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除夕

《客中除夕》是明代詩人袁凱的詩作。這首詩寫除夕夜旅居異地的鄉思客愁。詩篇以對句發端,“今夕為何夕”關合“除夕”,“他鄉說故鄉”關合“客中”,出語含蓄,暗示客愁;第二聯承上聯而來,寫客居生活的冷清和鄉思的綿長。此聯敘事中有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憤,有滯留他鄉、思歸無計的淒寂,也隱含著作者的鄉思和回歸故里的迫切心情;第三聯則點出作者淹留他鄉、歲暮不歸的原因所在。全詩語言通脫質樸,詩中也沒有新奇特別的意象,然卻是平實處見真情,是一首以質勝而非以文名的感懷思鄉之作。

作品原文

客中除夕

今夕為何夕 ,他鄉說故鄉 。

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

戎馬 無休歇 ,關山正渺茫 。

一杯柏葉酒 ,未敵 淚千行。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客中除夕:在外鄉過大年除夕。客中,客居外鄉之時。

2、“今夕”句:語出《詩經·唐風·綢繆》:“今夕何夕,見此良人。”這裡借用以抒寫除夕懷念家人的愁思。

3、“他鄉”句:從劉皂《旅次朔方》(一作賈島《渡桑乾》)的“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句化出。

4、戎(róng)馬:指軍事行動、戰亂。

5、無休歇:未停止過。

6、“關山”句:用杜甫《登岳陽樓》“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句意。關山,關口和山嶽,這裡代指故鄉。渺茫,遙遠,看不清楚。

7、柏(bǎi)葉酒:用柏葉浸過的酒,也叫“柏酒”。古代風俗,以柏葉後凋耐久,因取其葉浸酒,元旦共飲,以祝長壽。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一日,‘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南朝·梁·庾肩吾《歲盡》:“聊開柏葉酒,試奠五辛盤。”唐·孟浩然《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本草綱目》:“柏葉可服食,元旦以之浸酒,辟邪。”

8、未敵:不能阻擋。指欲借酒消愁,但仍阻止不了熱淚滾滾。

白話譯文

今兒晚是怎樣的一個夜晚?只能在異地他鄉訴說故鄉。

眼看別人的兒女一天天長大,自己的客游生活卻歲歲增長。

戰亂連年不斷、無休無歇,關山阻隔,故鄉歸路渺茫。

飲一杯除夕避邪的柏葉酒,壓不住思親眼淚萬千行。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元末明初戰亂之際。客游外地,寄寓他鄉,古人對這種生活很難適應,總有一種飄零之感。除夕是中國傳統的盛大節日,通常都要與家人團聚。飄泊在外對古人來說是人生的不幸,除夕佳節期間仍然不能還家,更是莫大的不幸。這首詩就是作者在除夕那天旅居外地所寫,道出了佳節期間滯留外地的苦悶與無奈。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詩記寫了作者旅居在外的一個除夕夜,抒發了詩人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感情。

“今夕為何夕,他鄉說故鄉”,首聯點題,開門見山交待了詩人在除夕之夜不能與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表現出詩人思念家鄉有感情。詩人本來知道“今夕”是除夕,卻開頭用一個問句,表現出驚嘆之意,今晚是什麼日子,為什麼他們這些外鄉人都在談論自己的家鄉呢。平淡的問語中,顯出了深深的思鄉之情,接下來更進一層描寫作者的感受。

“看人兒女大,為客歲月長”,這兩句寫出了詩人的親身感受,過年家家都是合家團聚,而自己卻有家不能回,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別人的兒女一天天長大,而自己有兒有女卻不能盡到做父親的責任。遊子在外,竟連自己的兒女近況如何都不了解,不禁辛酸。這二句雖然寫得平平常常,可仔細體味,其中卻包含著詩人那種言傳不及意會的極大痛苦。

“戎馬無休歇,關山正渺茫”,這兩句交待出造成遊子不幸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元末時期的戰爭頻繁,同時表達出詩人反對戰爭、渴望和平的願望。

“一杯柏葉酒,未敵淚千行”,這句寫出了詩人那種特殊環境下的特殊感受,別人都沉浸在節日的歡樂氣氛中,而自己卻作客居他鄉,只能借酒澆愁。但是,柏葉酒也不能消愁去恨。除夕之夜,合家團圓,喜迎新春,而詩人久居他鄉,社會仍不安定,妻離子別的痛苦,不能不使詩人“淚千行”。

這首詩語言自然樸實,淺顯易懂,音節響亮,有較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尤其是“看人兒女大,為客歲月長”是世人讚賞的佳句。

名家評論

程孟陽:氣骨高妙,天然去雕飾。

錢謙益:自宋元來學杜,未有如叟之自然者。

鍾尚鈞:此詩將“今夕”和過去、他鄉和故鄉、兒女與妻子、社會與個人、作客與思鄉,總攬於八句之中,包蘊深厚,以少寫多,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達到了十分精練的程度。詩人運用明白暢朗的語言,將深摯的感情自然道出,把多種意象集中起來表現“客中除夕”的情景,構成獨特的意境,反映了較為豐富的生活內容,因而使這篇作品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作者簡介

袁凱(生卒年不詳),明代詩人。字景文,號海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洪武間,授御史,因事為太祖所惡,偽作瘋癲,以病免歸。少時以《白燕》詩得名,人稱袁白燕。其詩學杜甫,重在摹擬。有《海叟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