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部護府

安西部護府

安西部護府是唐朝管理磧西的一個軍政機構的名稱,唐貞觀十四年,侯君集平高昌,在其地設西州都護府,治所在西州。同年9月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魯番西雅爾郭勒)設安西部護府,用以針對西突厥。安西都護府第一任都護為喬師望,後由郭孝恪接任。

簡介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都護府乃是唐朝管理磧西的一個軍政機構的不同時期的名稱,其統轄安西四鎮,最大管轄範圍曾包括天山南北,並至蔥嶺以西至達波斯,在北庭都護府分立之後,安西都護府分管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區。自唐太宗貞觀十四年(640年)起,到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止,共存在約170年

安史之亂前,安西都護府和大都護府三異其名,其中640-658年、667-685年、689-691年為都護府,共約38年;658-667年、686-689年、693-752年為大都護府,共約71年。安史之亂後,765-778年為都護府,781年後又名為大都護府。

歷史

唐貞觀十四年,侯君集平高昌,在其地設西州都護府,治所在西州。同年9月在交河城設安西都護府,用以針對西突厥。安西都護府第一任都護為喬師望,後由郭孝恪接任,開始時只有數千人的兵力。貞觀二十二年(648年),郭孝恪擊敗龜茲國,把安西都護府遷至龜茲。
唐高宗顯慶二年十一月,蘇定方在碎葉水平定阿史那賀魯的反叛,從而平定了西突厥, 將安西都護府治所遷回高昌故地。顯慶三年五月(658年),安西都護府又遷到龜茲(今庫車),安西都護府升格為大都護府。唐高宗改變太宗時只重軍事而輕行政管理的做法,在突厥故地分設蒙池、昆陵兩個都護府,並將其附屬小國分別設定州府,西境直抵波斯,都隸屬於安西大都護府,使這一帶都置於唐朝的直接統治之下。
顯慶五年(660年),位於蔥嶺以西的西突厥都曼部降唐,朝廷派人去該部巡查。高宗龍朔元年(661年),又派遣吐火羅道置州縣使王名巡視蔥嶺以西,在於闐以西、波斯以東十六國,設定十六都督州府,統轄八十個州,一百一十個縣,一百二十六個軍府,並在吐火羅立碑記述此事。
龍朔二年(662年)之後,吐蕃和唐朝反覆爭奪安西四鎮,此處多處易手,直到唐德宗貞元六年(790年),安西四鎮相繼陷落。鹹亨元年(670年)四月,吐蕃軍隊攻陷了安西都護府。期間,唐朝也兩次放棄安西四鎮。武則天長壽二年(693年),王孝傑收復了安西四鎮,在龜茲國恢復設定了安西都護府。此後,安西都護府的府衙才在龜茲穩固下來。
武則天長安二年(702年),北庭都護府設立,管轄原安西大都護府所轄天山北路、熱海以西的西突厥故地,安息大都護府只管轄天山南路、蔥嶺以西的地區,以抵吐蕃對絲綢之路的北侵。
安西都護府所統率的精銳騎兵又稱“安西兵”,唐肅宗至德年間(756年-758年),為平定安史之亂,唐政府在河西、隴右徵兵,安西兵組成“安西行營”奉詔平叛,幫助收復了兩京。但由於安西、北庭及河西、隴右駐軍大部內調,吐蕃乘機陸續占領隴右、河西,因此安西都護府與唐朝的通道中斷,但安西四鎮留守軍隊仍孤軍堅守。
肅宗上元元年(760年),河西軍鎮多被吐蕃攻陷。有舊將李元忠守北庭,郭昕守安西都護府,二鎮和沙陀、回鶻相依,吐蕃久攻不下。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李元忠、郭昕派遣使者間道奏事,德宗對其進行了嘉獎,封李元忠為北庭都護,郭昕為安西都護。隨後,吐蕃急攻沙陀、回鶻部落,北庭、安西變得孤立無援,德宗貞元三年(787年),被吐蕃攻陷。
安西最後陷落的時間,始料並無確切記載,這可能不僅是情報斷絕所造成的,而是事實上唐朝已經放棄了對安西的控制。安西四鎮的于闐陷落於貞元六年(790年)。有學者推論,安西最後的陷落時間是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