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年代:宋代
收藏:中國陶瓷館
文物介紹
定窯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五大名窯之一,定窯以印花、刻劃花著稱於世,北宋曾為宮廷燒制御用瓷器,它是繼唐代的邢窯白瓷之後興起的一大瓷窯體系。主要產地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的澗磁村及東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帶,因該地區唐宋時期屬定州管轄,故名定窯。定窯原為民窯,北宋中後期開始燒造宮廷用瓷。創燒於唐,極盛於北宋及金,終於元。定窯在唐代時就已是著名瓷場,專燒白釉、黃釉瓷,到宋代發展迅速,比之前更大更有名,大量燒制白瓷,其次有黑釉、醬釉、綠釉、白地褐花等品種。白瓷胎土細膩,胎質薄而有光,釉色純白滋潤,上有淚痕,釉為白玻璃質釉,略帶粉質,因此稱為粉定,亦稱白定。其它瓷器胎質粗而釉色偏黃,俗稱土定;紫色者為紫定;黑色如漆的為黑定,紅色者為紅定,珍稀傳世極少。定窯器以其豐富多彩的紋樣裝飾而深受人們喜愛。裝飾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劃花為主,還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紋樣秀麗典雅。北宋早期定窯刻花、構圖、紋樣趨簡,以重蓮瓣紋居多,裝飾有淺浮雕之美。北宋中晚期刻花裝飾精美絕倫,獨具一格。裝飾圖案常用印花、劃花和堆花手法,秀麗典雅。印花圖案,自然形態經巧妙變形,構成嚴謹;刻劃花,較印花更活潑生動,別具一格。定窯的胎質薄而輕,胎色白色微黃,較堅硬,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極薄,可以見胎。定瓷有淚痕芒口等特徵。淚痕多見於盤碗外部,因釉的薄厚不勻,有的下垂形如淚跡。北宋早期定窯產品口沿有釉,到了晚期器物口沿多不施釉稱為“芒口”,芒口處常常鑲金、銀、銅質邊圈以掩飾芒口缺陷,此為定窯一大特色。在器物外壁薄釉的地方能看出胎上的旋坯痕,俗稱“竹絲刷紋”。
宋代瓷窯裝燒技術最為重要的成就,就是發明了覆燒法和“火照術”。定窯首創覆燒法,還使用了一種墊圈式組合匣體。這種燒制方法的優點,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位空間,既可節省燃料,又可防止器具變形,從而降低了成本,大幅度地提高了產量,對南北瓷窯都產生過很大影響。
此洗敞口,口沿無釉,俗稱芒口,淺弧壁,圈足。通體施白釉,外壁釉垂流形成淚痕、內模印龍紋,團龍游於祥雲之上。龍紋器物在定窯產品中占有一定比例,這與定窯在北宋後期為宮廷燒造瓷器有關。龍紋器物有大盤、洗、缸等。裝飾有印花、劃花兩種。北宋晚期印花龍紋盤口徑多在17—30厘米之間,花紋細密,紋飾清晰。有的小洗,器里心飾一首尾相接的蟠龍,紋飾採用刻劃花。還有一種刻劃花龍紋大盤,這類龍紋盤的標本在曲陽定窯遺址中有大量發現,而傳世器物中則比較少見。此胎體輕薄,胎色潔白。宋定窯印花瓷器較為常見,但是模印龍紋的較為少見,文房用具更為少見,故宮博物院有此類盤子,可做參考。像此種龍紋洗甚為精中至極。現藏於中國陶瓷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