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打開《溪山行旅圖》,一座大山矗立眼前,和山水一起映入人們眼帘的,還有不少收藏者的題款,而這些題款,就成了揭開名畫流傳千年的唯一線索。這枚“御書之寶”方璽的印文和印色,具有明顯的宋代特點。可見,這幅名畫曾經被收藏於北宋的皇宮。隨著金兵南下,北宋滅亡,皇宮裡的大量珍寶繪畫開始流散於民間,其中也包括范寬的《溪山行旅圖》。第二枚御用方印,這枚 “御書之寶”的印鑑,是乾隆皇帝專門用於收藏的印鑑。
高達兩米多的巨作《溪山行旅圖》軸,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堂堂大山迎面壓來,迫人眼目。如徐悲鴻所謂:“而一山頭,幾占全幅面積三分之二,章法突兀,使人咋舌。”山頭雜樹叢生,充滿頑強的生命力。細密的點子皴,更是把大山刻畫得堅實與傳神。一條飛瀑從山間一瀉而下,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之感。中前景山腳處。巨石縱橫,廟宇隱現,溪流湍急。近景大石突兀,一隊旅人正在山路上艱難地行進。整個畫面充滿著幽深、靜謐和偉大的氣象。
《溪山行旅圖》軸中那“峰巒渾厚、勢壯雄強、遠望不離座外”的突兀構圖.“遠取其勢、近取其質”的表現方式,枯老、勁硬的墨線勾勒和均勻、渾厚的雨點皴,都是范寬山水畫充滿質感、量感的雄武之風的具體體現。我認為,對范寬的山水畫風格最恰當的概括就是:雄武。
值得注意的是,在《宣和畫譜》中對范寬有這樣一段論述,說他“卜居於終南、太華岩隈林麓之間,而覽其雲煙慘澹、風月陰霽難狀之景,默與神遇,一寄於筆端之間,則千岩萬壑,恍然如行山陰道中,雖盛暑中,凜凜然使人急欲挾擴也”。因為他領悟到“前人之法未嘗不近取諸物,吾與其師於人者,未若師諸物也。吾乾其師諸物者,未若師諸心”。“物”指的就是大自然。范寬的山水畫從“師人”到“師法自然”,進而到達了“師心”的藝術境界。
另一方面,終南山、華山都臨近長安,同屬關中名山,其山巒體勢宏大壯美,這無疑會對范寬的山水畫境界產生巨大的影響。在“岩隈林麓”、“乾岩萬壑”之間,北方雄偉奇逸的山水正是范寬山水畫的表現對象,這也是使他的山水畫具有雄武的風格的一個重要原因。
宋元兩代,大師級的畫家都以范寬的繪畫為典範。南宋初期的李唐,稍後的一些的馬遠、夏圭元代的倪雲林、王蒙,都對范寬的畫風大加讚賞。幾乎所有著名的畫家,說到范寬山水畫神異的表現力時,都一致認為“范寬之畫,遠望不離座外”,范寬的畫,遠遠看去,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認為范寬“畫山,皆寫秦隴峻拔之勢。大圖闊幅,山勢逼人,真古今絕筆也”。 巍峨的山峰,蔥蘢的林木,突兀的巨石,描繪出雄偉的自然景色;山路間行商的小小馱隊又顯出了人世間生活的脈搏,自然與人世的生命活動處於和諧之中。
作者簡介
范寬(活動於十世紀),陜西華原(今耀縣)人,經常來往京師與洛陽一帶。個性寬厚,舉止率直,嗜酒好道,擅長山水畫,初學五代山東畫家李成,後來覺悟說:“人之法,未嘗不近取諸物,吾與其師於人者,未若師諸物也;吾與其師於物者,未若師諸心。”於是隱居華山,留心觀察山林間,煙雲變滅,風雨晴晦,各種變化難狀之景,當時人盛讚他:“善與山傳神”。此圖是傳世唯一的名跡。
巍峨的高山頂立,矗立在畫面正中,占有三分之一的畫面,頂天立地,壁立千仞,予人以鮮明的印象。山頭灌木叢生,結成密林,狀若覃菌,兩側有扈從似的高山簇擁著。樹林中有樓觀微露,小丘與岩石間一群馱隊正匆匆趕路,在靜謐的山野中仿佛使人聽到水聲和驢踢聲。細如弦絲的瀑布一瀉千尺,溪聲在山谷間迴蕩,景物的描寫極為雄壯逼真。全幅山石以密如雨點的墨痕和鋸齒般的岩石皴紋,刻畫出山石渾厚蒼勁之感。畫幅右角樹陰有“范寬”二字款。
米芾對范寬 的繪畫風格曾作過這樣的描述:“范寬山水叢叢如恆岱,遠山多正面,折落有勢。山頂好作密林,水際作突兀大石,溪山深虛,水若有聲。物象之幽雅,品固在李成上,本朝自無人出其右。晚年用墨太多,勢雖雄偉,然深暗如暮夜晦暝,土石不分。”我們把這段話用來與本圖勘校,就會感到很是妥貼。所以歷來鑑藏家和美術史家們均堅信此圖為范寬真跡。近年對畫幅樹下草業間“范寬”二字款 的發現更證實了這點。
此畫單從構圖方面說,應屬於平易之境,但它卻產生了非凡的力量。究其原因一是造型的峻巍,其次是筆墨的酣暢厚重。此圖經清內府收藏,《石渠實笈初編》著錄.
范寬以雄健、冷峻的筆力勾勒出山的輪廓和石紋的脈絡,濃厚的墨色描繪出秦隴山川峻拔雄闊、壯麗浩莽的氣概。這幅豎長的大幅作品,不僅層次豐富,墨色凝重、渾厚,而且極富美感,整個畫面氣勢逼人,使人猶如身臨其境一般。撲面而來的懸崖峭壁占了整個畫面的三分之二。這就是高山仰望,人在其中抬頭仰看,山就在頭上。在如此雄偉壯闊的大自然面前,人顯得如此渺小。 山底下,是一條小路,一隊商旅緩緩走進了人們的視野——給人一種動態的音樂感覺。馬隊鈴聲漸漸進入了畫面,山澗還有那潺潺溪水應和。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這就是詩情畫意!詩意在一動一靜中慢慢顯示出來,仿佛聽得見馬隊的聲音從山麓那邊慢慢傳來,然後從眼前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