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概述
宜春有幾座老石橋還是很有些名氣的,譬如湛郎橋、沙背橋、下浦石橋、中村石橋.宜春尚保存完好的石橋103座,從南宋到清朝的都有。 南宋詩人范成大的《大雨宿仰山》:“龍淵古橋皴,獺徑寒溜泣。春淺山容瘦,風饕澗聲急”。據說當年范成大尋訪仰山,遇大雨夜宿寺中,次日放晴詩人出山,在獺徑小道吟此詩詞。詩中的一個“皴”字說盡了山林荒野中這座石橋的古樸蒼勁,
宋代石橋 一寺橋
半圓型單孔石拱橋,坐落在一寺村街頭北端,接洪塘古道,上萍鄉下宜春。石橋始建於南宋嘉定年間,橋樑建造技術古老,橋券採用連鎖分節並列砌築法,拱券採用縱聯砌築法。拱券上方鑲嵌一塊精美的 “犀牛望月”石匾,券臉兩側各有一條浮雕蜈蚣圖像。金剛牆石塊巨大,山花牆用條石順向錯逢平砌延伸較長。橋面兩側有大塊的條石橋欄,兩端有幾步橋階。據說橋頭南岸原有一個寺廟,一寺街上有戲台、雨亭、商鋪,50年代寺廟被毀。一寺街青石鋪路,如今還有幾分街景模樣。
清代石橋
升瀛橋
圓弧型四孔石拱橋,橋長100多米,是宜春多孔石橋的代表之作,座落在劉家村,俗稱“新橋”。“建造年代清道光十一年,溫湯鄉劉坊村東南350米,五瓮四墩麻石拱,保存完好,卷拱中央刻有圖案,橋碑遺失”。石橋位於兩山之間,橫跨仰溪河和一條小溪,接通潭下公路。橋樑技術古老而獨特,橋墩是圓墩,分水尖也是圓型的,分上下兩層,呈“上”字形,橋券是並列砌築的。石橋由三個部分組成:東頭依山崖修築金剛牆,在仰溪河上造了三瓮,橋面長約50米;西頭在小溪水上造了一瓮,橋面長約6米;中間部分在河洲上,長長的延伸牆至少有60米,沒有橋瓮。
福壽橋
圓弧型三孔石拱橋。位於三陽鎮厚村東南400米,橫跨三陽河,三瓮兩墩,迎水方有分水尖。始建於清朝道光年間。流經厚村的三陽河河床幾乎乾涸,黃泥土很多,在夕陽的映襯下石橋呈金黃色。殘存老樹的村落與古樸的石橋連成一片,風景不錯 。
楓林橋
半圓型三孔石拱橋,坐落在楓林村東南20米處三陽河的支流上,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清朝雍正年間重修。現在水道淤塞了,有一個橋拱河水乾涸,石橋似乎更像是矗立在池塘中。橋拱較高,行人要上6,7個石階才能走到橋面,有條石橋欄供行人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