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架鼓

定州架鼓

定州架鼓通常和鐃、釵等打擊樂器相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打擊樂隊。架鼓表演以磅薄的氣勢、歡快多變的節奏、舒展粗獷的舞姿,成為定州廣泛開展的民間娛樂活動之一,一直為人們喜聞樂見。

歷史沿革

據定州子位村架鼓會的帶頭人劉樹英推算,子位村的架鼓至今最少有200年歷史。從前村里盛行武士會,每年正月十五等節慶日都上街或串村表演,架鼓隊隨之。武士們在鼓樂聲中表演武術套路。大約上世紀70年代,武士會銷聲匿跡,而架鼓做為一種傳統花會項目保留下來。

表演形式

表演形式上由原來一人敲改為3人或4人敲,由幾人抬著行進改為安放在機動車上牽引行進。現在每個架鼓隊約有隊員20、30名,表演時多穿架鼓隊服。所用架鼓1至1.6米左右,2至4人掄錘敲擊。鐃、釵一般10至20餘付,小釵2付。有的鼓隊也加用小鼓、小鑼、鐺鐺等。主要參加節慶、迎賓、店鋪開張、商業促銷等活動,這也是架鼓隊的主要經費來源。

代表劇目

定州架鼓的鼓點有70多套,現在一般只敲40多套。傳統鼓套有:《盤坡》、《三五七》、《磕沿鼓》、《二十四垛》、《踩破街》、《龍斗虎》、《獅子滾繡球》等,隊員的動作有五虎攢心、左推右搡等。現在有的架鼓隊也自編自創一些新曲目。

保護狀況

2007年11月,定州架鼓被列入保定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2010年1月,李平安、劉書英被公布為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目前,定州市25個鄉鎮計有架鼓隊80餘個,總人數2500餘人,其中子位村、中古村、後營、東留春、南支合村的架鼓隊較有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