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麓書院
歷史沿襲
始建於宋太祖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採納劉*的建議,由官府捐資興建。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見山長周式,並賜書“嶽麓書院”四字門額。宋室南遷後,書院於高宗紹興元年(公元1165年)湖南安撫史劉珙重建。宋代著名理學大師朱熹、張栻二人主持講學期間,是嶽麓書院全盛時期,學生達1000人。當時有民謠“道林三百眾,書院一千徒”。並且稱書院為“瀟湘洙泗”,將它與孔子在家講學的地方並稱。恭帝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元將阿里海牙兵毀書院,元世祖運載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郡人學正劉必大才又重建。此後,數經兵災,屢經修復,到清康熙(公元1662-1720)年間,書院又有大的復興。康熙以“學達性天”賜給書院,乾隆(公元1736--1795)亦賜書“道南正脈”匾額。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改為高等學堂,後又改為高等師範,1918年湖南高等工業專門學校遷此。1926年,工專、商專與政法專校合併,改為湖南大學。現存建築為清代所建,1981-1987年按原貌分期修復。書院前廳左右兩壁石刻“忠孝廉節”四個大字,為朱熹所寫。
詳情
嶽麓書院系高層次的書院,其講學者中多有全國名流大師;入院生徒對經史有一定了解,賦詩作文已有一定基礎,甚至還要通過一定的考試或推薦,才能選撥入學。“潭州三學”就反映了嶽麓書院錄取生徒的情況。據明代《嶽麓志》載:“宋潭士目居學讀書為重,嶽麓書院外,於湘江西岸復建湘西書院,州學生月積分高等,升湘西書院;又積分高等,升嶽麓書院。潭人號稱‘三學生’”(明《嶽麓志》卷三)。嶽麓書院由於師生水平較高,加之多代著名山長的努力,建院有章,治學有方,故此,在歷史上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經世濟民之才,成為湘楚人才脫穎而出的搖籃。人才之盛帶來學術研討之盛。
教學人才
從著名的朱(熹)張(栻)會講到成為湖湘學派的重要基地;從宋代的理學到明代的王學;從朱熹、張、吳獵、王守仁、王夫之、羅典、王文清等巨儒的各種著述到毛澤東的老師、知名教育家、倫理學家楊昌濟(嶽麓書院著名學子之一)的真知灼見,可以清晰地看到嶽麓書院學術思想發展的軌跡及其對湖南文化乃至其它方面發展的深刻影響。所以,古代嶽麓書院既是江南一帶的教育中心,又是一個學術中心。它在歷史上的幾度輝煌,頗受學人青睞,尤受皇室重視。
影響
宋真宗、理宗及清康熙、乾隆帝先後為之題名賜額或贈書,使嶽麓書院飲譽神州,成為中國古代一所頗有影響的高等教育機構,與白鹿洞書院(江西九江)、嵩陽書院(河南登封)、睢陽書院(河南商丘)並稱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四書院中,嵩陽書院近已修復;睢陽書院早已湮滅無聞;白鹿洞書院雖遺構尚存,但辦學早已中止。唯獨嶽麓書院,從創建到現在的全國重點大學湖南大學,延綿千載有餘,一直辦學不止,且一直是高等教育學府。這在國內獨一無 二,在國外亦舉世罕見。有些堪稱世界最早的大學,其成立產時間與古嶽麓書院相比,亦稍遜風騷。如嶽麓書院與法國創建最早的大學--巴黎大學的前身索邦神學院的創建時間相比,要早281年。12世紀末創建的英國牛津大學也比嶽麓書院晚建約300年。所以,當不少外國友人走進這所古老幽深的千年學府時,流連忘返,讚嘆不已。實為情真意切。人傑地靈,不無道理。鳥瞰書院全貌及周圍景色,其境非凡。
風景
書院坐落景勝地嶽麓山清風峽口,三面環山,層巒疊翠;前臨湘江,碧波蕩漾。名山美水,前依後托,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高度協調。從湘江西岸的牌樓口,直往山巔,早有古道聯通,形成一條風景中軸線,嶽麓書院就建在此中軸線上的中點。書院海拔約100米,現占地2.5萬餘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7000餘平方米。院前有天馬、鳳凰二山分峙兩旁,儼若天然門戶,古代其前後有朱張渡、柳堤、梅堤、詠歸橋、翠微亭等景點相伴;院後沿中軸線而上,有愛晚亭、舍利塔、古麓山寺、白鶴泉及近代修建的蔡鍔墓、黃興墓等著名景點相托,其它景點星布於中軸線的兩側。書院的前門、赫曦台、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依次居中軸線而建。文廟、專祠及半學齋分建中軸線的北側;教學齋、白泉軒、園林、碑廊等分建於中軸線的南側。整個院內,大小院落,交叉有序;亭台樓閣,古樸典雅;佳花名木,姿態各異;碑額詩聯,比比皆是。這充分體現了古書院攻讀經史、求索問道、賦詩作聯、舞文弄墨的特色。嶽麓書院現存建築有山長居室、師生齋舍、授業講堂、藏書樓閣、聖廟專祠、園林碑廊。再加一院前的二亭(風雩亭、吹香亭)二池(飲馬池、黌門池)及院後的參天古木、茂林修竹,堪稱當今海內外保存得最完好、規模最大的書院文物。若將清人所辟的書院八景(柳塘煙曉、桃塢烘霞、風荷晚香、桐蔭別徑、曲澗鳴泉、碧沼觀魚、花墩坐月、竹林冬翠)進一步修整完善,具體體現其佳景妙處,則更美不勝收。
近現代發展
為了適應時代前進的需要,嶽麓書院於1903年更制易名為湖南高等學堂,1912年又更名為湖南高等師範學校,1917年改名為湖南公立工業專門學校,1926年定名為湖南大學。所以古嶽麓書院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古書院的一個整體文物形象展現在世人面前,但它一直是湖南大學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並由湖南大學組織修復與常年的維護和管理。
古書院的出書藏書功能依然保留。書院擁有一支素養較好的作者隊伍,他們著書立說,已有不少著作先後出版。坐落院內的湖南大學出版社,既為有關書院的出書功能和傳統得到更好地繼承和發揚。御書樓修復後,其藏書建設日益加強。近10餘年來,書院工作人員從各地收集和影印了一批有關嶽麓書院及其它古書院的書籍、資料,同時逐年購置了不少古籍和社會科學類圖書,加上社會名流,校友相贈的圖書,御書樓的藏書已達到了可觀的規模。現在這些圖書正在教學科研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其它功能
古嶽麓書院還有祭祀的功能,古人先後修建了文廟及一批專祠。建文廟(即聖廟)以祭祀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始祖孔子及其知名弟子;建濂溪祠以祭祀北宋哲學家、理學創始人之一周敦頤(又稱濂溪先生);建四箴亭以祭祀北宋哲學家、教育家、理學之大成朱熹,及教育家、理學的傑出代表 張;建六君子堂以表彰朱洞、李允則、周式、劉珙、陳鋼、楊茂元等六人在先後建設書院中的歷史功績;建船山祠以祭祀明清之際的思想家王夫之(又稱船山先生)。古人到聖廟專祠進行供祀活動,也是他們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和弘揚傳統文化、激勵士賢的一種形式,但這種形式畢竟受到封建社會的粉飾,所以,民主革命開始之後,這種祭祀活動在書院逐漸消失。儘管這種祭祀形式不可取,但對聖賢先哲的紀念仍有一定意義,對他們的哲學觀點、思想道德觀念中的合理部分還應繼承和弘揚。古人留下的聖廟專祠,現修葺一新,供後人景仰,亦有助於人們了解和弘揚祖國的優良傳統文化。
白鹿洞書院
概要
白鹿洞書院位於江西廬山五老峰南山谷中。此處原為唐朝人李渤、李涉兄弟的隱居處,李渤曾養一白
鹿自隨,人稱白鹿先生。以後李渤為江州刺史,在隱居舊址創建台榭,號為白鹿洞。至南唐時這裡建為“廬山國學”,北宋初擴為書院。1179年,朱熹為知南康軍等事,曾在此主持教務和講學,並奏請賜額及御書,書院於是聲名大振。以後,陸象山、王陽明等人都曾在此講學。
歷史沿襲
書院的創始人可以追溯到唐朝的李渤。南唐升元年間,白鹿洞正式闢為書館,稱白鹿洞學館,
亦稱“廬山國學”。宋仁宗五年,改稱“白鹿洞之書堂”,與當時的嶽麓書院、應天府書院、嵩陽書院並為“四大書院”,並譽為我國四大書院之首。後又與吉安白鷺洲書院、鉛山的鵝湖書院、南昌的豫章書院並稱為“江西四大書院”。元代末年,白鹿洞書院被毀於戰火。明代最早的一次維修為正統元年(1436),以後還有成化、弘治、嘉靖、萬曆年間的維修。進入清代,白鹿洞書院仍有多次維修,辦學不斷。19世紀末期,我國的政治、經濟發生急劇的變化,出現了教育改革的熱潮。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清帝下令變法,改書院為學堂。白鹿洞書院於光緒二十九年停辦,洞田歸南康府(今星子)中學堂管理。宣統二年(1910),白鹿洞書院改為江西高等林業學堂。國民黨時期,蔣介石準備要南昌中正大學接管白鹿洞書院,但未實現。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對白鹿洞書院進行保護和維修。1959年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成立廬山白鹿洞文物管理所;1988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二級自然保護區,同年設定作為學術研究機構的白鹿洞書院建置;1990年成立廬山白鹿洞書院管理委員會。已是屋宇倒坍,塵莓滿院,荊棘叢生,滿目淒涼。建國後,經及時搶救修繕,古老的書院才又煥然一新。現在,白鹿洞書院已形成集文物管理、教學、學術研究、旅遊接待、林園建設五位一體的綜合管理體制。
風景
白鹿洞書院全院占地面積為3000畝,建築面積為3800平方米。書院“始於唐、盛於宋、沿於明清”。現存建築群沿貫道溪自西向東串聯式而築,由書院門樓、紫陽書院、白鹿書院、延賓館等到建築群落組成。建築均坐北朝南,石木或磚木結構,屋頂均為人字形硬山頂,頗具清雅淡泊之氣。
書院門樓由欞星門、泮池、禮聖門、禮聖殿等到主要建築組成。
門樓高約6米。磚木結構,四坡式二層。頂層,四斜脊,尖端起翹。檐下為磚砌長牆,裝飾有趾形花瓣和棱形圖案。第二層與上層同,檐下以磚砌方形磚柱。門樓中鑲嵌有明代江西提學副使、文學家李夢陽書“白鹿洞書院”橫額。
欞星門,始建於明成化三年(公元1466年),為南唐知府所建,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南康知府蘇葵重建。初為木結構,後南唐知府周祖堯建為石牌坊。它是白鹿洞書院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古代傳說“欞星”即“文星” ,以它命門,意即此處人才輩出,為國家培育棟樑之才之意。門為牌坊式,六柱五間,二層石樑連線。中梁刻有纏枝牡丹,石抱鼓擴柱病,飾海波紋,刀法粗獷簡練。
欞星門後為泮池。歷史上稱學宮前的水池為泮池。“泮者教化也”。池呈長方形罷,池上建有一座拱形石橋,橋兩側裝有花崗岩的欄桿和欄板。原名泮橋,現名狀元橋。
禮聖門,即書院正門,原稱先師廟門,或稱大成門。初為宋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朱熹拿錢三十萬給予南康知軍聞詩囑其所建。門十扇,木門廊式,為空心幾何形圖案,裙板為平面木板,兩側為閣樓,硬山頂,屋脊東西兩頭飾陶龍。正門四柱五間。全長22。10米,高7。30米。門楣上懸掛著“正學之門’的匾額。
禮聖殿,又名大成殿。始建成於宋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是祭祠孔子及其門徒的場所。殿為宮殿式,平面呈長方形,磚木結構,以木柱支撐,有大木柱20根,石柱砌,浮雕纏枝紋飾,為明代遺物。殿中四柱三間,殿壁大木柱12根,以磚砌壁,周環以廊。殿平面長20。59米,寬24。44米,得重檐九脊,斗拱交錯,灰瓦白寺,巍峨宏偉,氣勢莊嚴。殿外重檐正中懸有“禮聖殿”豎額。殿內正中立孔子線雕行教立像,為唐代吳道子所繪。上懸清唐熙手書“萬世師表”匾額。後壁左右豎有四塊由朱熹書“忠、孝、廉、節”四字大石碑。展中左右安有“四配十二哲”石線雕像。終年香菸迷漫,使儒氣中帶有幾分禪氣。
書院門樓的西側為紫陽書院,主要建築為朱子祠、報功祠、丹桂亭。
朱子祠,始建於明正統三年(公元1438後),是專祀朱熹之祠。祠為磚木結構,硬山頂,灰瓦白寺,平面呈長方形,四柱五開間,祠內中立朱子自畫像石刻,像左立張象文《文公朱子專祠碑記》,右立《白鹿洞書院學規》,上懸唐熙手書“學達性天”金字匾額。步入祠內,大有“南渡儒林傳,先生第一人”之概。
報功祠,在朱子祠之西,初祀李渤等歷代“有功於洞之學者”。原稱先賢祠、三賢祠。明正統三年(公元1438年)南唐知府翟溥福建。祠李渤、周敦頤、朱熹。還祀有程頤、程顥、張橫渠、陳了翁、陶淵明、劉西澗父子七先生,祠為磚木結構,建築樣式、規模和朱子祠相同。
丹桂亭,在院的中部,建於長方形台基上,木結構,歇山頂,四斜坡式,四斜坡式,正脊磚砌,四挑檐,四木柱去撐,斗拱上托,花崗岩圓鼓式柱礎,素麵。中立“紫陽手持丹桂”碑,為嶺南曹秉浚書於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九月。
書院門樓的東側為白鹿書院。這組建築是書院的主體,各建築體均從不同角度體現了它的實用性,其主要建築有御書閣、明倫堂、白鹿洞、思賢台等。
御書閣,始建於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原名聖旨樓,現閣為珍藏唐熙御賜《十三經註疏》、《二十一史》、《古文淵鑒》、《朱子全書》等而建。 閣為木構建築,二層,平面呈方形,周環走廊。二層正中有“御書閣”豎額。廡殿頂
閣為木構建築,二層,平面呈方形,周環走廊。二層正中有“御書閣”豎額。廡殿頂,翹角宏偉。閣外柱有題聯:“泉清堪洗硯,山秀可藏書”。
明倫堂,又名彝倫堂。明正統三年(公元1438年),南唐知府翟溥福建。磚木結構,白寺灰瓦,人字形硬山頂,四開間,前有走廊。明倫堂系書院授課的地方,故外懸掛有“鹿 與游,物我相忘之地;泉峰交映,仁智獨得之天”的對聯,以鼓勵生員用心攻讀,以獲得“仁智獨得之天”。
白鹿洞初有名無洞,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南唐知府王溱,祭山開洞,並撰寫《新辟石洞告後士文》。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南唐知府何岩,雕石鹿置洞中,並作《石鹿記》:“自唐以來,白鹿洞名天下矣!然歷世既遠,則鹿弗存,而洞亦圮”,“是誠有名而無實出。”
石鹿,豎耳昂首,凝視前方,刀法簡練。石鹿後有清順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白鹿洞山長熊維典撰《少司馬大中丞蔡公重興白鹿書院記》。洞為花崗岩砌,呈券拱形,高4米,寬4。15米,深6。35米。洞右有石台階,拾級而上,可登思賢台。
思賢台,築於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江西巡按曹汴建亭台上,寓“睹台思賢”之意,故名思賢台。台平面呈正方形,亭為木結構,平面呈正方形,歇山頂,雙層斗拱托檐,中開一門,四邊有木製花窗,前護花崗石質圍欄。台上四周有石板圍欄,欄中鑲有石刻,有衡崖書“理學淵源”;劉世揚書“思賢台”;秦大夔書“仰止處”;李資元書“空中樓閣,靜里乾坤。”
白鹿書院之東為延賓館,其主體建築名為春風樓,木結構,歇山頂,翹角,香檐,下樓外伸,由四根圓立柱支撐著,形成外廊。面闊15米,進深8米,上下兩層。顯得既莊嚴,又寧靜。寓宴請賓客之意。樓兩側建成有兩排廂房。
在飛閣流丹的古建築群中,數以百計的歷代題詠碑,分東西兩碑廊安置其間,為書院憑增了幾分古樸的氣氛。
書院的建築群,主要建築均對稱地布置在中軸線上,如果將此建築比做“凝固的樂章”,那么,其中的台、堂、閣、殿,就是這部樂章中的華彩樂段,充分抒展著一個綿延數百年的主題。凝眸靜觀書院內那文采紛呈的匾額對聯,那數以百計理念化的古碑,那疏密有致的嘉木芳卉,無不透露出濃郁的文化氛圍。
院前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史貫道溪。溪上架有一座古橋,稱枕流橋。橋為石構,兩旁有護欄,橫跨貫道溪,橋下溪流奔涌,大石枕之,有朱熹書“枕流”石刻,故名。橋長12。5米,寬3。2米,高約10米。初為朱熹在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所建,始為木橋。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南良知府楊樹基改建為石橋。李夢陽《枕流橋》詩:“峽急豈有心,臨橋石相激;驀驚橋上聽,夕陽人獨立。”描述了此橋的險要。
貫道溪中的崖石上,題刻有“白鹿洞”、“隱處”、“釣台”、“漱石”、“流杯池”等,石刻創造出深厚的文化氛圍,使這裡真正體現出“泉聲松韻點點文心,白石寒雲頭頭是道”的韻味。
“莫問無空庵外事,此心聊與此山同”。白鹿洞書院正是以這樣的獨立精神和超逸情懷,塑造著她的不朽。
影響
白鹿洞書院是我國古代傳播文化、交流學術、培養士子的地方。自唐迄清,江西設立的書院極多,居全國首位。而“海內書院第一”的白鹿洞書院,則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所完備的書院。
嵩陽書院
概要
嵩陽書院原名嵩陽寺,位於登封市城北3公里峻極峰下,因坐落於嵩山之陽得名。1963年6月20日,由
原河南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襲
創建於北魏太和八年(484),隋大業年間(605~618)更名為嵩陽觀。唐弘道元年(683)春、冬,高宗兩訪潘師正,以嵩陽觀為行宮。五代後唐清泰元年至三年(934~936)進士龐士曾在嵩陽觀聚德講學,後周時改名太乙書院,宋至道年間(995~997)賜名“太室書院”,並賜九經子史,置校官,生徒數百人。宋景祐二年(1035)賜名嵩陽書院,並設院長掌理院務,撥學田百畝以供開支。名儒司馬光、范仲淹、程頤、程顥等相繼在此講學,一時聲名大振。金大定年間(1161~1189)書院更名承天宮,明重修後復改為嵩陽書院,並建二程祠。清康熙十三年(1674)知縣葉封重修,清康熙十六年(1677)耿介又復興書院並增建修補。耿介親自執教,傳經授業,成績顯著。嵩陽書院經金、元、明、清多次增補修建,規模逐漸形成,布局日趨嚴整。特別是清康熙年間(1662~1722),先後修建了先賢祠、先師殿、三賢祠、麗澤堂、藏書樓、道統祠、博約齋、三益齋,並增設場垣。
教學特點
嵩陽書院在我國教育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頁,經過近千年的衡讀發展,積累了豐厚的教學經驗,其特點主要是:
1、書院既是教育教學的機關,又是學術研究的機關,實行教育教學與學術研究相結合。
2、書院盛行講會制度,允許不同學派,不同觀點進行講會,開展爭辯。
3、書院的教學,實行“門戶開放”,有教無類,不受地域限制。
4、書院以學生個人讀書鑽研為主,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並採用問難論式。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
5、書院內的師生關係融洽,感情深厚。書院的名師,不僅以淵博的知訓教育學生,而且以自己高尚品德氣節感染學生。
建築
嵩陽書院基本保持了清代建築布局,南北長128米,東西寬78米,占地面積9984平方米。中軸建築共分五進院落,由南向北,依次為大門,先聖殿,講堂,道統祠和藏書樓,中軸線兩側配房相連,共有古建築106間,多為硬山滾脊灰筒瓦房,古樸大方,雅致不俗,與中原地區眾多的紅牆綠瓦,雕樑畫棟的寺廟建築截然不同,具有濃厚的地方建築特色。
風景
嵩陽書院建制古樸雅致,嵩陽書院的建築與寺院不同,它多為滾脊硬山房,復以灰色筒瓦,現有房舍100餘間,面積1萬餘平方米。
書院內原有古柏3株,其中1株已毀,僅餘2株稱“大將軍柏”、“二將軍柏”,其樹齡2000年以上。院內還保存有《明登封縣圖碑》等數十通碑,院外有著名的《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頌碑》。
應天書院
概要
應天書院為五代後晉時的商丘人楊愨所開辦。 “ 學子不遠千里而至、 ”“ 遠近學者皆歸之。 ” 北
宋政權建立後,實行開科取士。因這裡人才輩出,百餘名學子科舉中第者竟多達五、六十人。
歷史沿襲
宋真宗時,因追念太祖自立為帝,應天順時,將宋太祖趙匡胤發跡之處宋州(今商丘)於1006年改為應天府,1009年,應天府知府把這一請求上報朝廷,宋真宗大為讚賞,立即批准,並使端明殿學士盛度著文評記其事,前參政事陳堯佐題寫匾額,正式賜額為“應天府書院”。1014年又升為南京,處陪都地位。大中祥符二年,州人曹誠願以學捨入官,並請戚舜賓主持。仁宗景祐二年(1035),應天府書院改為府學,晏殊又聘請因服喪而退居睢陽的范仲淹執教,任教期間,范仲淹撰寫《南京書院提名記》。當時的應天府書院,是中州的一大學府,據《宋史》記載:“自五代以來,天下學校廢,興學自殊(晏殊)始。”從大中祥符以後的二十餘年間,應天府書院的學生“相繼登科,而魁甲英雄,儀羽台閣,蓋翩翩焉,未見其止”。宋仁宗時,又於1043年將應天書院這一府學改為南京國子監,使之成為北宋的最高學府之一,相當於現在的社會科學院。
後該書院在曹誠等人尤其是應天知府、著名文學家晏殊的支持下,得以大的擴展。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等一批名人名師在此任教,更是人才輩出,顯盛一時,後人還立有《范文正公講院碑記》以茲紀念。
明正德六年遷城,應天書院也遷往今地——城內中山東二街路北。現存有大成殿、明倫堂、月芽池等建築。原大成殿內立有孔子和其弟子的牌位,明倫堂為學堂。這兩座建築均為歇山式建築。大成殿為祭孔之地,明倫堂為應試地。
應天書院在歷經了輝煌後,在宋欽宗時毀於戰亂。直至明朝嘉靖時,御史蔡璦又在商丘城西北隅以社學改建,沿用舊名。但不久,宰相張居正於萬曆七年(公元1579年)下令拆毀天下所有書院,應天書院沒能逃過此劫。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知府陳錫格重修應天書院,但短暫的輝煌後又被廢止。
修復工程
應天書院修復工程被列為2007年的河南省和商丘市的重點工程,總投資1920萬元,占地面積達52畝,委託河南大學古建築研究院設計,整個書院布局由南向北依次為影壁、牌樓、大門及東西側門,前講堂及東西側門、明倫堂及東西配房、藏書樓及東西側門,饌堂、教官宅、崇聖殿、東西偏房、魁星樓及東西廊房。
附書院制度
書院制度是中國古代有別於官學的重要教育制度。它始於晚唐,盛於宋,歷經元、明,延至清末。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歷代創建的大小書院,有7000餘所。但因時久境遷,世事滄桑,保留至今的書院極少,象嶽麓書院一樣保留和修復得如此完好的書院,更是屈指可數。古代書院為名流或當地開明士紳、百姓捐資而 建,一般有學田養護,當然也有得到官府資助的。書院辦學的規模、層次不盡一致。層次較低的書院授受蒙童,承擔啟蒙教育的任務;層次中等的書院可出秀才之類的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