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唱片是歷史上最早的可以大批量生產、用來存儲音頻信號的媒體,歷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眾所周知,留聲機是由愛迪生發明,當時使用的錄音介質是錫箔筒或蠟筒,不能大量生產銷售。世界第一張大規模商業錄音,據說是CBS於1925年3月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錄製的千人合唱“救世主今夜降生”。我們常見形式的留聲機則是由德國人柏林納發明,其後大規模的唱片錄音和生產才正式開始。唱盤是通在留聲機上播放的, 聲音振動由一條波浪起伏的軌道或溝槽來實現, 在唱盤平面上的波動, , 儘可能準確地再現聲波的壓力變化。當唱針沿著溝槽移動, 針尖隨溝槽波動而輕微地振動。這個振動通過機械裝置傳送一個膜而將其放大並散發在空氣中。
前景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前,較常見的唱片是每分鐘轉78轉的那種。這種唱片不是現在所說的密紋唱片,78轉唱片文理較粗,加上傳速快,一面唱片只能錄很少的東西,一部兩個小時的歌劇要十幾張才能錄的下。78轉唱片全部是單聲道的。78轉唱片時代有很多珍貴錄音,各大唱片公司最近先後不斷挖掘出來,比如1944年富爾特溫格勒指揮維也納愛樂演奏貝多芬英雄交響曲的傳奇錄音,1938年瓦爾特指揮維也納愛樂演奏馬勒第九交響曲的音樂會錄音,還有托斯卡尼尼1937年指揮紐約愛樂樂團演奏的、被認為一直無人超越的貝多芬第七交響曲音樂會錄音,都是著名的78轉唱片錄音。這兩款錄音,保存完好的原78轉唱片現在的價格要在數百美元到上千美元一套。
發展歷程
密紋唱片是指一九四九年出現的每分鐘轉33.5轉的唱片。密紋唱片的英文是Long Playing Record,所以人們經常稱密紋唱片為LP。這種唱片紋理很細,單面可以錄超過三十分鐘以上的音樂。雖然立體聲錄音和播放技術在四十年代末已經出現,但直到一九五八年,商業化立體聲密紋唱片才隆重上市。還有兩種每分鐘45轉的密紋唱片,一種是直徑較小、用來錄製單曲的小密紋,通常稱單曲小唱片,但很少用來錄製古典音樂。另一種直徑和33.5轉密紋唱片相同,是專門給發燒友提供的,一般用來存儲發燒錄音、包括古典音樂的發燒錄音。因為轉速快,單位時間走過的紋線距離長,唱頭收集的音頻信號較33.5轉唱片更為豐富。
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是模擬錄音和密紋唱片的黃金時代,這得力於一大批致力於錄音技術、把錄音當成一門藝術而非商業、將錄音技術和音樂演繹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錄音大師。威爾金森(Wilkinson)的為RCA、DECCA、Reader's Digest、Lyrita製作的錄音很多是錄音史上的珍珠。Mercury的三麥克錄音技術極其Living Presence系列錄音至今為人津津樂道,Eberenz與Fine兩位錄音師的名字幾乎是精美錄音的保證。RCA的雙麥克Living Stereo錄音於1954開始逐步走向成熟,錄音大師Lewis Layton和著名製作人Pfeifer功不可沒。DG錄音方面的閃亮名字是錄音大師Hermanns和著名製作人Weber,他們完成的錄音以均衡見長,幾乎包攔了卡拉揚幾十年在DG的全部錄音。EMI則有錄音大師Christopher,給我們留下數量驚人、自然而溫暖的錄音遺產。不信嗎?如果用CD來測試,使用最強的D/A轉換、失真最低的功放和保真度極高的喇叭來試聽,你真得會吃驚地發現真正能做到重現現場感、音色純正圓潤的錄音大都是出自於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幸運的是,這段時期也正是諸多指揮大師家和頂級樂團的黃金時代,於是我們有幸得以擁有無數璀璨的傳世錄音。擁有和聆聽這段時期出品的大密紋,其樂趣無與倫比。一般來說,同款錄音的密紋唱片,片重越大播放效果越好。好的密紋一般是180克片重,有的甚至200克或更重。但從七十年代中期開始,不少唱片公司為降低成本,唱片越作越薄,尤其是RCA,將自己的寶貴錄音用廉價材料低成本製作,敗家程度令人痛心疾首,RCA在古典音樂唱片市場的額份也因為出品質量下降越來越小。RCA五十年代生產的大密紋一直洛陽紙貴,特別是唱片標籤使用Shaded Dog標記的那種。
八十年代已經廣泛採用數碼錄音和數碼混聲。這種錄音,即使是以大密紋的形式出現,其播放的聲音已經無法和錄音黃金時代的大密紋相比,很多收藏密紋唱片的人,並不熱衷收集數碼錄音或模擬錄音但數碼混聲的密紋唱片。
九十年代初,隨著CD的普及,各大唱片公司先後停止生產密紋唱片。雖然密紋唱片使用起來遠不如CD方便,而且聲音沒有CD那么乾淨,但由於在相同音響成本的前提下,播放CD出來的聲音質量比播放同款錄音的密紋唱片的聲音質量差很遠,特別是播放人聲和弦樂更是如此,不少人回到收藏和欣賞密紋唱片,但此時密紋唱片的片源已經很少了。如果用高級的唱機(Turntable),CD的聲音無法和密紋唱片同日而語。認識一位上海朋友,唱機是六千多美元的(見圖),放出來的人音簡直是天使的聲音!真正玩兒發燒的,都是玩兒大密紋,對CD則不屑一顧。這些人的音響系統至少在兩萬美元以上。有訊息說,最貴的播放密紋唱片的唱機是美國一個超級燒友從保加利亞專門手工製作發燒音響的兄弟倆那裡定作的,價格是八百萬美元。
最近,一些唱片公司重新啟動了密紋唱片生產線,採用最佳工藝製作,但價格不菲,大約是CD的兩倍。
很多密紋唱片封面設計特別精美,令人愛不釋手。套裝的密紋唱片,比如套裝歌劇,裡面的唱片說明大冊子也製作特別精美,歌劇劇本還會配上大量劇照。套裝唱片往往還有加入專門的文章介紹作曲家、音樂內容和歷史背景。這些都是CD遠遠不及的。
年表
1931年 美國無線電公司(RCA)試製成功331/3轉/分的密紋唱片(longplay,簡稱LP)。原來唱片轉速為每分鐘78轉,密紋唱片為每分鐘33.5轉。大大延長了播放時間。在材料上,由於氯醋共聚樹脂代替了紫膠樹脂,唱片的顆粒變細,微小的振動也能錄製下來,這樣高保真的效果得到進一步體現。
1945年 英國台卡公司用預加重的方法擴展高頻錄音範圍,錄製了78轉/分的粗紋唱片(StandardPlay,簡稱SP)。1948年 美國哥倫比亞公司開始大批量生產331/3轉/分的新一代的密紋唱片(Microgroove),成為唱片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而RCA也推出自己的另一套系統———45轉的EP(ExtendedPlay)與之抗衡。
製作與工藝
製作方式一般來說,密紋唱片都是先用一塊質料比較軟的物料造成母碟,再把鋁金屬倒在上面製作壓碟用的母版。利用母版,唱片生產商可以重複多次的把半融的空白硬膠碟壓成音樂唱片。除了標準的黑色材料外,特殊的唱片也被灌制在各種顏色(紅、黃、綠、藍、白和多色的等)的PVC上,或把印有圖案的硬紙板夾在兩面之間的“picture disc”上。各種新奇形狀的唱片也不斷出現。
尺寸規格密紋唱片直徑常見10英寸和12英寸兩種規格,前者大量用於錄製流行音樂,錄音時間較短,一面一般只能容納一首歌曲,早期飛利浦、德律風根 (Telefunken)等廠牌出版的單聲道LP也有採用此尺寸。值得一提的是,此規格為中國唱片大量用於錄製單聲道黑膠、薄膜唱片並一直沿用至1980年代;後者一面錄音時間也僅有約5分鐘,通常用於錄製交響樂,此尺寸成為日後立體聲LP的標準規格。此外,還有6又二分之一英寸規格(類似後來EP的規格),但因錄音時間太短,並未廣泛採用。可見,早在粗紋唱片時代,唱片的尺寸標準就基本形成。
格式早期的密紋唱片都是45轉的細碟,每一面只能錄製一首歌。到後來出現了轉速較慢、面積較大的33又三分一轉密紋唱片(即LP,Long Play),每面大約可以錄製6首歌左右;另一方面,原來的45轉唱片由於生產技術的改進,使原來每一面只能錄製一首歌,變為可以錄製兩首歌,這種唱片被稱為EP(Extended Play)。人們可以購買到兼容下面幾種速度的播放系統:16、33、45和78 r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