患。庫址位於龍田區石壁村梅江圍上角,距興城17公里,集水面積102平方公里。1957年9且動工興建,翌年4月初步建成。總庫容1072萬立方米,有效庫容500萬立方米。1960年10月至1962年10月進行續建,主壩加高2.3米,總高為23.2米,原水泥套筒閘門改為鋼板套筒閘門,完善消力池、防浪牆反濾層、平台溝等設施。1975至1976年6月,加高培厚主壩,壩頂高程增至160.50米,主壩淨高為25.3米,壩頂擴寬至5米,壩後坡由原l·2.25加厚為1:2.5,後壩腳擴寬32米。基建和續建工程共完成土方29.2萬立方米,石方1.01萬立方米,混凝土2268立方米。工程費合計109萬元。由於上游水土流失嚴重,1984年實測,有效庫容已被淤積433.1萬立方米,占86.9%,壩前庫底已淤高11.6米,水庫頻臨報廢。同年六七月間,省水電科研所派人到該庫進行排淤試驗,40天排泄淤泥32.85萬立方米。1985年5月進行第二次試驗,30天排淤泥36.96萬立方米。兩次試驗除去進沙外,恢復有效庫容61萬立方米。該庫經省水電廳確定為泄洪排淤工程,列入1986年度水利基建項目,工程費用95萬元,其中省投資80萬元,。1985年10月動工,1986年大汛前完成。

和山岩水庫,是以防洪為主,結合灌溉發電的中型水庫。它配合合水、石壁兩水庫防洪,減少寧江槽泄流量,解決下游1.65萬畝農田灌溉。庫址位於興城東北面和山岩背,離城7公里,集水面積32.5平方公里,與上游的七層發電水庫、和山水庫形成以大套小的梯級水庫。壩高18米,總庫容1516萬立方米,有效庫容728.8萬立方米。1958年冬興建,翌年春竣工。該庫建於“大躍進”期問,質量差,工程配套不完善。1961年、1962年、1963年、1971年、1974年、1979年先後進行續建,安全加固和工程配套。續建後的和山岩水庫壩高2I.86米,壩頂寬4米,防浪牆高1.3米,迎水坡甩乾砌石護坡至壩頂。背水坡分二級,設2米寬平台一套。平台以上坡度1:2.5,平台以下1:2.75。鑿公陂山洞1條引石馬水進庫,洞長240米,洞高1.5米,寬1.2米,枯水期可引流量0.2立方米每秒。另外在死鬼坳副壩底開鑿長84米、高0.8米、寬0.6米的穿山洞1條,解決永和、寧新部分高排田的灌溉。

自然災害

民國26年(1937年)農曆7月12日,大水災。寧江兩岸受洪水}中刷地區達百里,崩堤101處,倒塌房屋3350間,淹沒良田7萬畝,受災15萬人。洪水圍城,距城牆雉堞僅2尺。

民國35年(1947年)0月8日,特大洪水。8日上午,寧江上游的羅崗、黃陂、石馬山洪暴發,百里寧江到處潰堤,兩岸農田村舍無不遭災。黃陂圩沿公路數十間店鋪被毀,淹死120餘人。龍田車壢、曲塘、金星(軍段)潰堤20餘處,良田800餘畝變成沙壩。興城體育場司令台側和城南柿子樹下河堤崩決兩處,上華橋(木橋)被沖毀,城內外十餘里一片汪洋。9日洪水告退,17日,再次發生洪水。據不完全統計,兩次洪災,共崩塌河堤8288丈,淹浸稻田17.8萬畝,房屋倒塌5417間,沖壞公路564米、橋涵22座,交通停頓,電話中斷,受災居民15萬人,淹死120餘人,淹死牲畜1850頭。

1957年5月9日至6月5日累計降雨566毫米,河水三次暴漲。其中6月5日西河橋水高達5.05米,超過警戒水位1.55米,寧江堤圍213處出現險情。經過2.2萬多人的防洪搶險,保護了寧江大堤及兩岸農田免受損失。但由於這場洪水特大.小河堤崩潰2689處,沖壞山塘82座、崩崗堵口和陂頭2400多處;加上是日有龍捲風.使全縣26個鄉261個農業合作社遭受損失。總計倒塌房屋675間,因災減產或失收水稻42990畝,其中完全失收9197畝,秧苗損失2712畝,塘魚損失912口。9月18日龍北、崗背、石馬、龍田又暴雨成災,普遍降雨137至152毫米,河堤出險290處,沖跨陂頭69座,橋樑70座,稻田變沙灘300餘畝。

1980年4月21日至26日,全縣普降大雨和暴雨。降雨300毫米以上的有12個公社。200毫米以上的有31個公社,寧江堤圍出現險情92處,回水線決堤6處、長486米,山溪河堤崩潰58處、長4318米,沖壞陂頭299處、山塘15口、橋樑56座,淹浸耕地73400畝,沖壞農田4197畝,其中變成沙灘2570畝,塌房110間,死3人、傷1人。

流域概況

地形地貌

發源地屬閩贛邊境武夷山系,陽天嶂為最高峰。從羅浮區北部的陽天嶂發脈向東南至羅崗東北面的狐子嶂,分東西兩列山系。由東至東南為鐵山嶂山系,沿興寧與尋烏、平遠、梅州市梅縣區邊境至水口梅江北岸,長約80餘公里;由東北至西南為南山嶂山系,沿興寧與龍川、五華邊境伸展至水口西北部,長約70公里。

上中游屬寧江兩翼平原之外側及其上游羅崗河的河(溪)谷地域,間有台地,以砂頁岩台地、紅色岩系台地、花崗岩台地為主。紅色岩系台地,大面積分布於興寧盆地內,界於階地與丘陵之間,沿盆地邊緣綿亘,呈波浪形起伏的渾圓丘狀為主,海拔250米以下,相對高差25至50米,地形坡度10至15度。砂頁岩台地,主要見於河谷和盆地內,由於地層經過褶皺和斷裂影響,在流水侵蝕作用下,形成壠崗狀排列。花崗岩台地主要見於花崗岩出露地區,多呈平緩的波浪狀形態,一般風化層較厚,易開墾。

下游屬平原階地,地面平坦,起伏舒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10米。分布於合水以南沿寧江、梅江兩岸,包括興城鎮、寧中、寧新、龍田、葉塘、新陂、福興、永和、壢陂、刁坊、坭跛、新圩、水口、下堡等全部或部分鄉村,約331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5.7%。由於受東西兩大斷裂控制,造成斷陷盆地,湖盆堆積和第四紀河流侵蝕作用而成的沖積洪積平原(俗稱寧江平原),其東半部是中生代末期以來的紫紅色泥岩、粉砂岩、粉沙質泥岩等碎屑岩類沉積物;而西半部為新生代第四紀鬆散岩類沉積物。在上述地段沿寧江兩岸數百米至千米處均為洪積、沖積堆積區域,一般高出河床1至數米。地表土地肥沃,土層較厚,而在寧江河主要支流如黃陂河、羅崗河等河谷中均可見河谷平原,沖積物厚度不大,多小於15米,易自然灌溉,屬縣內主要農作物高產區。

氣候特點

地處南亞熱帶與中亞熱帶過渡氣候地帶,屬海洋性季風氣候。春季冷暖多變,低溫陰雨多;夏季高溫、濕潤、多雨;秋季前期以颱風熱雷雨影響為主,後半期以冷空氣影響為主;冬季寒冷少雨,日照多、有冰霜。總的氣候特點是,光熱充足,雨量較豐,氣候溫暖濕潤,災害性天氣較多,光、溫、水地域差異明顯。

沿岸集鎮

黃陂鎮,地處縣北部。東鄰龍北,西連羅崗,南靠崗背,北接黃槐。1949年6月,成立黃陂區人民民主政府。1957年稱黃陂鄉。1958年9月,成立黃陂人民公社。1961年分出崗背公社,1978年又分出黃槐公社。1983年改稱區後,轄粒坑、龍溪、陶古、陶塘、徑口、大聯、翁公、中心、甘磚9個鄉。區址黃陂圩,距縣城36公里。全區面積73.26平方公里。黃陂圩原名中洞圩,在禾村三圳溪。明朝為全縣十二圩場之一。後因洪水沖毀,遷至現址,更名黃陂圩。到清雍正年間,發展成3條街道的小圩鎮。農曆三、六、九日為圩期,梅州市梅縣區梅西鎮、平遠石正和興寧市北部鄉鎮均有人到此交易,為興寧市較大圩場之一。解放後,圩場規模有所擴大,赴圩人數常有8000至1萬人。全區四面環山,中間為狹長盆地。陶塘、陶古、中心、徑口、甘磚、禾村等鄉,有數千畝聯片耕地,稱為“黃陂小平原”。70年代始,大搞農田基本建設,黃駛河道裁彎取直,加築堤圍;調整排灌系統、平整耕地,建成穩產高產農田。1985年水稻9879畝,年總產稻穀7205噸,年畝產816公斤,是興寧市水稻高產區之一。生薑是傳統土特產,主要產地為龍溪、陶塘、翁公、粒坑、大聯等地。鄉鎮企業比較發達,以挖煤、燒石灰、制水泥、煉鐵和運輸業為主,帶動其他副業。1982年4月,出席煤炭部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煤炭戰線先進集體和勞動模範大會。水力資源豐富,理論蘊藏量3856千瓦。至1985年已辦縣屬電站1個,裝機容量1880千瓦。

羅崗鎮,位於興寧市北部。東接黃陂、黃槐,西鄰龍川縣,南連大坪、坪洋,北靠羅浮。面積155.95平方公里。四面環山,東北面有大望山、虎子嶂、馬子嶂、東瓜嶂,西北有黃毛嶂、龍母嶂等。1949年6月,成立羅崗區人民民主政府。1951年5月併入浮崗區。10月,從浮崗分出設羅崗區。1957年分設羅東、羅西兩鄉。1958年9月,兩鄉合併成立羅崗人民公社。1978年分設羅崗、下嵐、官莊三個公社。1983年三社合併成立羅崗區,轄白水、蕉坑、蕉一、元潘、德豐、羅中、羅東、聯興、官莊、澄清、溪美、溪聯、五福、霞嵐、紅旗、徐溪、福勝17個鄉。區址羅崗圩,距縣城40公里。毛竹產量居全縣之首,油茶僅次於羅浮,居全縣第二。辦有溪尾、古坑、棚板橋、白水、霞嵐、紅旗等7個林場。羅崗圩始建於明朝,是僅次於龍田、坭陂的第三大圩場,上市產品多是木薯、木炭等山貨土產。農曆二、五、八日為圩期,赴圩者常有1萬多人。羅崗煤礦從蚊帳頂起,綿延於霞嵐、坪洋、福勝、聯興、官莊一帶,蘊藏量1710萬噸。

大坪鎮。位於興寧市西北部。東鄰坪洋、合水,南連葉塘、葉南,西接龍川,北靠羅崗。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面積155.08平方公里。1949年6月,成立大坪區人民民主政府。1957年。分設大坪、坪南兩鄉。1958年,兩鄉合併成立大坪公社。1978年3月,大坪公社分為大坪、吳田、蘭亭3個公社。1983年10月,三社合為大坪區,轄小碰、吳田、嶺河、布駱、屏漢、白雲、祠堂、坪中、鴿池、咨洞、黃坑、大福、河嶺、上大塘、下大塘、陶坑、將軍塘、蘭亭、朱坑19個鄉。1985年有9268戶,47366人。區址大坪圩,距縣城29公里。大坪圩,建於明朝初年。原有店鋪矮小,街道狹窄,解放後經擴建、新建,圩場規模擴大。農曆三、六、九日為圩期,赴圩人數常有五六千人。上市農副產品較大宗的有稻穀、大米、木薯、豆類、牲畜、果品、原木、竹及竹木製品等。本區荒山多,歷來水土流失嚴重。解放後,經30多年來的大規模的治山治水治田,水土流失有所控制,生產條件逐步改善。木薯是主要農作物之一,生產木薯乾片為全縣之冠。紫膠生產也發展較快,是縣紫膠生產基地之一。

合水鎮,位於興寧市中部。黃陂河、羅崗河匯合於此,故名合水。南與龍田相鄰,西接葉塘,西北毗大坪,北與坪洋、崗背為界,東與龍北相連。1958年9月從龍田劃出。建立合水公社。1983年10月改為合水區,轄溪唇、富和、五聯、雙溪、樂群5個鄉和合水農場8個管理區。1985年有3373戶,17588人,其中農場4766人。區址合水水庫主壩東,距縣城13公里。合水水庫居於區中心地帶,庫區18958畝,其中水域占地1萬餘畝,最大庫容量1.1億立方米。合水農場是興寧市水果生產基地。主要品種是蕉柑,次為溫州蜜柑茶枝柑椪柑年桔化州桔等。橙有雪橙甜橙五月紅夏橙。品種齊全,早、中、遲熟俱備,產品遠銷梅州、廣州、深圳、香港等地。1961年興合鐵路通車,1970年興建梅隆鐵路,鐵路局和中心站設在合水。公路四通八達。區內各鄉和管理區都有機耕道相通,除五管區外,均可通汽車。四、五、六管理區有機動船4艘往來。合水是興寧市的旅遊勝地,有花塔、湖心亭、八角亭、革命烈士紀念碑。有山有水,有魚有果,風光旖旎。1985年成立合水旅遊服務公司,增添旅遊設施,新建三層樓房為招待所,內設120張床位和音樂茶座、舞廳、電子遊戲等。還有花艇、麻雀艇、水上飛機各一艘,飛船二艘,鵝船、水上腳踏船10艘。乘座飛船可覽湖光山色,登花塔可眺望錦繡河山。在旅遊高峰季節,一天遊客多至數千人。

龍田鎮,位於興寧市中部。東與石馬、寧塘相連,南與寧中接壤,西與葉塘為鄰,北連合水、龍北。面積42.44平方公里。1951年從龍石區分出,設龍田區。1958年9月成立龍田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龍田區,轄金星、涼傘、龍盤、曲塘、坪埂、鴛塘、環陂、居公橋、五一、蓼塘、麗溪、碧園、羊嶺、高陂、水陂、石壁16個鄉。區址龍田圩,距縣城9公里。興平公路和梅隆鐵路興合支線從龍田圩經過,縱貫本區南北,連結贛南、平遠和興寧北部地區。龍石公路東通石馬、梅州市梅縣區、寧江河龍田段有3座大橋,與葉塘、新陂相通。交通方便,是興寧北半縣較大的商品集散地。明朝初年建立龍田圩,是僅次於縣城的大鎮(興寧市向有“頭龍田,二坭陂”之說)。民國時期,集市交易以大米、雜糧、果品、蔬菜、生豬、竹器、石灰、煤炭為大宗,其中大米(有來自贛南、龍川)交易額每圩多至500餘石(每石約100公斤)。解放後,擴寬街道,陸續興建農貿交易市亭。農曆二、五、八日為圩期,赴圩人數常有1萬至1.5萬人。本區屬丘陵平原相交地帶,以農業為主。特產龍眼,已有600多年栽培歷史。盤石、五一、蓼塘仍有300多年的老樹。為興寧市元肉(俗稱龍眼乾)產地。木製品頗負盛名,圓、方兩類產品俱全。圓匠以環陂鄉煙墩窩為主,家家嫻熟此藝,主產水桶、尿桶、尿杓、豬盆、雞盆、腳盆、臉盆、鍋蓋等;方匠主產床、桌、凳、櫃、櫥等農家具。許康裕家私店精製家具,擅長雕刻裝飾,“許家師傅”聞名全縣。

興城鎮,位於縣境西南,寧江河畔,興寧盆地中央。東與寧新區接壤,西與福興、新陂兩區相連,北與寧中區毗鄰。自明洪武二年(1369年)起,為歷代縣治所在地。城牆初為土垣,後改為磚城。最後一次重修在清朝末年。現大部分牆基仍在,上面興建廠房和住宅。除南門(迎薰門)仍保留完整外,東、西兩城門均已拆除,北門則僅存內門。原城區範圍不大,改築磚城後,城圍長626丈,城內面積0.98平方公里。興城鎮向以商業繁榮著稱。早在明末清初已成為潮鹽轉銷地。抗日戰爭期間為粵東重鎮。解放後,隨著經濟發展,特別是1979年後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內外貿易活躍,成為粵東一大商品集散地。民國18年(1929年)以前,興城由縣政府直接管理。民國20年開始設立附城鎮公所,負責管理城鎮行政事務和社會治安。解放後,1949年5月成立附城區人民民主政府。1950年10月,改稱城鎮人民政府。1957年更名為城鎮人民委員會。1959年6月,成立城鎮人民公社。1980年12月復稱城鎮人民政府。興城鎮是興寧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明清縣衙、民國縣政府設於此。民國26年(1937年)至民國38年5月,曾是廣東省第六(九)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解放後,縣黨政機關及其所屬部、委、辦、局等辦事機構均設於興城鎮。

坭陂鎮,地處興寧市中南部。北連壢陂,西接刁坊,南鄰五華縣,東靠新圩區。寧江從西北向東南縱貫。面積76.71平方公里。1949年5月設坭陂區人民民主政府。1950年與刁坊區合併,稱陂坊區。1951年從陂坊區分出,設坭跛區。1957年稱坭陂鄉。1958年成立坭陂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坭陂區,轄篤陂、新民、大新、湯一、湯二、將軍、東山、理中、宣明、文東、柑子、官跛、合湖、湖柏、河心、黃垌、王村、角塘18個鄉。區址坭陂圩,距縣城15公里。坭陂圩是興寧市較大圩鎮之一。明清時期先後建有文昌祠、尊經閣、玄帝宮、財神廟、八角亭等。解放後,街區面積擴大,現有大小街道12條,即河唇街、鹹魚街、宮前街、宮門口、布行街、朝陽街、米行街、大興街、福旺街、豬牛行、三鳥行、笠麻行等。1982年後擴建市亭21棟和新建農民街1條。農曆三、六、九為圩期,赴圩的主要來自縣南各區鄉及五華、梅州市梅縣區等地民眾,常有1萬餘人。1985年集市成交額846萬元。解放後,農業生產條件逐步改善,耕地面積擴大。1985年,耕地27721畝,種植水稻23861畝,年總產稻穀2.03萬噸,年畝產859公斤,是本水稻高產區。坭陂豬屬華北型大耳豬,具有早熟、適應性強、生長快、產仔多、母性好等特點。1976年評為廣東省地方良種豬。織布是本區的傳統工副業。解放前,多數農戶都有織布機,有布鄉之稱。主要生產“三丈白”、“九六”和“加闊”布等,經染、漿、碾後銷往江西、福建等省。解放後僅有少數集體廠生產,產量大為減少。旅居海外的僑胞和港澳台同胞較多。華僑、港澳台胞向來熱愛祖國,關心家鄉建設,1978年以來他們共捐資人民幣400萬元、港幣450萬元,計修築水泥鄉道2540米,修建中、國小校舍10多間。

新圩鎮,位於興寧市南部寧江下游。東鄰梅州市梅縣區畲坑,北連永和、徑南,西靠坭陂,南接水口和五華縣邊境。東部為山丘地帶,西部是寧江平原,寧江和官汕公路穿行其中。區址新圩,距縣城21公里。面積117.79平方公里,耕地24058畝,其中水田18974畝,旱地5084畝。1985年有7302戶,37015人。1950年建立新圩區人民民主政府。1958年成立新圩人民公社。1983年改設新圩區,轄新北、新里、崇上、石崖、船添、藍布、虎洞、大村、民新、茶新、曹田、雙頭、觀豐、在塘、藍二15個鄉。區內澇洪災害嚴重。早年水稻年畝產僅二三百公斤。後經寧江、觀豐、新豐、大村等河道的整治,以及在寧江和西溝等處興建機電排灌站,農業生產才比較穩定發展。傳統手工業主要有陶器業和爆竹業。陶器生產有200多年歷史,始於船添鄉,後擴及新北、藍布等鄉。爆竹業約有80多年歷史,始於大村鄉,後擴及茶星曹田民新等鄉。

水口鎮,地處興寧市南部。因寧江在此匯入梅江,故名水口。東鄰下堡和梅州市梅縣區畲江鎮,西連五華縣油田、大壩,南靠宋聲,北接新圩,西北與坭陂接壤。1949年6月,成立水口區人民民主政府。1950年4月,水口、新圩合併為水新區。翌年7月,豐順縣所轄坪畲、葉華兩地劃入本區。同年10月復設水口區。1957年水口區分設水口和水西兩鄉。翌年9月又合併為水口人民公社。1962年,水口公社劃分為水口、宋聲、下堡3個公社。1978年3月又從水口公社分設水西公社。1983年,並水西為水口區,轄井下、井聯、光華、洋槐、鹽新、水洋、小豐、彭洞、益華、大坑、鄒洞、荷樹、達新、英勤、水東15個鄉。1985年有7405戶,35935人。區址水口鎮,距縣城30公里。地形南北狹長。全區遍布丘陵,丘陵之間是小盆地和河谷地帶。明朝開設水口圩,曾在此設水口巡檢司,是興寧南部一大集市。民國時期,船隻來往頻繁,許多貨物經水口轉運。解放後,圩場擴大,農曆一、四、七為圩期,有興寧、五華、梅州市梅縣區、豐順等4個縣區的民眾來此貿易,上市貨物繁多,品種齊全。赴圩民眾常有5000至8000人。1985年集市成交額453萬元。水口鎮在官汕公路線上,1960年水口大橋建成後,結束了南北交通靠渡船的歷史。水上運輸發達,建國後成立水口水運公司,有機輪船通五華水寨、梅州、潮州、汕頭等地。汽車客運不僅可通鄰近各縣城,且可直達廣州、汕頭、深圳。解放前水旱災害頻繁,水稻年畝產僅三四百公斤。解放後,糧食生產由低產地區變為中高產地區。水口特產英勤沙梨,有100多年種植歷史,皮薄果大,果味酸甜適口,果肉嫩脆多汁,單株最高產量達500多公斤,每株平均200多公斤。1964年,種植面積25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