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李迪風雨歸牧軸

宋李迪風雨歸牧軸

宋李迪風雨歸牧軸:立軸:絹本,淡設色,縱120.4厘米;橫102.5厘米,此幅上方題跋28.9×48.5厘米。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此圖表現的是風雨將作時,兩個牧童驅牛回家的場面。作者對背景的處理巧用心機。兩株古柳出枝挺拔,支撐著迎風翻舞的柳絲,側面地表現了風勢之猛。坡上雜木,岸邊蘆葦,葉落枝摧,風勢之急得到極度的渲染。從筆墨處理來看,古樹勾中帶皴,一絲不苟,頗得娟秀之氣。密密的柳葉,勾點結合,濃淡相濟,層次豐富、朦朦朧朧,給人以大雨將作,細霧先到的清潤之感。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宋李迪風雨歸牧軸(局部)宋李迪風雨歸牧軸(局部)

主題與關鍵字:雨景、牛、楊柳、江河、湖海、服飾(對人)、牧童

石渠寶笈三編(延春閣),第三冊,頁1480

故宮書畫錄(卷五),第三冊,頁77-78

故宮書畫圖錄,第二冊,頁55-56此圖繪兩牧童沿柳岸歸牧,風雨大作,柳枝、叢蘆在風雨中搖盪。牧童策牛逆風徐行,一人披蓑俯身緊拉住斗笠,另一牧童的斗笠被風吹落。這是江南鄉村常見的景象,畫家善於從中開掘出美感,富有生活氣息。全圖用筆工細謹嚴,特童的神情、水牛的憨態也都描繪得很真切。該圖署有“甲午歲李迪筆”六字款,“甲午”為公元1174年(孝宗淳熙元年),應是傳世李迪具款作品中最早的一件。畫上鈐有明初“典禮紀察司印”半印、明朱及清內府鑑藏印,《石渠寶笈三編》著錄。

作品賞析

“歸牧”是畫牛中常見的題材,但擅畫花鳥走獸而長於寫生的李迪,卻賦予這個傳統畫題以嶄新的繪畫語言和深邃的表現意趣。顧名思義,風雨是此圖的構思核心,是此畫的靈魂。畫上一對水牛的背景是片呈半橢圓形的溪水,溪岸左上是土丘坡腳,長滿亂草與矮樹叢,沿著弧形溪邊錯落著蘆葦和水草;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從矮林枝葉向右傾斜,蘆葦和水草向右倒伏,形象地點出大風是從左邊吹來。而溪岸右下是兩株向左、向溪心上空斜長的柳樹,正與從左向右猛刮的狂風形成對峙。

畫家還運用娟秀精細而流暢的筆法、激奮躍動的線條和濃淡相濟的設色,除寫出柳絲翻飛蘆葦傾倒風向外,更渲染出一灣清水漣漪與一片昏蒙蒙天色相接,使這場狂風驟雨即速來臨之氣勢躍然紙上!正是“樹欲靜而風不止”。更令觀者似感觸到空氣中含有一絲絲雨意的清潤。

而在表現兩牧童體勢的情趣性及與兩水牛關係的喜劇性上也有獨到之處:牧童身披蓑衣,正急匆匆地頂風驅牛歸去;兩牛體勢豪放,腰圓臀肥,四蹄勁健;前邊牧童扶住斗笠、挾緊牛鞭,彎腰伏向牛背,催牛疾奔,而胯下水牛卻驀地停蹄回首,似在呼喚後來水牛快跟上。後面牧童卻因斗笠被一陣狂風吹落樹旁,轉身向後爬在迅跑著的牛背上,欲下不能,欲罷不甘,正猶豫地盯住斗笠。這一靜一動、一向前伏一向後爬的體勢形成強烈對比,逗人忍俊不禁。

作者簡介

李迪: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生卒年不詳。北宋宣和是為畫院成忠郎,南宋紹興時復職為畫院副使,歷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1162-1224),活躍於宮廷畫院幾十年,畫多藝精,頗負盛名。工花鳥竹石、鷹鶻犬貓、耕牛山雞,長於寫生,間作山水小景。構思精妙,功力深湛,雄偉處動人心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