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鼓流行較廣,有廣西漁鼓、湖北漁鼓、湖南漁鼓等。其中湖南漁鼓中又有衡陽漁鼓、常德漁鼓、臨澧漁鼓、安鄉漁鼓之分。
安鄉漁鼓據縣文學史所述,它在唐代就已傳入縣境,宋、明兩代得以發展,清朝盛行,沿自今天,已有千多年歷史。據調查統計,目前仍有四十多台漁鼓藝人分布在黃山頭鎮、焦圻鎮、官壋鎮、大鯨港鎮、深柳鎮、安康鄉、安障鄉、安全鄉、安福鄉、安凝鄉、安生鄉、安裕鄉等地從事演出活動。
安鄉漁鼓截竹筒三尺許為鼓腔,一端蒙以皮革或油膜。左手抱鼓、鈸,簡板靠肩,右手下三指擊鼓,上拇食指執竹竿敲鈸,配合簡板擊節為拍,自唱自伴。
安鄉漁鼓是典型的民間口頭創作的說唱文學(因為安鄉漁鼓盲人從藝較多,口頭傳授本唱文),俗稱安鄉漁鼓派。
安鄉漁鼓以唱主為,“念”、“表”、“白”皆俱。唱詞多系整齊的七字句,首句起,雙句押韻,有的一、二、四句押韻,有的分段轉韻,也有句句押韻,一韻到底。
安鄉漁鼓在曲調調式上,除沿用口頭傳唱的漁鼓老調外,周裕元老藝人又吸收荊河戲音樂、花鼓小調及民間小曲之營養,形成了安鄉漁鼓三種曲調,以表現人物激昂歡樂情緒時,用正調。根據節奏快慢其中又分一流(原板)、二流、三流三種。以表現悲傷情緒時用悲調,其中又有長悲短悲之分,表現醜惡或導恢諧時用醜調。其中又有正醜、反醜之別。此外還有五字板、哭頭腔兩類,使單一的漁鼓曲調變為了十多種演唱曲調。
在演唱內容上,傳統歷史書目有《粉樁樓》、《綠牡丹》、《天寶圖》、《地寶圖》、《包公案》、《施公案》、《楊家將》、《呼家將》、《水滸》等,現代長篇書目有《破曉記》、《烈火金剛》、《林海雪原》等,配合宣傳教育小孩子的有《母女會》、《打碗記》、《計畫生育好處多》、《多子多孫不是福》、《全家一心奔小康》、《農村處處新氣象》等,此外還有即興起唱,“沿門上戶,見子打子”的口頭創作唱詞。
漁鼓在安鄉縣流行較廣。八十年安鄉縣建立民間藝人協會,登記發證的漁鼓演唱藝人達108人之多,那時,全縣以漁鼓作為主要演唱形式的民間曲藝茶社達50餘家,為安鄉漁鼓的鼎盛時期。
現在,安鄉漁鼓仍是安鄉民間曲藝的主要表演形式之一。2009年安鄉漁鼓被安鄉縣人民政府公示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楮宏鑒公示為安鄉漁鼓傳承人。 (全峻)
相關詞條
-
澧州漁鼓
澧州漁鼓是一種湖北省的傳統說唱藝術。屬於中國很多曲藝種類中的一個大門類,漁鼓說唱是南方的一個主要曲藝品種。它和常德絲弦一樣具有很深的傳統文化底蘊,卻不如...
簡介 起源 相關傳說 生存狀態及轉型 著名藝人 -
九澧漁鼓
九澧漁鼓是楚文化的傳承,受宋玉《九辯》、《招魂》結構的影響,九澧漁鼓唱詞講究,章句整齊,且由於在漢文化與土家文化的相互滲透中留下了土家文化的烙印,因而有...
前沿 簡介 演奏 價值 歷史與發展 -
安鄉採蓮船
安鄉採蓮船又叫跑旱船,是漢族民間舞蹈之一,安鄉採蓮船的舞蹈動作編排主要是根據水鄉人們在蓮湖採摘湘蓮勞動動作,動作姿態編出程式,以表現水鄉勞動人民豐收的喜...
-
安鄉縣
已有7000多年歷史,屬全國罕見,比城頭山的歷史還早1000多年。安鄉縣城風景3安鄉春秋戰國時期屬楚國。秦昭襄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為秦黔中...”, “洞庭蘭澧諸水各安其流”而名“安鄉”,時為南義陽郡治,與作唐同隸於南...
建制沿革 地理環境 行政區劃 自然資源 人口 -
公安縣
與荊州連為一體。公安南臨湖南省安鄉、澧縣。東挽石首,西挽松滋。國土面積...
簡介 城市精神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
興賓區
鎮、良江鎮、遷江鎮、平陽鎮、城廂鄉、大灣鄉、高安鄉、正龍鄉、南泗鄉、蒙村...,南泗鄉28208人,高安鄉13215人,大灣鄉28458人,正龍鄉...、石牙鄉、南泗鄉、高安鄉、大灣鄉、正龍鄉。2005年6月13日...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平樂縣
):平樂鎮、沙子鎮、二塘鎮、張家鎮、同安鎮、源頭鎮、福興鄉、陽安鄉、青龍鄉...43708人,張家鎮40140人,源頭鎮45366人,福興鄉17505人,陽安鄉...行政村。 201 陽安鄉 轄古端、陽安、雙合、石面山、陶村、平口、加東...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漢壽縣
簡介 漢壽縣 漢壽歷史悠久,古蹟名勝引人尋訪。西漢為索縣地。為漢朝荊州五治所之一。東漢陽嘉三年(134年)改索縣為漢壽縣。三國吳...
簡介 行政區劃 歷史沿革 特產之鄉 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