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德[官員恪守的職業道德]

官德[官員恪守的職業道德]

官德,指的是官員恪守職業道德,保持政治操守。如果官德缺失就會在思想上、作風上都導致官德的腐敗。這種腐敗和單純的經濟腐敗相比,具有更大的危害,它不僅導致國家和民眾的經濟利益受損,而且會從組織上、聲譽上敗壞整個幹部隊伍的形象,並可能由此衍生更多的不良現象。目前,官德問題已經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視,2012年的國家公務員招錄將首次考察德行。

道德行為

官德:圖書封面 官德:圖書封面

“官德”本質是一種政治道德,而政治道德始終處於社會道德的核心地位,因為沒有哪一種職業道德像“官德”這樣涉及到運用國家權力過程中體現出的道德問題。  官德與其他職業道德相比有其雙重性的特點,即官員作為一個職業道德主體,他既要具備國家管理人員在進行管理活動過程中的職責道德,如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忠於職守,具有高度的責任意識、公僕意識,謙虛謹慎,求真務實,辦事公辦,一視同仁,懲惡揚善,救危助困等;又要具備作為一個掌權者在權力運用過程中的權力道德,即與權力的行使密切相關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如遵紀守法,誠實無私,廉潔自律,不謀私利等。近年來屢屢曝光的官員違法行徑背後透露出的“官德”缺失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對於官員而言,知恥而後能治。手握公權力的官員如果喪德失恥,不僅僅是造成一時一地的不公,這種風氣還會像瘟疫一樣蔓延,甚至動搖法治制度體系。一些官員的失德很可能已經構成了中國法治社會建設的“短板”。

意義影響

個人前途

“官德”優劣關係到領導幹部能否健康成長。

官德[官員恪守的職業道德] 官德[官員恪守的職業道德]

在德與才的關係中,德是前提,制約著才的發揮方向和發揮程度。因此有人對幹部作了這樣的形象比喻 :德才兼備是“精品”,有德無才是“次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

只有把做官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定位於推動事業,服務人民,奉獻社會,才會做到無論順境逆境,始終奮發進取,無論官大官小,心繫一方百姓,也唯其如此,才能獲得持久不竭的前進動力,從而得以不斷地健康成長。

如果不講修德,只想做官,這樣的人往往急功近得,不顧民情,不講實際,一味追求顯型政績、轟動效應,甚至會為求官而不擇手段,走到投機鑽營的邪路上去。這樣的人一時也許能做官,但紙里包不住火,最終還是得丟官。

社會示範

“官德”優劣往往會對其部屬甚至一方民眾起到很強的示範導向作用,從而影響一個地方、一個單位黨風、政風甚至民風向積極或消極方面轉化。

由於官員在社會生活中地位特殊,處於領導地位,手中握有權力,是黨的形象代言人,其“官德”修養不但是個人立身的根本,而且也是黨的黨性黨風的直接載體,也是感召他人、影響大眾的最有效的力量。相反,“官德”有問題的官員,其危害不可估量。

歷史鏡鑒

人類歷史表明,官德之於政治和社會的發展,之於國家安危和人民的禍福,確有千鈞之重;而一切偉大人物和傑出之士,無不注重、倡導和踐行社會所要求的官德。

西方哲學

在古代希臘,蘇格拉底和柏拉圖都主張國王應是哲學家,即實行“哲學王”治理,極力倡導“賢人政治”。

古羅馬歷史學家、曾長期擔任執政官和保民官的塔西陀曾斷言:“當一個政府或部門失去公信力時,不論說真話還是假話,做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認為是說假話、做壞事。”

東方主張

官德[官員恪守的職業道德] 官德[官員恪守的職業道德]

先聖孔子終生主張“仁政”和“德政”,堅持傳揚“為政以德”。孔子曾云:“政者,正也;子帥以正 ,孰敢不正?”,又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諸葛亮也說:“人君先正其身,而後乃行其令。”

毛澤東教導共產黨員和廣大幹部,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從而把傳統官德馬克思主義化和時代化,留下了富有創造性的十分豐富的社會主義官德思想。

失范表現

“生活作風”問題一直是領導幹部的“高壓線”。然而,由於對官員考核大多“唯政績論英雄”,而對官員“私生活”卻缺乏有效監督,以至一些官員流連於聲色犬馬,包養情人、“二奶”,甚至嫖娼狎妓、共用情婦。  在法治社會不斷進步的同時,一些官員的法治觀念不但沒有增強,權力意識卻恣意膨脹。近幾年,民眾因散發簡訊批評地方領導,或者散發材料檢舉地方官結果因言獲罪的事例不在少數。不只是普通民眾,一些媒體記者也常常遭到握有公權力官員的強力“阻截”。  有的官員自以為當了領導,就能為所欲為、呼風喚雨欺壓百姓。有的領導幹部聽不得反對聲音,容不得不同意見,為一己私利,逞一時之氣,竟然是非不分,置法律於不顧,甚至動用黑惡勢力加害同僚。此外,一些官員為擺脫情婦糾纏進而行兇殺人,也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  有的領導幹部掌權為己,貪婪無度,從收受禮物發展到大筆受賄、索賄甚至敲詐,最終官德盡喪,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陝西神木縣原副縣長高曉明受賄241萬元,一審獲刑12年。他在萬言悔過書中稱,對於送禮的人,由開始的拒絕接受到後來的來者不拒。收受錢財多了,慢慢地就習慣了。  不少幹部患上了“權力依賴症”——對權力既崇拜,又缺乏安全感;既渴望擁有權力,又害怕失去權力。一些幹部甚至認為,人生不過是組織部門的一張紙,風乍起飄向何方,自己無法掌握。為了讓仕途順利,一些幹部開始講風水、尋大師、求神拜佛。

國家行政學院綜合教研部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900多名縣處級公務員中,有半數以上存在相信“相面”、“周公解夢”、“星座預測”和“求籤”等迷信現象的情況,對其中一些迷信現象的相信程度相當或高於一般公眾。  一些幹部面對民眾的質疑,張口說謊,故意誇大、編造或者隱瞞事實真相。一些急需政績的幹部,將升遷希望寄托在政績工程和數字遊戲中。一些官員出於現實利益考量,欺上瞞下竟然成為他們工作中的一種常規手法、生存秘籍。“官出數字,數字出官”就是這種生態的生動寫照。

問題原因

官德不正的成因有很多方面,信仰淪喪、教育不力、監督失效、強權政治、司法不公、官官相護等,都在某種程度促成或者縱容了官德不正的現象。

觀察今天的部分官員,對共產主義信仰不堅定,信仰缺失;

在對待權力的態度上,部分官員不是奉行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而是奉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大肆進行權錢交易;

在生活作風和工作作風上,部分官員藉口“大氣候不好”,為自己的不當行為開脫;

在形象問題上,部分幹部形式主義嚴重,拜金主義和霸權思想讓他們時刻不忘作威作福。

解決途徑

國際參考

美國1978年出台了《從政道德法》,該法從上至總統,下至最低一級的公務員的行為在道德上都作了詳細的規定和限制。義大利也在十年前出台了國家公務員《道德法典》,對公務員幾乎所有的行為都作了指導性的規定。

2009年5月,英國下議院爆出“報銷門”醜聞,多名議員因此斷送政治生命,從政將滿三十年的老議長黯然去職。英國主流媒體總結這起議員集體失德慘劇的教訓時提出,必須加強對權力的外部制度監督,建立更加完善透明的制度監督規範;必須強化媒體作為社會“守望者”的功能,強化媒體作為社會監督平台的職能。

自我檢查

官德[官員恪守的職業道德] 官德[官員恪守的職業道德]

加強領導幹部道德建設,核心是加強其自身修養。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各級領導幹部要堅持自重、自 省、自警、自勵,嚴守規矩扛得住誘惑,分清良莠謹慎交友,切實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娛樂圈,切實管住自己的手、腿、嘴。特別是無人監督的時候更要嚴格要求自己,千萬不能降低做官做人的標準,否則會“一失足成千古恨”。

外部監督

“官德”的養成,也需要一個良好的外部機制。一方面,我們要建立完善的反腐體制機制,通過制度約束權力;另一方面,要發揮民主監督、輿論監督和民眾監督的作用,切實讓公共權力“公開透明”;此外,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幹部選拔標準,完善官德考評體系,讓講官德的幹部得到褒獎,讓失官德的幹部得到追究。

根本辦法

健全的行政人格產生於服務型的行政模式,摒棄了官本位而著眼於人本位,摒棄權力本位而轉向能力本位,強調行政人的責任意識,著眼於公共權力重新回歸社會。

建構健全的行政人格,必須輔以先進的制度建設和行政文化建設。制度設計必須突出人的能力,加強社會民眾的公共參與,增強行政的透明度和公開性;督促行政組織和行政人員的道德化,加強行政行為的道德審視,促進行政監督的多元化。只有更加透明的程式規範,更加嚴格的政府信息與官員財產披露制度,更加嚴密的監督問責制度以及更加健康的公眾監督,才能確保各種權力醜態無所遁形。

應對舉措

2009年,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用人標準,完善幹部選拔任用機制,提高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能力,培養造就大批優秀年輕幹部,健全乾部管理機制。全會以來,中央空前重視官德問題,不斷強調“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  2012年度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考試錄用公務員工作已經啟動。國家公務員局考試錄用司負責人表示,新一年度國家公務員招考將加大對考生“德”的考察,考生政治品德不良,社會責任感和為人民服務意識較差將不得錄用為國家公務員。這標誌著,德行的考察已經納入了公務員招考的標準。而對於“考生政治品德不良,社會責任感和為人民服務意識較差將不得錄用為國家公務員”,不應機械理解為德行考察只包括政治品德、社會責任感和為人民服務意識三項。實際上,公務員的德行有更廣泛的內容,比如個人品行、職業道德、生活作風等,都應當納入德行考察的範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