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消費者

由於服務型社會中的同一個生產過程各自獨立的經濟主體愈來愈多,因此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生產實體消費者階層結構。 生產過程中的下一家實體就是上一家實體的產品消費者。 生產過程中的生產者與消費者集兩個身份於一身。

“實體消費者”是由孫希有博士在《服務型社會的來臨》一書中提出的新概念。孫希有博士認為,實體消費者是相對於個人終端產品消費者而得其名的,實體消費者概念中所指的消費者不是一般的個人,而是生產經營實體。這樣的實體所消費的也不是一般的商品,而往往是一個產品製造完成過程的中間形態產品,其表現的形式也不是產品的最終形態和最後完成品,實體消費者購買的產品也不是將產品消費掉,而是將購得的產品加入進新的生產過程當中,最終依附在新的產品形態上,成為新的產品的一部分。
由於服務型社會中的同一個生產過程各自獨立的經濟主體愈來愈多,因此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生產實體消費者階層結構。生產過程中的下一家實體就是上一家實體的產品消費者。而下一家轉過身來也可能立即就成為它的下一家的產品供應者,它的再下一家就成為它的消費者。生產過程中的生產者與消費者集兩個身份於一身。總之,生產實體消費者的出現成為服務型社會的新發現、新情況,也是服務型社會來臨的基本原因之一,這樣也就出現了在第一、二、三次產業當中生產者與消費者可能無法有效區分的情況。農業作為種植業既是第一產業,同時也包含著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特徵;工業作為第二產業,同樣也包含著第三產業的特徵;傳統的第三產業或服務業也已經不再單純只從事流通行為,同樣也包含著製造行為,由此我們觀察到,各個產業本身已經不再單純,只有服務才成為其中的常項,所有產業當中都蘊藏著服務,以服務統領一切產業的供應、生產、流通的全過程,於是,生產者與消費者實現了有機結合,出現了身兼生產者與消費者雙重角色的新情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