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寺

官渡寺

官渡寺據《中牟縣誌》載,這裡舊有城叫“官渡城”,又有台名“官渡台”或“曹公台”,乃東漢曹操與袁紹相拒之處。清順治元年(1644)朝廷降旨改名為“官渡寺”,延續至今。官渡寺特聘的講經法師源傑認為:在短暫的兩天禪修中,駐足於天下古剎,食素茶清,青衣簡行;在物而心不染,處動而神不亂。參道論禪,祈福納祥,而片刻的安寧或會換來我們事業持久長足進步。

寺廟地址

據《中牟縣誌》載,這裡舊有城叫“官渡城”,又有台名“官渡台”或“曹公台”,乃東漢曹操與袁紹相拒之處。官渡寺坐落於中牟縣官渡古戰場遺址內,傳說是袁紹屯兵處,位於中牟縣城東北2.5公處,因傍官渡水而得村名。碑文雲“官渡乃關帝拒袁斬將處”。 公元221年,中牟發生官渡之戰,關羽以其義勇被曹操封為漢壽亭侯。後關羽知道了劉備的下落,即封存所受的賞賜,留書掛印告辭而去,復歸劉備,是劉備最為信任的將領之一。在關羽去世後,其形象逐漸被後人神化,一直是歷來民間祭祀的對象,被尊稱為“關公”;又經歷代朝廷褒封,清代時被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人們為紀念關羽忠義在此地修建“關公廟”,刻碑記之,香火興盛。明神宗時,改“關公廟”為“關聖寺”。
清順治元年(1644)朝廷降旨改名為“官渡寺”,延續至今。

禪修基地

中牟佛教協會會長、官渡寺住持釋照見法師答記者問:隨著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不斷落實,官渡寺得以復建,現占地面積28畝,有山門、東西碑亭、大殿、東西配殿、廂房等建築。由於交通便利,氣候穩定,環境幽雅,居於省會鄭州和古都開封之間,是中原地區最大禪修基地。建立禪修基地,是為了讓眾生暫且放下心中的背負,沐浴古剎的晨光,在梵殿寶剎間心怡,享受心靈的清涼之旅。璀璨千年的禪宗文化,無疑像是一把簡緣除欲、靜心悟道最佳的鑰匙,啟開眾生那積聚已久的憂擾,使智慧的光芒重新照耀我們前行的征程。
官渡寺特聘的講經法師源傑認為:在短暫的兩天禪修中,駐足於天下古剎,食素茶清,青衣簡行;在物而心不染,處動而神不亂。參道論禪,祈福納祥,而片刻的安寧或會換來我們事業持久長足進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