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十年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 宣德十年(1435)正月十八日,英宗敕浙江等處都司、 甘肅守臣上報,宣德十年(1435)十月初四,朝廷派使臣前去招諭。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
明英宗即位
宣德十年(1435)正月三日明宣宗朱瞻基逝世,大學士楊士奇楊榮等擁朱祁鎮為帝,即為英宗,年號正統。朱祁鎮是宣宗朱瞻基長子,母孫貴妃。宣宗卒時,祁鎮才9歲,朝臣有人慾立哀王為帝,經大學士楊士奇楊榮等一番努力,排除異議,終使朱祁鎮於正月十日即皇位,以次年為正統元年。二月,尊皇太后太皇太后太皇太后掌握國家的軍政大權,下令停辦一切不急之務,斥去宮中玩好,勉勵幼小的皇帝好學上進。這使仁宣時期政治較好的狀況在正統初年仍然得以延續,“海內富庶,朝野清晏”,“綱紀未弛”。這時,楊士奇楊榮楊溥等元老重臣仍在朝中發揮重大作用,他們尊宣宗遺囑,協助太皇太后輔佐幼主,對穩定政局,保持“清明”局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罷各省鎮守宦官 
宣德十年(1435)正月十八日,英宗敕浙江等處都司、布政司按察司:前遣內官張達等彼處鎮守,特為撫安軍民,提防賊寇。近聞軍民皆已寧帖,今取達等回京,其原歲隨從之人俱發還各衛所著役。凡所轄地方,一應軍民人等,尤宜加意撫緩,勿致軍衛有司擾害。遇有草寇生髮,隨即調官軍剿捕,勿遺民患。爾等若視為泛常,不行用心,以致誤事,必罪不宥。
阿台犯甘肅 
阿魯台死後,其所立王子阿台,及所部朵兒只伯被脫脫貼木兒圍困,逃往額齊納路,外為納款,而屢次入甘肅、涼州搶劫財物。甘肅守臣上報,宣德十年(1435)十月初四,朝廷派使臣前去招諭。十二月十五日,阿台、朵兒只伯又進犯涼州鎮番衛(今甘肅民勤縣),甘肅總兵官太保、寧陽候陳懋於平川將其擊敗,生擒二百六十餘人,獲馬駝牛羊驢騾三千五百餘頭。又追至蘇武山而還。英宗為加強邊防,又派兵部左侍郎柴車協贊甘肅軍務,兵部右侍郎徐晞巡撫甘肅。
大藤峽民起事 
大藤峽(在廣西桂平縣西北六十里)介於武宣、象縣、蒙山、桂平、平南、藤縣之間,四山環繞,綿亘數百里,地勢極為險惡。峽口有一大藤橫跨江上,居住在此的猺、獞等少數民族“蠻”民起事。其時,山雲充總兵官鎮守廣西,奏請增兵以剿除慶遠府(今廣西宜山縣),鬱林州(今廣西鬱林縣)少數民族起義。於是朝廷派廣東都指揮田真率兵助戰。正值潯州(今廣西桂平縣)等地亦發生農民起義。宣德十年(1435)末,山雲派田真率兵與其戰於大藤峽,前後斬首九十六級,歸還被掠男人、婦女二百零三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