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密者村隸屬雲南省楚雄州楚雄市新村鎮,有農戶376戶,有鄉村人口1760人,其中農業人口1665人,勞動力90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714人。全村國土面積17.5平方公里,海拔1980米,年平均氣溫19.6℃,年降水量170毫米,適合種植水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774.3畝(其中:田353畝,地 1391.3畝),人均耕地1畝,主要種植 水稻、包穀等作物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0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39萬元,占總收入的48.5%;畜牧業收入53萬元,占總收入的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443頭,肉牛 51頭,肉羊152頭);漁業收入 0萬元,占總收入的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 、通電、通路 (或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313戶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98戶;建有小水窖1361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0戶。全村有18個村民2組已通自來水;有4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9個自然村已通路;有49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 4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0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4個村民小組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 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6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 種植業,主要銷售往 縣內。2007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 30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44%。該村目前正在發展優質核桃 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優質核桃產業。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 376戶,共鄉村人口 1663人,其中男性 852人,女性811 人。其中農業人口 1663人,勞動力 1166人。該村以漢族、彝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族混居地),其中漢 族1461 人, 彝族 202人。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07 人,占人口總數的24.4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1663人,參合率100 %;享受低保8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1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1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25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30 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個,人畜混居的農戶 374戶,占農戶總數的99 %。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 所,校舍建築面積2100 平方米,擁有教師 5人,在校學生103人,距離 鎮中學25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 141人,其中小學生 103人,中學生 38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1 個、圖書室11 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1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2007 年被鎮黨委政府評為先進村民委員會。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 。主要以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 個,下設9個黨小組,共有黨員 52人,少數民族黨員6 人,其中男黨員 42人、女黨員10 人。該村黨支部 2006年被評為科普先進集體; 2006年被評為 先進黨支部等等。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壩埂、坎子頭 等 22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 個,團支部12 個,共有團員76 人。該村團總支 2006年被評為 先進集體等等。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人畜飲水困難的問題。
一、堅持一個中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二、突出兩個重點:即農村社會穩定、農村經濟增收;
三、強化三項建設:民主法制建設、精神文明建設、黨的建設;
四、實施四大工程:科技興村、結對扶貧、創建安全文明村組、實施"五個一"工程;
五、發展五大產業:種植業、林果業、畜牧業、加工業、礦產業;
六、達到一個目標: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