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畫霜桕山鳥圖

宋人畫霜桕山鳥圖

《宋人畫霜桕山鳥圖》是宋代佚名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基本信息

本幅無款。半印不辨。

宋代是中國花鳥畫的成熟和鼎盛時期,在應物象形、意境營造、筆墨技巧等方面都臻於完美。北宋前期的花鳥畫主要繼承五代傳統,畫法多宗徐熙、黃筌二體,而黃體“鉤勒填彩,旨趣濃艷”的富貴風格更為世所尚。北宋後期,由於宋徽宗趙佶對繪畫的特殊愛好,在其大力倡導下,花鳥畫以院體為主流進一步向工筆寫實發展,筆法工整細膩,使工筆花鳥畫達到顛峰水平。此風綿延至南宋宮廷,花鳥畫創作長盛不衰,並呈現多樣化的局面,如工寫結合、墨彩兼施、花鳥與樹石山水相配合等,形成了新穎多彩的面貌,不僅有冊頁小幅,還有長幅巨製,以北宋徽宗到南宋寧宗、理宗這一時期的作品為最多,風格多以嚴謹、精巧、工細見長。畫面小中見大,意趣無窮,為宋代特別是南宋花鳥畫中極富特色的部分,反映了南宋院畫的新發展。

圖繪烏桕一枝,葉片稀疏,經霜之後葉尖微微泛紅。果實滿掛枝頭,表明時值深秋。3隻文鳥姿態各異,棲於枝頭。樹枝用濃墨一筆畫出,以赭色勾描葉脈與細枝。樹葉、小果採用沒骨畫法。葉之輾轉向背、枝之曲折橫斜,描繪得都很細緻。文鳥以中鋒細筆絲出羽毛,其身體的不同部位分別用白粉、赭石、濃淡墨輕染,細膩寫實。構圖疏朗,動靜結合,設色艷而不俗。此為南宋小品畫中精心之作。

花卉與禽鳥是宋代花鳥畫最常見的主題。牡丹、芙蓉雍容華貴,碧桃、芍藥妖嬈艷麗,禽鳥神態各異,活潑生動,展現出自然界一派蓬勃生機。畫面或採用無襯景的表現方式,畫法豐富多樣。構圖方面多取“折枝花”形式,即擷取自然花卉中最具特徵的局部入畫,較之整體描繪更為細膩動人。唐代詩人吳融在題《折枝》詩中贊云:“不是從來無本根,畫工取勢教推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