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秋山趙禮讓肥

宜秋山趙禮讓肥

《宜秋山趙禮讓肥》,亦名《義士死趙禮讓肥》,簡稱《趙禮讓肥》。《錄鬼簿》、《太和正音譜》均有著錄。本劇源於《後漢書·趙孝傳》,情節略有不同。

著者

元·秦簡夫

朝代

書目提要

《宜秋山趙禮讓肥》,亦名《義士死趙禮讓肥》,簡稱《趙禮讓肥》。《錄鬼簿》、《太和正音譜》均有著錄。本劇源於《後漢書·趙孝傳》,情節略有不同。《後漢書·趙孝傳》主要歌頌的是趙孝,而《趙禮讓肥》歌頌了趙母、趙禮和趙孝,並以趙禮為主角。劇寫趙禮到宜秋山中以打柴採藥為生。一次被虎頭寨寨主馬武捉住,要殺他。趙禮哀求回家辭別老母和哥哥後再來就死,馬應允。趙禮果然回來,趙母和趙孝亦隨後趕來。三人爭說自己體肥,請殺自己而饒過另外二人。馬武大受感動,放了趙氏母子三人,並贈以糧米,自己也解散山寨應試武舉去了。馬武后來做了漢光武帝兵馬大元帥,推薦趙禮、趙孝為官,一門旌表。本劇主要是宣揚孝義思想,同時通過一面宣揚隱居一面又追求功名的描寫,也反映了元代知識分子的複雜心情。今存《脈望館雜劇選》本、脈望館抄本、《元曲選》本。現據《元曲選》本整理。〖質量〗二校

版本

涵芬樓影印明萬曆臧氏刻本

卷數

4

部分內容閱讀

●第二折

(做行科)(馬武雲)你回來!(正末雲)太僕莫不番悔么(馬武雲)男子漢一言已出豈有番悔!敢問賢士姓甚名誰(正末雲)小生趙禮哥哥趙孝。(馬武雲)誰是趙孝、趙禮(正末雲)小生二人便是。(馬武雲)莫非是漢朝中三請不至的么(正末雲)然也然也。(馬武雲)我尋賢士、覓賢士原來在於此處。賢士請坐受馬武幾拜!(正末雲)太僕年紀大如何倒拜小生(馬武雲)我拜德不拜壽。我把哥哥擒于山寨觸犯著賢士休怪。請賢士穩穩安坐受取馬武八拜!(正末還禮科雲)壯士請起!敢問壯士姓甚名誰(馬武雲)某姓馬名武字子章。(正末雲)壯哉壯哉!聞名不曾見面。壯士為甚么不下山應武舉去(馬武雲)某也曾應舉來嫌某醜叉不用不得已而為之。小僂亻羅將那衣服一套、金銀一秤、白米一斛與兩個賢士侍養老母。休嫌輕微也!(正末雲)壯士你若肯去進取功名到於帝都闕下呵(唱)

【太平令】我只道保奏的是當朝鄧禹卻原來是馬武一力吹噓。但平生我和他有何知遇多則是天也有安排我處。自語甚福托賴著帝主則願的萬萬歲民安國富!

●第三折

●第四折

【喬牌兒】對著這兩班文共武排頭兒認將去則俺那大恩人是甚的親和故(馬武雲)賢士ε了腳也。(正末唱)猛抬頭好教我添怕怖。

●第一折

【脫布衫】見騰騰的鳥起林梢(內僂羅打鼓科)(唱)聽冬冬的鼓振山腰。(敲鑼科)(唱)??的一聲鑼響。(打哨科)(唱)颼颼的幾聲胡哨。

【油葫蘆】子母哀哉苦痛殺恨轉加我這裡舉頭一望好嗟呀!傷心老母難安插空對著賞心山色堪圖畫。故園風落花荒村水褪沙。俺只見斜陽一帶林梢掛掩映著茅舍兩三家。

(馬武雲)好是奇怪!我這虎頭寨上但凡拿住的人呵見了俺喪膽亡魂。今朝拿住這廝面不改色。兀那廝!你有甚么話說(正末雲)小生有一句話可是敢對太僕說么(馬武喝雲)?退!兀那廝你說某聽咱!(正末雲)小生是個窮秀才家中有老母、兄長。母親年紀高大哥哥軟弱。太僕可憐見告一個時辰假限辭別老母、兄長上山來受死。(馬武雲)噤聲!我跟前調喉舌。我和你有個比喻:便似那小孩兒籠里盛著個鵲兒那鵲兒在那籠里東撞西撞不能勾撞出那籠去。不曉事的小的開了那籠門兒那鵲兒忒楞楞飛在那樹上。那小的可害慌也點手叫那鵲兒:“你入籠里來!”他可是肯入來么我如今拿住你要殺了你。你告一個時辰假限下山辭別老母、兄長。我放了你去呵你可是肯來也不肯來你辭呵待怎的不辭呵待如何你說某聽咱。(正末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