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寺[揚州寶應]

寧國寺[揚州寶應]

寶應縣寧國寺始建於唐貞觀十一年(637年),由無塵和尚開山,原址在縣城葉挺路東首,名為寧國教寺,後易名寧國禪寺,迄今1368年。

基本信息

寶應縣寧國寺始建於唐貞觀十一年(637年),由無塵和尚開山,原址在縣城葉挺路東首,名為寧國教寺,後易名寧國禪寺,迄今1368年。歷代僧、官多加修建。據史料記載,寧國寺規模宏大,大雄寶殿匾額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所書。寺藏明萬曆銅鐘,前後共6處,殿堂樓閣數百間,有“跑馬關山門”之說。寺後有千佛樓,主供釋迦牟尼,樓內每根樑柱上雕刻的多尊佛像,形態各異,組成千佛繞毗盧的場面。清道光六年,大雄寶殿毀於大火,近百年來屢遭天災人禍,古寺瀕臨滅跡。
1993年3月,寶應縣人民政府決定在原城隍廟、萬壽庵舊址上又重建寧國寺。建設規劃範圍,北起縣城東門大街,南至新建巷,西起張仙廟橋,東至安宜南路,面積約40000平方米。其布局分為三區一帶,即:中部這寺院建築中軸線及參觀遊覽區,東部為天王殿、鐘樓、東配殿及外圍仿古建築群,西部為鼓樓、寶塔、戒壇、講經堂、西配殿、齋堂及生活區。至2005年,已新建天王殿、藏經樓、東部仿古建築群及大雄寶殿、玉佛殿、羅漢堂。天王殿西側門額“海會雲集”為台灣彌勒內院住持兼常州天寧寺住持寬裕法師所題。大雄寶殿匾額由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題寫。
寧國寺正在依照規劃,通過寺院自籌,信眾捐募,逐步實施建設南山門殿、祖堂丈室、鐘樓、鼓樓、講經堂、齋堂、戒壇、佛教文物館等,最後興建寧國塔,規劃高度63.7米,取意為寧國寺始建於637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