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獻瑤

官獻瑤[清](約公元一七四五年前後在世)字瑜卿,福建安溪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清高宗乾隆十年前後在世,年八十歲。少弧。以拔貢生授國子監學正。乾隆四年(公元一七三九年)進士,改庶吉士,充《三禮》館纂修官。散館,授編修。歷官提督陝甘學正。遷司經局洗馬,乞養歸。

基本信息

簡介

漳浦蔡世遠、桐城方苞高足弟子。乾隆四年(1739)進士。先後以國子監助教,三禮館纂修,主持浙江鄉試,提督廣西、陝甘學政。著有《讀易偶記》三卷,《尚書偶記》三卷,《尚書講稿》、《思問錄》一卷,《讀詩偶記》二卷,《周官偶記》二卷,《儀禮讀》三卷,《喪服私鈔》並《雜記》一卷,《春秋傳習錄》五卷,《孝經刊誤》一卷,《文集》十六卷,《詩集》二卷。

發展

官獻瑤生於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7歲入里塾,由父親親自課督,學習成績良好。16歲進入縣學,得到學使的賞識,以私俸獎給他購書籍。27歲,被選入國子監學習,得到漳浦學者蔡世遠的賞識,被收為門生,又經蔡世遠的介紹,受業於桐城著名學者方苞。當時獻瑤已博通經書,留心正學,在這兩位老師指導下,深入探討濂、洛、關、閩等家的精義和六經深奧的論點,成績優異。時值李光地的孫兒清植,在京任禮部侍郎,聘他為家庭教師,因得遍讀李光地所著書籍。他崇拜李光地的學說,還能有所發明。高安朱軾(文華殿大學士)很推重獻瑤,曾說:“我老了,振興吾道的重任,就落在你身上啦!”
乾隆元年(1736年),起用遺老,江陰楊名時從滇南被召回,即上疏推薦7個士子,獻瑤也在其中。那年獻瑤參加順天(北京)鄉試,中了舉人,即被安排在國子學當助教。其時高宗尊儒重教,特命尚書楊名時、孫嘉淦,大學士趙國麟這些耆賢名德,先後主持國子學。獻瑤剛入學,便建議應行事宜6條。那時的六堂助教,有錢塘王文山、南靖莊亨陽等,各任1經,獻瑤分講《尚書》。他們都學有根柢,志同道合,弦誦之聲,夜分不絕。京都人士贊他們為“四賢、五君子”。
四年,獻瑤捷南宮,殿試對策,援引經義論述時事,置二甲第二名進士,選庶吉士,充三禮館纂修。獻瑤分修《地官》、《秋官》,工作量最大,脫稿也最早。次年請假回鄉省親。七年,獻瑤入都散館,兩次參加御試,都列一等,授翰林院修撰,記名御史,未及補,便奉命主持甲子年(1744年)浙江鄉試。不久,提督粵西學政。十二年提督陝甘學政,遷詹事府司經局洗馬,掌局事。

培養

獻瑤培養學子,先經學、理學,而後及於古文、時文,著重於立品敦行。邊區少書籍,他請於撫軍,刷印各種經書以及《四經性理精義》、《近思錄》等,隨地頒發。所取的士子,其年少資質較佳的,常常資助購書之費。在關中任內,搜訪歷代名臣、大儒的後裔,得宋代張載的二十餘代孫兒,交付該縣學官培養。他在諸生中十分賞識王傑,視為大器,後來王傑入閣,果如其言。

榮譽

獻瑤早歲失父,陝甘學政任滿,便請假歸家奉母,承歡20餘年。閩撫曾聘他主講鰲峰書院,因不忍離母而婉謝。四十一年(1776年),應聘主編《漳州府志》。
獻瑤居官廉潔,饋遺悉絕。一些循良官吏,上級未發現的,他經常予以推薦。他曾向陝西巡撫陳述備旱水利,向蘇撫陳述南濠防火的規劃,向觀察莊復齋預商捕蝗,都合理可行。他曾上疏論述水田、旱田的耕作方法,認為修築溝渠,水旱有備,那么西北各省的地利,不會不勝過東南。如果政府明令禁止焚毀山林、偷網魚池,有犯禁者,給予嚴懲;通令所屬州、縣官,認真審理這類犯禁案件;對那些勸導民眾墾殖,著有成效的,給予優等考績,不稱職的加罰。這么一來,州、縣官都以發展生產為當務之急,民眾就會爭先恐後,致力發家。幾年之後,吏習民安,生之有道,取之有時,用之有節,國富民安,便可實現。高宗覽疏,深表嘉納,特命行政大臣,把他的建議改為諭旨,頒行天下。獻瑤以上這些建議,都是關係國計民生的,足見他確能窮經致用,不僅以學問文章著稱。
四十七年(1782年),獻瑤在家病逝,享年80。妻黃氏一直在家奉親,未嘗隨任。長子官學禮拔貢,次子官學詩進士。

作品

獻瑤著作有《讀易偶記》3卷、《尚書偶記》2卷、《尚書講稿、思問錄》1卷、《讀詩偶記》2卷、《周官偶記》6卷、《儀禮讀》3卷、《喪服私鈔並雜說》1卷、《春秋傳習錄》5卷、《孝經刊誤》1卷、文集6卷、詩集2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