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寄養動機與績效:對北京模式的深度分析

家庭寄養政策分析的理論框架 (一) (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10月1日)
叢書名: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青年發展研究院文庫
平裝: 316頁
開本: 16開
ISBN: 7801907841
條形碼: 9787801907844
尺寸: 23.5 x 16.5 x 1.2 cm
重量: 431 g

作者簡介

吳魯平1962年生,重慶雲陽人。現為中國青少年研究會理事、國際社會學協會青年社會學會會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在《社會心理研究》、《青年研究》、《民意》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70餘篇,近幾年出版了《中國當代大學生問題報告》(獨著)、《東亞社會價值的趨同與衝突——中日韓青年的社會意識比較》(合著)、《大過渡時代的中國青年》(合著)、《中國青少年校外教育政策——內容分析與績效評估》(合著)等專、合著十多部。目前正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十五”規劃項目“全球化時代中國城市青少年價值結構的多重性及其對社會教育的影響研究”、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項目“北京青年的後現代價值觀研究”等多項縱向和橫向課題的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青年價值觀、青少年社會教育和青少年社會問題。

內容簡介

本書對中國社會福利社會化制度變遷中出現的一種新的孤殘兒童養育模式,即“家庭寄養”模式進行了系統的理論探索。在充分占有第一手調查資料的基礎上,運用類型分析、情境分析、對應分析和Logistic回歸分析等多種質的和量的分析方法,深入地剖析了寄養家庭的寄養動機、寄養驗、社會支持系統和收養意向,評估了家庭寄養的效果。研究結果發現,寄養家庭參與家庭寄養活動,是他們在有“閒”的情景下作出的一種理性選擇,他們是“理性的愛心行動者”,或“具有愛心的理性行動者”;家庭寄養基本體現了“以兒童為中心”的孤殘兒童照顧理念,被寄養兒童在寄養家庭中得到了較好的照顧,生理、心理以及社會發展等方面都有很大進步;從政策的執行、績效和需求評估看,該項政策執行較好,成績比較顯著,滿足了國家、寄養家庭和被寄養兒童三方的需求,但其中也存在七大值得高度重視的問題。最後,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九條對策性建議。

目錄

一 導論
(一) 研究的問題及其背景
(二) 研究課題的明確化
(三) 本課題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二 家庭寄養政策
(一) 家庭寄養政策產生的制度背景——兒童福利制度的重大變遷:社會福利社會化
(二) 家庭寄養政策產生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三) 家庭寄養政策分析的理論框架
(四) 對家庭寄養政策的具體分析——一種文本內容分析
三 文獻回顧
(一) 被寄養兒童及其需求
(二) 家庭參與寄養的動機
(三) 家庭寄養的模式
(四) 社會支持系統
(五) 家庭寄養的效果
(六) 家庭寄養評估
四 研究設計
(一) 理論框架
(二) 研究方法
(三) 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
五 研究結果
(一) 寄養家庭接納被寄養兒童的動機
(二) 成為寄養家庭的必要條件
(三) 寄養家庭的行動與經驗
(四) 寄養家庭的社會支持系統及要求
(五) 家庭寄養的效果評估
(六) 寄養家長的收養意向
(七) 對10個家庭照顧被寄養兒童經歷的情景分析
六 結論與討論
(一) 寄養家庭參與孤殘兒童家庭寄養活動,是一種理性選擇的結果
(二) 家庭寄養基本體現了“以兒童為中心”的孤殘兒童照顧理念
(三) 社會支持系統對寄養家長照顧被寄養兒童具有重要作用
(四) 從政策的執行、績效和需求評估看,該項政策執行較好,成績比較顯著,滿足了國家、寄養家庭和被寄養兒童三方的需求
(五) 家庭寄養中還存在一些值得高度重視的問題
七 對策與建議
(一) 要進一步完善立法,加快制定與《家庭寄養管理暫行辦法》相配套的政策法規
(二) 建立科學完善的家庭寄養評估體系,加強對寄養家庭的管理力度
(三) 要不斷完善對家庭寄養政策的評估,使家庭寄養工作可持續發展
(四) 提高家庭寄養指導中心等服務機構工作人員自身的專業素質,更加人性化地完成服務工作
(五) 吸引寄養家長更加積極地參加家庭寄養服務機構組織的專門培訓,更多地關注孤殘兒童的心理和社會性發展
(六) 完善和落實反饋機制和獎勵機制
(七) 進一步改善寄養生活費的支付標準
(八) 積極地解決被寄養兒童的就學問題
(九) 進一步加大對家庭寄養政策的宣傳力度
參考文獻
附錄一 政策法規
附錄二 北京市孤殘兒童家庭寄養狀況調查問卷
附錄三 北京市孤殘兒童家庭寄養訪談提綱1 (第一次寄養家長深度訪談提綱)
附錄四 北京市孤殘兒童家庭寄養訪談提綱2 (第二次寄養家長深度訪談提綱)
附錄五 北京市孤殘兒童家庭寄養訪談提綱3 (工作人員深度訪談提綱)
附錄六 北京市孤殘兒童家庭寄養狀況問卷調查初步統計結果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