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明清時期,特別是入清以後,興化茶莊(茶葉店)絕大部分為徽商或鎮江、揚州等地的客商經營。茶葉貨源主要來自安徽、浙江及本省蘇南地區。此後,隨著興化經濟的發展,“金東門”商業街(指自“四牌樓”向東至東城外大碼頭一段東西長約2.5公里的東大街)及其周邊街巷,聚集著70多個行業、300多家商鋪、商行。其中,經營茶葉的茶莊、茶葉店就有近十家之多。一些具有百年或百年以上歷史的老字號有邑人馮氏開設的“馮怡泰”茶莊、戎盛柏開設的“立泰”茶莊、徐姓開設的“裕昌”茶葉店、鎮江諫壁人開設的“元大昌”茶莊、安徽人張姓開設的“德昌”茶莊等等。若論經營時間最長,當數安徽人洪仲祥所開設的“洪怡泰”茶莊.
老字號“洪怡泰”茶莊,位於東城內大街八字橋東側,坐北朝南,擁有三間店堂門面及後屋(前店後作)。“L”型木質櫃檯內北側和東側貨架上分上下兩層,整齊地排放著高60厘米、寬40厘米的錫質長方形凸麵茶葉儲藏罐。在每隻茶葉罐上,標有高檔茶葉的名稱,如“龍井”、“珠蘭”、“毛尖”、“明前”、“雨前”、“毛峰”、“銀針”、“烏龍”、“觀音”、“茉莉.”、“雲霧”、“碧螺春”等字樣.西牆壁上懸掛著“西湖龍井”、“黃山毛峰”、“武夷岩茶”、“信陽毛尖”、“天目青頂”、“普洱花茶”等木製條匾。一塊黑底金字、飽經滄桑的“洪怡泰”招牌,像一位站立在櫃檯左側的世紀老人,向人們訴說著“洪怡泰”茶莊的百年歷史。
清乾隆十八年(1752年)前後,邑人馮氏在八字橋東側開設了一爿“馮怡泰”茶葉店,主要經營產自本省蘇南地區及皖、浙一帶茶葉。
清鹹豐三年(1853年),原籍安徽徽州屯溪(今安徽黃山市)的茶商洪仲祥,為避太平天國戰爭之亂而攜妻子輾轉來到興化落腳謀生。因其精通茶葉及其經營之道,被“馮怡泰”業主看中,以高薪聘任為經理。
此後不久,馮氏所開設的“馮怡泰”茶葉店第5代傳人病逝。由於馮氏無嗣,故由其精明能幹的姑母(人稱馮姑老太)代為掌管。馮姑老太經過長期觀察,欽佩洪仲祥經營“茶莊”有方,遂有意將“茶莊”有償轉讓給洪氏經營.此舉一拍即合,只是由於“馮怡泰”這塊老字號金字招牌系乾隆時期花大價錢,請興化書法大家所書,而不肯將其隨店拱手轉讓給洪仲祥所有。經多方人士出面磋商協調,洪仲祥決定沿襲“馮怡泰”這塊金字招牌,只是請高手將招牌上的“馮”字改為“洪”字而已。於是,馮姑老太欣然同意將招牌以300元現洋價格轉讓出去。為此,洪仲祥成為“洪怡泰”茶莊的第1代業主。
上世紀初,“洪怡泰”茶莊傳到第3代洪仲祥的次孫洪汝金手中。其時,洪汝金與其兩個胞弟(二弟和三弟)共同經營,同時聘請精通茶葉的屯溪族人洪錦章把好進貨質量關。由於經營有方、貨真價實,批零經營業務不斷擴展,洪汝金又委託堂兄洪樂塤在東城外土地廟巷頭的東大街上增設了一爿名為“洪怡昌”的茶葉店分號。
“洪怡泰”茶莊之所以經久不衰,除了誠信經商、價格合理以外,主要是他們所經營的茶葉品質出眾,質量可靠,這其中主要得益於他們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一整套科學、合理、實際的鑒測茶葉質量的標準、方法以及茶葉的保管秘訣:一是看成品茶的形狀。因茶樹的品種、栽培條件、鮮葉品質和制茶工藝、技術措施的不同,使得茶葉形成不同的形狀——條形、捲曲條形、圓珠形、扁形、針形、尖形、花朵形、束形、顆粒形、片形、雀舌形、環鉤形、團塊形、螺釘形以及粉末狀等,從而以形識茶、定級、定質、定價。二是看色澤。成品茶分紅茶、黃茶、黑茶、白茶、綠茶、青茶等茶類(商業上稱品類),如紅茶要求“紅湯紅葉”,綠茶要求“綠湯綠葉”,清澈透明。因此,能夠以色定級、定質、定價。三是嗅香氣。各類品種的茶葉都具有正常的天然的茶香。茶葉的品種不同,其香型也不一樣。具體分為:毫香型、嫩香型、花香型、果香型、清香型、甜香型、陳醇香型、火香型、松煙香型等。因此,又能夠以香味的純度、濃淡度定質定價。
另外,“洪怡泰”茶莊在茶葉的儲存與保管上也擁有一整套嚴格而完善的方法與措施。對於茶莊購進的新茶,則擇類儲藏於空氣隔絕的容器中,杜絕茶葉接觸或接近易釋放異味的器具,從而避免茶葉串味而失去其應有的品質。上百年來,“洪怡泰”茶莊所經營的特色名茶如安徽產“六安瓜片”、“太平猴魁”、“小蘭花”,“屯綠”、“祁紅”、“休寧松蘿”;浙江產“西湖龍井”、“旗槍”、“銀針”、“信陽毛尖”、“天目青頂”以及“烏龍茶”、“碧螺春”、“珠蘭”、“雲霧”等一直暢銷全城各大茶社、飯館、書場及商賈、百姓之家,由此名播城鄉。
1956年,“洪怡泰”茶莊參加公私合營,歸口興化縣國營雜品公司管理。
1958年,歸口興化商業局蘇茶合作中心商店。
直至“十年浩劫”期間歇業,目前又以新店號-宏義泰,故地重新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