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述
實踐四號衛星上的空間單粒子動態監測計算機通過7個月的空間飛行試驗,為空間輻射環境的研究獲取數據,使中國國首次獲得了200~36000千米之間的空間環境參數和高能粒子效應資料,並在中國國首先把系列化、通用化、模組化的設計思想維用到航天計算機領域。實踐四號衛星的軌道參數為:近地點高度200km、遠地點高度36000km、傾角28.50。
探測目的
實踐四號衛星的主要探測目的是測量近地空間的帶電粒子環境,研究它們對太空飛行器的影響。運行軌道
根據太空帶電粒子的分布場情況,衛星選擇了一條近地點高200公里,遠地點高36000公里、傾角28度的較理想的運行軌道。在近地點,衛星處於輻射帶邊線以下,隨著衛星向高軌道方向運行,衛星將進入輻射帶並穿越輻射最強的區域,最後到達輻射帶外邊緣以外地區。衛星每天約有兩次機會測到輻射帶沿高度分布的一個完整剖面。
探測特點
(1)探測能譜範圍寬,幾乎覆蓋了對太空飛行器有影響的全部能量範圍;(2)探測成分全,包括電子、質子和重離子;
(3)同時測量環境參數和效應,可為衛星異常提供完整的對比數據,容易找出因果關係。
設備儀器
針對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特殊環境,實踐四號衛星專門設計了空間輻射環境及其輻射效應試驗項目。環境探測儀器選用3種:質子(含重離子)探測器、電子探測器和電漿探測器。與環境效應試驗項目相對應有3台儀器,即一台衛星表面電位監視器,兩台單粒子效應試驗儀器(分別是單粒子靜態監測儀和單粒子動態監測儀)。
研究成果
(1)SEU的計數與分布從發射之日起逐日增加,其隨磁殼參數L的分布在1.25~1.75和5.75~6.75處SEU出現次數最多;(2)輻射帶形貌結果與國外模型比較大致相似;
(3)實驗了克服CMOS組件閂鎖的技術措施並取得成功;
(4)第一次測到了熱電漿與衛星表面電位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