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三中

寧德三中

寧德市第三中學,地處天然良港三都澳三都島上。始創於1933年,隨著時代的變遷,屢遷校址,曾更名為“福建省立三都初級中學”、“福建省立三都中學”。歷經周折,現在的寧德市第三中學於1973年復校。學校地處海島,依山而建,背山面海,視野開闊。學校占地面積13476平方米(生均70.9平方米)建築面積3667平方米,綠地面積1250平方米。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寧德三中 寧德三中

當人們提起三都澳過去那段繁榮歷史時,常常談到福海關、洋行、天主教堂等。但還有一個對閩東人民具有重要意義的往事,那就是當時的閩東最高學府“省立三都中學”(以下簡稱“省三中”)。

省三中的前身,最早是創辦於清末1902年的福寧中學堂(設於今日的霞浦縣)。民國成立後改稱“霞浦初級中學”(省立第三中學)。1933年,該校遷至三都,改名“省立三都初級中學”。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學校遷至寧德(今蕉城區)城關,雴年,再遷福安坂中。1940年,增設高中部,成為當時閩東唯一的完全中學。1945年抗日勝利,學校遷返三都。到1949年,全校有高中六個班,(一、二、三年級各有上下學期),國中五個班,總計學生400餘人,教職員工40多人。生源來自閩東各縣及羅源、連江等地。1949年8月,寧德解放,我所在班級於1950年元月畢業,有同學25人。同年3月,學校再遷福安,與福安中學合併,成立“福建省三都福安聯合中學”。不久,停止省立編制,改為“福安第一中學”。至此,省三中結束了這近半個世紀的辦學歷程。省三中校本部及高中坐落於三都島內松岐的龍骨塘。校舍依山傍水,建有男生宿舍、食堂、教學樓、辦公廳、教職員工及女生宿舍等十幾座。教學樓為紅磚砌建,又稱“紅磚樓”,二層八間,六間作為高中六個班教室,二間通透作為圖書館,館內藏書豐富,數量也多。校舍前方是操場,再前是一片水田,再前為龍骨塘塘堤,堤外就是舉世聞名的三都澳海面。

寧德三中 寧德三中

省三中辦學和校風尚稱嚴禁,師資較為雄厚。校長和教師多是福建省教育界高學歷名流。開辦高中後,歷屆校長有:孫承烈、黃乃傑、劉昌星、魏錫勛、陳文競。著名教師有:留美歸國的英語教師劉鴻錦、數學教師王本敬、理化教師林福官等。魏校長來自福州,祖籍周寧,是知名的學者,為人嚴正誠懇,深受同學愛戴。陳校長原籍霞浦,武漢大學畢業,能幹開朗,擅長英語教學。

課餘活動中,較具特色的是軍訓和修業旅行。軍訓是學校重要的經常性課程,每星期各班都進行多次,由專職軍訓教官帶領學生,穿著黑色制服,系皮帶,扎綁腿,進行操練。同學們唱著校歌:“三都島沉東海中······有教無類,百年成效易睹”。修業旅行是每年的三年級上期進行,坐輪船由三都直航到福州台江。參觀工廠、學校、報社等,旅期20多天。

省三中在當時福建中等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為國家培養人才,包括高端人才,奠定了高中文化和品德的基礎。全校歷屆校友中人才濟濟,不乏出類拔萃者。如留美的馮瑞琪,解放後歲美國總統作為顧問訪華,建立中美外交關係。還有上海復旦大學教授陳炳迢、上海第二女子中學校長陳啟茹等等。據黃建琛校友說,解放初期,廈門大學有40多位省三中的校友擔任高職稱教師和中層行政領導人員。校友在閩東各縣擔任中、國小教師及其他工作的更是不可勝數。

發展現狀

寧德三中 寧德三中
寧德三中 寧德三中

學校教育教學設施完善,擁有教學樓、教工宿舍樓等基礎設施,體育活動場地面

積1350平方米。是一所配套較為齊全的中等規模的鄉鎮中學,設備總價值83.75萬元,(生均4407.9元),學校現有在冊教職工34人。其中高級職稱8人,中級職稱5人,專任教師全部具備教師資格,學歷達標率100%。
近年來,學校辦學條件逐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逐年穩步提升,校園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校想方設法籌措資金改善辦學條件加大校園環境綠化和文化長廊建設,營造和諧溫馨的校園文化氛圍。學校還對每間教室的門窗和防護網全面改造、全新添置了班級桌椅並配備了“班班通”教學大大改善了教學環境。同時,添置圖書完善圖書館電子設備、全新裝修多媒體教室和電腦房、增添了體育器材和實驗設備不斷完善了教學設施。此外,學校還利用海島優勢,加強與駐島部隊的溝通聯繫,組織師生參加老兵退伍等聯歡晚會,組織學生參觀部隊軍艦等活動,對全校師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寧德三中 寧德三中
寧德三中 寧德三中

學校堅持以“穩定中求發展,和諧中創特色”的辦學目標,以“做人求真、學問求實”為校訓,經過師生多年的共同努力,形成了“勤奮、求實、和諧、創新”的校風,“愛崗、敬業、嚴謹、奉獻”的教風,“樂學、勤思、善問、踐行”的學風。

寧德三中 寧德三中
寧德三中 寧德三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