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體高289.5公分,寬149公分,側42.5公分。半圓形碑首,浮雕纏尾四龍,矯健雄渾。方形碑額,正中篆書陰文“大唐故尚書右丞相贈太尉文貞公宋公神道之碑”二十個大字。原有仰首贔屓碑座,上刻褡褳花紋,莊嚴穩重,今已逸失。碑四面皆刻,楷體盈寸,洋洋三千餘言,盡述宋璟“歷仕三朝,剛直不阿”的榮耀事跡。碑文題後結銜:“金紫光祿大夫行撫州刺史上柱國魯郡開國公顏真卿撰並書”。是碑初立於唐代宗大曆七年(公元772年)九月,系宋璟之孫宋儼為“追念祖父德業”所建。
宋儼是宋璟第七子宋華之子,建碑時正任蘇州刺史。據新、舊二唐書和碑文記載,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宋璟上疏告老,申請“致仕”,玄宗李隆基“仍令全給祿奉”,退休回洛陽養病。而後於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十一月十九日,“薨死東都明教里私第,年七十五”。次年五月二十九日,復“歸葬於沙河大尉鄉丞相原之先塋”。
在唐代,立碑頌德之風極盛。唐玄宗天寶八年(公元749年),宋璟的第四子宋渾任御史中丞,殿中侍御史顏真卿是其部下。宋渾以頂頭上司的身份與顏真卿商量為父立碑,並準備上奏玄宗,要求“御製碑文”。可是就在這時,宋渾因貪贓枉法,被貶官流謫賀州,建碑之事“緣此中止”。事隔二十一年後,到了唐代宗大曆五年(公元770年)十二月,宋儼重議為祖父立碑,在請顏真卿撰寫碑文,並由昭義軍節度觀察使薛嵩主持,命權知邢州刺史封演“購他山之石,曳以百牛,潺刻字之工”。經過“半歲”,碑始成,大曆七年(公元772年)九月二十五日,將是碑遂立於宋璟墓前。
宋璟碑初立時,前後兩面及碑右側皆刻文,左側無字。在顏真卿蒞任湖州時,因“嘗思前文疏漏”,就又寫了一篇增補碑文,想請宋儼將其補刻於碑左。但沒有想到,宋璟的第八子宋衡,值此之時又因“居官坐贓”被貶謫沙州,後又在保衛敦煌的戰鬥中城陷被俘,此事就又被擱置。直到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十一月,唐蕃和好,宋衡被吐蕃以“二百騎盡室護歸”長安。這時年已七十歲的顏真卿才又重新增寫碑文,於大曆十三年(公元778年)春,補刻於碑之左側。
宋璟碑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歷代倍受珍視。南宋學者劉子翬作《臨池歌》,稱宋璟碑“斷碑雲落翠苔村,直氣英風猶可睹”。南宋學者趙明誠著《金石錄》首載是碑,稱其為上品。明人方思道曾將宋璟碑比之於“多寶塔”碑,言其有“四勝”:“彼演釋因,此照儒躅,一也,彼代岑書,此為自撰,二也;彼尚為郎,早年之書,此已為公,晚年之作,三也;彼在名郡,拓之眾者,屢經翻刻,已失其真,此在陋邦,未經屢拓,點畫如初,四也”。明代金石學家都穆在《金薤琳琅》里,則譽宋璟碑人、文、字“真是三絕”。
一九八二年,國家文物出版社曾將該碑拓帖影印出版發行,引起了國內外研究中國唐史和書法的專家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