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塔隆柯龍

富塔隆柯龍

富塔隆柯龍(學名:Futalognkosaurus)是一屬泰坦巨龍類恐龍。它的化石於2000年在阿根廷內烏肯省發現,但於2007年才正式被發表。學名是來自當地的馬普切語,意思是“巨大的首領蜥蜴”。

基本信息

詳細介紹

(圖)富塔隆柯龍富塔隆柯龍

富塔隆柯龍
化石時期: 上白堊紀

保護現狀
滅絕 (化石)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圖)化石化石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無層級: 泰坦巨龍類 Titanosauria
屬: 富塔隆柯龍屬 Futalognkosaurus
種: 杜氏富塔隆柯杜克龍 F. dukei

簡介

(圖)富塔隆柯龍富塔隆柯龍

富塔隆柯龍(學名Futalognkosaurus)是一屬泰坦巨龍類恐龍。它的化石2000年阿根廷內烏肯省發現,並於2007年才正式被發表。學名是來自當地的馬普切語,意思是“巨大的首領蜥蜴”。模式種杜氏富塔隆柯杜克龍(F. dukei)估計長32-34米。它的化石有三組標本,是整體骨骼的70%,被認為是目前最為完整的巨型恐龍。富塔隆柯龍是草食性的,生存於約8千7百萬年前上白堊紀科尼亞克階。在發現富塔隆柯龍的位點附近亦發現有魚類樹葉的化石,可見在當時的巴塔哥尼亞是一個熱帶氣候的地方。

在Jorge Calvo等人的系統發生學分析中,發現富塔隆柯龍是屬於泰坦巨龍科(現等於Lithostrotia演化支)的,並與門多薩龍(Mendozasaurus)是近親。他們從而成立了一個包括富塔隆柯龍及門多薩龍,並它們的共同祖先及後代的新分支,稱為隆柯龍類(Lognkosauria)。他們亦發現了馬拉威龍是這個新分支的姊妹分類。除了富塔隆柯龍外,在同一位點上亦發現了其他的動物群,包括兩類未被命名的蜥腳下目大盜龍半鳥及側頸龜亞目的標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