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57年9月至1962年7月,就讀於浙江大學(五年制)金屬壓力加工專業,獲學士學位。
1962年至1978年,任大連鐵道學院(現大連交通大學)教師、助教。
1978年至1985年,任大連鐵道學院(現大連交通大學)教研室副主任、講師。
1983年4月至1985年7月,就讀於法國巴黎國立高等機械工程學院(ENSAM)機械工程專業,獲博士學位。
1985年至1990年,任大連鐵道學院(現大連交通大學)連續擠壓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1990年至1995年,任大連鐵道學院(現大連交通大學)系主任、院長助理、連續擠壓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1995年至2001年,任大連鐵道學院(現大連交通大學)副院長、連續擠壓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2002年至2007年,任大連鐵道學院(現大連交通大學)校學術委員會主任、連續擠壓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2008年至今,任大連交通大學連續擠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3年,入選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2009年,入選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領域
宋寶韞的科研領域為連續擠壓工程領域(包括鋁材連續擠壓、鋁連續包覆、銅材連續擠壓三個方向),宋寶韞和他的團隊相繼成功研製中國國第一台桿料和顆粒料兩用的KLJ250連續擠壓機、SLJ350雙槽連續擠壓機、SLJB350連續擠壓包覆通用機和 TLJ300、TLJ400、TLJ630連續擠壓機,填補了中國國內空白,並可替代中國國外進口設備。
•承擔項目&成果獎勵
截至2018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宋寶韞先後承擔多項國家863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項目。
1991年,參與項目“軟鋁加工新工藝新設備(連續擠壓)的研究”獲中國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9年,主持項目“電纜連續包覆技術及設備研究”獲中國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8年,主持項目“銅材連續擠壓製造技術及設備”獲中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主持中國國家863計畫項目“高速列車閘片製造和惡劣條件下的性能研究”。
主持中國國家863計畫項目“銅基粒子強化複合材料製造高速列車制動閘片技”。
主持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速列車銅基陶瓷強化閘片第三體形成機理研究”。
主持中國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項目“大擴展比連續擠壓塑性變形的基礎研究”。
•論文著作&授權專利
截至2006年,宋寶韞獲中國國家發明專利3項、在中國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六十多篇,包括《中國機械工程》、《中國鐵道科學》、《中國有色金屬學報》、《塑性工程學報》等雜誌。
人才培養
宋寶韞先後為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開設三個層次多門課程,先後培養的博士和碩士五十多名。
宋寶韞培養的學生中,樊志新教授是詹天佑人才獎獲得者;高飛教授的高速鐵路制動閘片技術已經通過中國國家“863”計畫項目的驗收並將投入試車運行;劉元文教授多次獲得中國國家和遼寧省科技進步獎。
榮譽表彰
1987年,榮獲遼寧省勞動模範稱號。
1991年,榮獲中國全國鐵路優秀知識分子稱號。
1992年,榮獲中國國家中青年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
1993年,榮獲中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1995年,榮獲中國全國鐵路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1996年,榮獲遼寧省優秀專家稱號。
1997年,榮獲詹天佑人才獎。
2002年,榮獲遼寧省優秀專家稱號。
2004年,榮獲中國鐵道裝備學科帶頭人榮譽稱號。
2015年,榮獲大連交通大學最高榮譽——“求索獎章-貢獻獎”。
社會任職
據2018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宋寶韞擔任塑性工程學報編委;鐵道學報編委;中國鐵道科學編委;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塑性工程學會副理事長;遼寧省機械工程學會塑性工程學會常務理事等社會兼職。
人物評價
三十多年來,他帶領他的團隊走出了一條產學研一體化的新路,以產業需求促科學研究,以科學研究助產業發展,在自主創新的過程中培養出符合企業要求的複合型技術人才。經過三十年的建設,宋寶韞教授創辦的連續擠壓工程研究中心已經成為我國唯一從事連續擠壓和連續包覆技術的研究機構和開發基地,從單一的擠壓技術研究拓展成為成套設備和工藝研發聚集地。( 大連交通大學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