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集仁

20世紀50年代到福建省人民廣播電台任編輯,繼續從事閩南方言文藝節目的創作與演播,後來的答嘴鼓大師林鵬翔曾拜藍波里為師。 藍波里為答嘴鼓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促進和推動作用,對答嘴鼓形成和完善奠定了基礎,由此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鼓是起指揮,打拍子的作用,而且它的表演形式也和現在的表演比較接近,所以用“鼓”字表達是最恰當不過了。

基本信息

宋集仁,在台灣時的筆名是宋非我,在大陸的筆名是蘭波里(或藍波里),福建同安人,台灣民間藝人。年少時就去了台灣,20世紀30年代,他吸取閩台民間文學的養料,創作了“四句聯”、方言故事詩和拍嘴鼓等,出現了一些帶有人物、情節的濃郁鄉土氣息的佳作,在表演形式上有單口,也有雙口、多口。在擔任“中國廣播公司電台”閩南語播音員時,由於主持“觸嘴鼓”節目出名,成為著名的公眾人物。20世紀50年代到福建省人民廣播電台任編輯,繼續從事閩南方言文藝節目的創作與演播,後來的答嘴鼓大師林鵬翔曾拜藍波里為師。由於對閩南方言文藝的創作與演播出色的表現,以至許多人只知道蘭波里而不知宋集仁為何人。
蘭波里最大的藝術成就是,在繼承前人藝術經驗的基礎上,突破了四句聯仔的整句字數相等的形式,使用長短句結合,整散句交錯、創造了帶有韻語的長篇四句聯,方言抒情詩和方言故事、韻故事和觸嘴鼓。藍波里為答嘴鼓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促進和推動作用,對答嘴鼓形成和完善奠定了基礎,由此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參加1988年福建答嘴鼓藝術討論會的專家、學者一致肯定:“篳路藍縷,創業艱苦,台灣宋集仁先生的倡導之功永誌不忘;廈門林鵬翔先生身體力行,授徒、創作、演出,為這一曲種的誕生付出艱苦的勞動,其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不幸的是1979年7月在泉州逝世。
原名的觸嘴鼓,拍嘴古、答嘴歌、接嘴鼓是如何最終歸納定名為現在的答嘴鼓三個字的呢?這個名稱是台灣老藝術家宋集仁(蘭波里)先生的建議下,於1971年正式定名。他認為“拍”‘“觸”、“答”等在閩南方言中即打諢,斗口、舌戰,挑逗、激發、爭辯鬥嘴的意思。通常是通過二個人的戲謔論爭對答的方式進行,所以應以對答的答字來比喻比較確切。
而拍嘴古或觸嘴鼓的“鼓”字,應以“鼓”字為準,因為用“古”字只能表達講古,講故事的意思,只有用鼓字才能表達它真正的含義。除了上述的釋義外,做為一種語言藝術,它在答嘴鼓藝術演變的歷史上曾使用過鼓。早期社會,閩南民間喪事習俗盛行,喪家都要請和尚和道士為逝者做功德,做功德中要交叉演“道士戲”,道士和和尚使用的扁鼓、小鈸、品筲、南噯、大吹之類的樂器,作為段落之間的間奏。鼓是起指揮,打拍子的作用,而且它的表演形式也和現在的表演比較接近,所以用“鼓”字表達是最恰當不過了。而後答嘴鼓這一名稱已被廣大民眾接受和認可,“答嘴鼓”三個字就取定了下來。這是老藝術家蘭波里先生根據答嘴鼓在當代發展的新特點,總結性地為這門說話藝術起了一個更能概括其特點的新名字,這是蘭波里先生作出的又一貢獻。答嘴鼓三字也作為正式的條目,由答嘴鼓藝術大師林鵬翔親自撰寫辭條刊載入《國語閩南方言詞典》,《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中國戲曲曲藝詞典》和《中國民間藝術大辭典》中。
2006年,廈門答嘴鼓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正式進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行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