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雲南官渡金剛塔
景區級別:未知
地址:雲南省昆明市南郊的重要集鎮上
建築簡介

官渡金剛寶座塔,又名金剛塔,位於昆明市官渡古鎮。三千多年前這裡稱之蝸洞。因古人找撈螺螄為食,他們稱螺螄為蝸牛故而得名。
到了唐代,這裡修建了渡口,命名官渡。官渡古鎮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向以六寺,七閣,八廟古建築群著稱。
金剛寶座塔猶如鑲嵌在古建築群中的一顆璀燦的明珠。
結構特點

金剛塔是一座方形高台基上建成的中間大,四角小的五塔建築。台基高4.7米,邊長10.4米,東、西、南、北四道券門十字貫通。主塔高大雄偉居中,高16.05米,小塔僅5米。塔身桶形,狀如喇嘛塔,兩頭粗,中間細,下半部有七圈蓮瓣(稱金剛圈)如台階樣層層收縮。四面開眼神光門(佛龕)。塔身之上又是方形須彌式塔脖子。塔剎上十三天相輪,有銅鍛傘蓋,垂八鈴鐸,蓋面立銅鑄四天王。再上為石制圓光,四面有小鈴鐸。剎頂為寶瓶、寶珠。
塔形狀如喇嘛塔,式樣古樸典雅,高深莫測。主塔須彌座高2.7米。邊長5.5米,塔體園形,中心大塔本身就是無形大日的象徵,是至高無上的佛部。四小塔就是四方佛部,大塔四面眼光門內的化佛,就是四方佛。據佛經言,金剛界為始覺上轉法門,或五種正等正覺果智(五種至高無上的智慧)。因此又派生為五部,居中的佛部,即大日如來,又稱摩訶毗廬遮那佛部。東方的金剛部,部主阿閡佛;南方的寶部,部主寶生佛,又名灌頂法王,在你頭上灑上幾滴淨水,馬上就能立地成佛,快速無比;西方的蓮花部,部主阿彌陀佛,又稱無量壽佛;北方的羯摩部,部主就是釋迦牟尼應身,又稱不空成就佛。從而,突出了對五佛的表現和恭維。
官渡金剛塔別具特色,風格與眾不同。如北京真覺寺、碧雲寺和內蒙古呼和浩特的金剛塔都在基座的四壁刻滿菩薩,全體佛神亮相,有的塔不刻佛象,僅刻佛的法器以暗示佛的存在。而官渡金剛塔,在基座上既不雕菩薩,也不示法器,而是大書諸葛亮神的種子真言(神密咒語),以示神的存在,這種建築取意密教稱為“法曼陀羅”,高於其它種類曼陀羅。源於印度。早在1400年前由印度經西域傳入我國。但在元代盛行喇嘛教,因此,只發展了密教的另一種──喇嘛塔,而很少建金剛塔,只是到了明代,金剛塔這種形式既滿足了已經完善了的密教教義,又符合明王朝以中央統四方的口味,因而此塔開始在我國盛行。
這就是金剛塔在我國不多見,即有也多建於明代以後的原因。
建造歷程
此塔始建於元至正年間,後毀。現塔為明代天順二年遺物。是特進榮祿大夫鎮守雲南總兵沐琮倡導,由鎮守雲南太監羅桂出資建造。歷時三個月,全部竣工。
修繕及保護

官渡金剛塔獨具特色,風格與眾不同,是國內現存十座金剛寶座塔中,建築年代最早的古塔。比北京海淀建於明憲宗成化9年(1473年)的真覺寺金剛寶座塔還要早15年。它反映了明清時期雲南建塔造型、雕刻及鑄造藝術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官渡金剛塔經歷了500多年的風雨滄桑,由於自然侵蝕、生態環境的變化和滇池水位的下降,塔體嚴重下沉,長期浸泡水中,面臨坍塌危險。對此,人民政府、文物、建設部門及官渡古鎮恢復建設指揮部,經過反覆研究,制定《金剛塔整體頂升方案》,經國家文物局審批,於2001年12月,委託河北省建築科學院負責對金剛塔進行整體頂升工程。施工人員先給古塔裝上鋼架,對塔體進行保護性加固,並在塔的周圍建防水設施;然後將混凝土廂梁頂入塔的底部,置換鬆軟的泥土,澆築成托梁,以能提供3600噸支撐反力的承壓樁為基礎,使用36台巨型千斤頂,不斷地緩緩頂升。經過7個月複雜而艱苦的施工,至2002年7月,經嚴密測量,2500噸的古塔在原位整體頂升2.6米。下陷的古塔重回地面,塔身嚴絲合縫,未受絲毫損壞。這標誌著我國建築界首次採用“整體頂升,托換基礎”的方法獲得圓滿成功。此後又對塔身進行了修繕,使這一文化瑰寶重放光彩,更顯巍峨壯麗。
1996年國務院將該塔列為全國重點文物加以保護。金剛塔由於塔基土層鬆軟而沉陷,塔基低於地平1.6米,基部受到水的浸蝕,對整座塔的穩定造成威脅。近年來,在政府和文物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設計部門對金剛塔作了認真勘察,並制訂出一整套科學可行的施工方案,對金剛塔作整體加固抬升處理。在對金剛塔的保護性施工中,由於工程技術人員的精心施工,金剛塔修舊如舊,整體抬升2.6米,依然保持著往日的風貌。
傳承意義

官渡金剛塔別具特色,風格與眾不同。如北京真覺寺、碧雲寺和內蒙古呼和浩特的金剛塔都在基座的四壁刻滿菩薩,全體佛神亮相,有的塔不刻佛象,僅刻佛的法器以暗示佛的存在。而官渡金剛塔,在基座上既不雕菩薩,也不示法器,而是大書諸葛亮神的種子真言(神密咒語),以示神的存在,這種建築取意密教稱為“法曼陀羅”,高於其它種類曼陀羅。源於印度。
早在1400年前由印度經西域傳入我國。但在元代盛行喇嘛教,因此,只發展了密教的另一種──喇嘛塔,而很少建金剛塔,只是到了明代,金剛塔這種形式既滿足了已經完善了的密教教義,又符合明王朝以中央統四方的口味,因而此塔開始在我國盛行。
美食

官渡豌豆粉:每逢趕集,豌豆粉攤常擺在小溪岸邊大樹下,一來取水方便,二采又添涼爽,情食交融,充滿詩情畫意。趕集的人們當疲乏之時,買上一碗涼豌豆粉,吃到僅剩湯汁時,掏出隨身所帶冷飯、拌勻而食,又是一番風味。
官渡米線:酸漿米線由傳統工藝,經米磨成粉漿再高溫焙煮後發酵烘炸等多道考究的工序始成,其口感滑潤細膩,潤筋骨好,可涼拌,炒食或煮食,是昆明絕大多數人早餐的必選食。
住宿
金剛塔附近有許多小旅館價格十分便宜,可以住宿,就是條件差一點。或者可以租住在附近的村民家裡。如果要好一點的住宿可以住在最近新開張的五星級大飯店昆明世紀金源大飯店。就是價格比較貴,但是環境很好,而且很乾淨。
交通
昆明站坐31路公車可以到達
購物

到昆明購物:昆明購物:昆明的手工藝製品非常有名,如昆明牙雕、劍川木雕等。土特產品主要是各種野生菌的乾貨、民族蠟染、扎染等。
建議遊客可以到昆明的大型超市——沃爾瑪去購買土特產,那裡絕對沒有假貨,而且它是全球最大的連鎖店,有很多進口產品,價格也比較便宜。這裡還是我國著名捲菸———雲煙及紅塔山的產地。
小貼士
最佳旅遊季節
官渡區位於昆明市的南邊,而金剛塔位於官渡古鎮。昆明的氣候一年四季如春,到金剛塔的最佳旅遊時間為每年的二月至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