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11年6月出生於河北省行唐縣。
1949年初的石景山鋼鐵廠。
1931~1937年在天津北洋大學礦冶系學習,畢業後留校任礦冶系助教。
1937~1938年任漢口六河溝煉鐵廠高爐值班工程師。
1938~1941年任重慶國民政府經濟部礦冶研究所技佐。
1939年起,主持陵江煉鐵廠(礦冶研究所的煉鐵試驗廠)的籌建和生產工作。
1942~1944年在美國共和鋼鐵公司和美國鋼鐵公司實習。
1945~1946年任資渝鋼鐵廠煉鐵廠工程師。
1946~1949年任石景山鋼鐵廠煉鐵廠廠長。
1949~1985年任石景山鋼鐵廠總工程師兼第一副廠長。隨著石景山鋼鐵廠發展成為首都鋼鐵公司,任首鋼公司總工程師兼生產副經理。1983年後任(技術)顧問。
1985年起任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專職副主任。
1993年8月31日逝世於北京。
人物經歷
安朝俊,1911年6月出生於河北省行唐縣一個農民家庭。由於父兄勤勞,他又是家裡最小的男孩,10歲時得以入國小讀書。後畢業於河北省立第七中學。1931年考入北洋大學,畢業後留校任礦冶系助教。
在大學任助教,本來有報考公費留學出國深造的機會,但他深感沒有實際經驗,今後教書不能真正講個明白,更難以搞好生產,因而於1937年6月辭去助教職務到漢口六河溝煉鐵廠任高爐值班工程師。
這年7月,發生了蘆溝橋事變。六河溝煉鐵廠於1938年初停產,四五月間,重慶國民政府經濟部組建礦冶研究所,安朝俊到該所任技佐。
1942年他被資源委員會選送美國實習。1944年底回國到資渝鋼鐵廠煉鐵廠任工程師。
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9月,安朝俊被派到石景山鋼鐵廠煉鐵廠任廠長。石景山鋼鐵廠(今首都鋼鐵公司前身),當時只有兩座大高爐:1號高爐,403立方米,已停產;2號高爐,515立方米,則被積鐵積渣鑄死。掠奪中國資源的日本人撤走時曾揚言:“中國人收下大高爐也煉不出鐵來,廠區只能種高梁。”經安朝俊主持清理和修復工作後,1號高爐於1948年4月1日出鐵。當時,這是中國唯一恢復了生產的大高爐。
1948年末,解放戰爭的戰火瀕臨廠區,安朝俊提出填充焦炭和密封高爐等保護措施,囑咐職工加意封爐。隨後,中共地下黨員向他講形勢、任務和恢復生產的期望。安朝俊有了今後鋼鐵發展有望的初步認識。
北平和平解放後,安朝俊接受軍代表的指派,到老解放區山西陽泉煉鐵廠進行技術指導。1949年3月,返回石鋼煉鐵廠任廠長。在軍代表領導下,他同職工一道用一個月時間恢復了1號高爐生產。這是中國解放區首先恢復生產的大高爐,也是首鋼後來蓬勃發展的起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秋,他被任命為石景山鋼鐵廠總工程師兼第一副廠長。以後石景山鋼鐵廠改制為石景山鋼鐵公司、後又改名首都鋼鐵公司,安朝俊繼續擔任總工程師兼生產副經理,1983年後任(技術)顧問,直至1985年。在這37年中,企業實現了持續高速的發展。1949年的石景山鋼鐵廠,全年產鐵不過26117噸,並且無鋼又無材。到1985年他離開時,首鋼已是從礦山到軋材成龍配套、年產2141505噸鋼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了,而且,從50年代初開始,技術不斷進步,生產持續增長。在60年代裡,其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已大多在中國領先,部分指標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在革新、改造、改建、新建等方面都取得了好成績。所有這些與安朝俊在這37年中一直擔任技術領導工作,積極把先進技術套用於生產,積極組織攻關創新,使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等的努力和他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分不開的。
1955年安朝俊參加冶金工業部訪問團赴蘇聯和捷克斯洛伐克考察。1961年和1964年,曾兩次奉派赴越南指導高爐開爐和處理高爐凍結事故。
安朝俊於1955年12月14日加入中國共產黨。1979年當選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他是第二、第三屆中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屆中國政治協商會議特邀委員;中國金屬學會常務理事、榮譽會員。1991年他當選為北京退離休工作者團體聯合會名譽會長。
1993年8月31日安朝俊逝世於北京。
生產實踐
抗日戰爭時期在西南後方建設小高爐生產灰口鑄鐵1938年安朝俊被調到重慶國民政府經濟部礦冶研究所工作,所里為了解四川生鐵生產情況,特派安朝俊考察四川土高爐生產情況。他進行了較深入的調查,結論是民用鐵極為匱乏,而四川所產的鐵質量甚差。他在《四川土法煉鐵的生產技術》一文中說,生鐵中矽低硫高,促使生鐵中碳與鐵生成脆硬的Fe3,“堅硬難車,故不合翻砂生鐵之用。”礦冶研究所長朱玉考慮到鋼鐵廠遷建委員會的百噸高爐建設尚非一日之功,為解決鑄造生鐵的供應,決定建設煉鐵試驗廠,試煉灰口鐵,並派安朝俊負責籌建和生產事宜。
1939年下半年,經過選址、設計、施工,在四川嘉陵江下游童家溪地方建起了煉鐵試驗廠,有一座5噸的試驗煉鐵爐。1941年3月開爐出鐵,煉出了能用於鑄造的灰口鐵。這對後方小型煉鐵爐的興建,起了推進作用。安朝俊因此被譽為青年煉鐵家。由於這一成就,1942年重慶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選派技術人員去美國實習時安朝俊被選送到美國共和鋼鐵公司和美國鋼鐵公司實習了兩年多。
認真移植國外先進經驗
安朝俊經過早年在美國實習和後來到蘇聯與捷克斯洛伐克考察,對學習外國先進技術的必要性有了深刻認識,但他認為更加重要的是套用於生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石景山鋼鐵廠的兩座高爐急需修復投產,但2號高爐早在1945年就被積鐵積渣鑄死,清除困難。安朝俊組織工人用重錘從爐頂墮落下砸的方法代替人工的揮釺掄錘,並在現場具體指揮實施,成倍地加快了進度,大大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1953年1號高爐大修時,雖是有計畫的停爐,但也有積鐵需要處理。他把從美國看到的爆破法引入清理工作,把積鐵炸成小塊清出,再加上其他修爐措施,在中國創造了只用53天大修一座大高爐的新紀錄。從此後,用爆破法處理爐內積鐵,就成為各廠的常規方法。在1號高爐大修中,安朝俊還把美國的麥基鏇轉布料器移植於高爐爐頂,避免爐料偏落而造成布料不均。這是中國高爐第一次使用麥基鏇轉布料器,其後中國高爐也普遍採用,起到了增產節焦的效果。在50年代,他鑒於蘇聯的高爐冶煉技術較美國技術更適用於中國底子薄、又急於發展的國情,就認真學習和落實蘇聯專家建議的適用技術,在高爐冶煉中堅持逐步提高冶煉強度,推行大風、高溫、精料、低耗的生產方針和中心暢通保持兩條煤氣流通路的技術方針。這是首鋼高爐利用係數和焦比長期處於國內外先進行列的重要措施。
在移植國外先進技術中,安朝俊很注意結合實際情況。在推行高爐大修中採用分兩層同時砌磚的先進方法時,他在實行前首先落實安全保護措施,因而施工順利,成倍地提高了工效。在推行精料方針時,他首先推行全由廠外供應的礦石的平鋪混勻以穩定成分的先進方法。特別是在當時沒有機械化料場的情況下,他充分發揮工人的積極性和基層幹部的實幹精神,用人工進行了平鋪切取。
技術創新
“在學習國外先進技術的同時,更為重要的是針對生產需要,組織攻關,以有效地提高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這是安朝俊長期堅持的觀點和工作準則。首鋼1958年開始建設軋鋼廠,共有300毫米小型軋鋼廠、電焊鋼管廠和冷拔車間三項工程。設備是從蘇聯引進的,建設和投產原定由蘇聯專家指導。1959年,蘇方撕毀契約,撤走專家,首鋼職工堅持自力更生,終於建成投產。當時曾遇到很多困難,其中重大困難之一是主電室常出故障而嚴重影響生產。安朝俊就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和技工到現場攻關。經過認真分析檢查,確證根本原因在於電盤線路紊亂。於是就重新設計、裝配線路,並加以改造,使問題得到圓滿解決。另外小型軋鋼廠連軋機組的傳動裝置中使用的水銀整流器是蘇聯製造的,損壞後沒有備件,也無處購買。在這種嚴峻形勢下,安朝俊下決心改水銀整流器為矽整流器。隨即組織技術人員協作攻關,終於研製成功。到1972年,全部水銀整流器都換成了矽整流器,既安全,又節電,技術上也比原來的先進得多。曾有日本專家不相信中國能製造矽整流器,到現場看了實物才心服口服。其後中國同類型軋鋼廠或由首鋼供應,或向首鋼學了自製,大都淘汰了落後的水銀整流器。高爐噴吹煤粉,既能節省價格較貴、資源較少的焦煤,又可少建投資巨大的焦爐,是60年代國外剛出現的新技術,中國鞍鋼也進行了試驗。安朝俊及時抓住了這一先進技術,組織攻關。他動員了有關專業的技術人員,向煤炭專家請教煤質特性,調查煤炭基地,研究設備結構和無煙煤磨粉與防爆措施,進行噴煤裝置設計、製造和施工。1964年,一次試驗成功,並且安全運行。每噴1噸無煙煤粉可置換0.8~0.9噸焦炭,節焦效益巨大,社會效益尤為巨大。首鋼已把噴煤作為技術訣竅向國外出口。
高爐無料鍾爐頂是高爐技術裝備的一次歷史性重大變革,安朝俊在只見到一張國外示意圖的情況下,就組織多種專業技術人員攻關。經反覆研究設備結構和傳動裝置,進行小型摸擬試驗以取得技術參數,然後進行設計、製造、預安裝和配合試驗。由於工作做得細緻深入,安在高爐上後,一直安全運轉。無料鍾爐頂是盧森堡發明的,他們的專家在現場參觀後說:“全世界高爐的無料鍾爐頂裝置,都是從盧森堡引進的,只有你們一家是自己設計製造的。”
由於堅持技術攻關,首鋼1978年移地大修後的2號高爐就採用了無料鍾爐頂裝置、噴吹無煙煤粉和爐前除塵等國內外先進技術,成為能同國際上現代化高爐媲美的先進大高爐。
安朝俊認為技術攻關取得成效的一個重要條件是技術民主。許多困難和疑難問題均靠集思廣益得到妥善解決。首鋼於60年代初,在河北省遷安縣建成大石河鐵礦,從此結束了高爐“乞食八方”的歷史。但該礦貯量還不能適應首鋼長期對原料的需求。當在距大石河礦20公里處發現貯量大但品位低的水廠鐵礦時,對於是否應該開採發生了爭論。安朝俊多次召集有關技術人員敞開思想進行討論。最後得出了原礦品位雖低,但礦物晶粒較粗、比較易於磨選、經濟效益好、值得開採的基本一致的結論,並取得了冶金部的支持。1966年批准建設水廠鐵礦後,安朝俊向礦區建設隊伍進行動員交底,適逢天降大雨,在露天參加大會的職工全都堅持到會議結束。這充分反映了職工的高度責任感和建設礦山基地的願望。後來這個礦成為華北地區的第一大礦,精礦粉的產量大,品位高,成本低,為首鋼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組織創建中國第一座氧氣轉爐煉鋼廠
為了把先進技術套用於生產,安朝俊很注意信息的蒐集,了解國際最新科技發展動向。50年代初,奧地利發明了氧氣頂吹轉爐,1955年蘇聯科學院院長巴爾金(И.Брдин)訪問中國時談及這一煉鋼新技術,並認為中國應該發展這一技術,引起了一部分人的重視。1956年4月,鋼鐵工業綜合研究院(今冶金部鋼鐵研究總院)和中國科學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先後建立設備開始試驗。是年秋冶金部副部長劉彬率代表團訪蘇,進一步了解了蘇聯的試驗情況。安朝俊是代表團成員之一,回國後立即組織科研人員廣泛蒐集有關氧氣頂吹轉爐資料,匯集成冊,並和青年技術人員陸祖廉多方宣傳建設氧氣頂吹轉爐煉鋼廠的主張。1960年,國家決定在首鋼建設30噸氧氣頂吹轉爐煉鋼廠,由北京黑色冶金設計院(今北京鋼鐵設計研究總院)擔任設計。1961年因投資短缺而停建。但安朝俊在停建期間並未放鬆建設氧氣頂吹轉爐的工作,他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和工人,把首鋼1958年建起的側吹小轉爐中的一座,改造成氧氣頂吹轉爐,並於1962年11月4日起進行試驗,獲得成功。從而取得了建設和生產的實際經驗,並鍛鍊了技術人員和工人,為以後的建廠工作做了準備。
1963年,國家科委撥出專款恢復30噸氧氣轉爐煉鋼廠的建設,冶金部王玉清副部長還經常親臨現場具體指導。
在建設30噸氧氣轉爐過程中,雖然有小氧氣頂吹轉爐的經驗,但還是遇到了一些問題。當時遇到的最大困難是工程竣工後轉爐不轉。在這令人焦急的時刻,安朝俊在現場主持分析研究。工人提出毛病是由蝸輪、蝸桿表面油膜不全,引起發熱造成的,應對蝸輪、蝸桿進行刮磨。安朝俊接受工人建議,並具體組織實施,結果立即消除了故障。1964年12月24日,成功地煉出了第一爐鋼水。這是中國第一座氧氣轉爐煉鋼廠。後來中國新建的煉鋼廠,大都採用了這一新工藝。首鋼這個廠經過持續推進技術進步,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長期保持先進。日本代表團在首鋼參觀時,曾有專家稱讚它是“世界上煉鋼最快的轉爐”。
技術管理
優秀的組織者,良好的風範
安朝俊在首鋼擔任生產技術領導職務近40年,並且多年任黨委常委,但從不以專家自居,辛勤工作,克己奉公。他尊重黨的領導,尊重領導班子成員,及時匯報工作,取得工作上的協作和支持。他十分肯定地認為,這種協作和支持對於做好自身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他一貫認為, 作為生產技術領導者的主要任務是組織。在鋼鐵聯合企業里,由採礦、選礦、煉鐵、煉鋼到軋鋼,是個生產的長過程,而且是日夜不間斷的生產過程,再加上焦化、機電、運輸等,構成了上下左右相互緊密銜接的生產網路。這個突出的特點決定了全盤生產必須協調,從而也決定了生產技術領導者的首要任務是組織。這是效率與效益的源泉,而且是技術進步的基礎。日常生產混亂無序,勢必一事無成。這就要求生產技術領導者,必須真心誠意地依靠工人、技術人員和各級領導幹部。企業技術進步和生產提高,歸根結底,是靠他們的責任感和實幹精神來實現的。所以他特別重視組織、發動工作,並且身體力行。
他經常公開講,自己絕不是什麼都懂,即使是熟悉的事物也在不斷發展。科學的基本知識並不難懂,先進技術的原理也容易明白,但要把它套用於生產過程,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就必須發揮多專業的技術人員和工人的創造力和協作精神。因而凡是較為重大的革新、改造、挖潛和建設,他總要組織有關專業技術人員和熟悉這方面情況的基層幹部和老工人討論。由於他經常這樣做,又從不自以為是,大家也就暢所欲言,甚至在他下車間時,也常有工人拉住他反映情況和提出建議。職工們說他是沒有專家架子的專家。正因為這樣,多年來採用先進技術,推動技術進步,首鋼能夠做到起步早,行得通,見效快,有失誤也能及早發現和改正;由此還鍛鍊培養了一批多專業的技術人才。
主要論著
1、安朝俊.《江北土法煉鐵調查報告》.鋼鐵匯報,1941.
2、安朝俊.《威犍、榮屏四縣鐵礦與土法冶煉事業》.鋼鐵匯報,1941,1.
3、安朝俊.《加速鋼鐵工業發展芻議》.中國金屬學會武鋼會議上發言,1979.
4、安朝俊.《矮胖高爐的強化實踐》.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81:283~290.
5、安朝俊.《科學技術推動了首鋼的經濟發展》.冶金經濟研究,1982(10):1~17.
6、安朝俊主編.《高爐生產(首鋼煉鐵三十年)》.北京:首鋼印刷所,1983.
7、安朝俊.《總工程師如何進行工作》.冶金經濟研究,1986(7):6~11.
8、安朝俊.《從實踐中認識礦山建設的重要性》.中國冶金史料,1987(1):49~52.
9、安朝俊.《加速鋼鐵工業技術發展問題的探討》.冶金經濟研究,1987(12):1~7.
10、安朝俊.《科學技術推動了首鋼煉鋼生產的發展》.中國冶金史料,1988(1):44~48.
11、安朝俊.《高爐工作五十年》.中國冶金史料,1991(3):1~12;1991(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