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普銳攝像機

安普銳攝像機--為安普產品的一種,其鏡頭像素比較高,在同種產品中價格還不算高。

安普銳攝像機的結構

安普銳攝像機的構成:

外殼、燈板、晶片、鏡頭、尾線、鏡頭座

安普瑞攝像機使用的電源要求:

使用電源有:DC12V、 AC220V (交流,內有開關電源)

安普銳攝像機晶片介紹:

* 晶片配置包括:CCD 晶片頭
*一般安普銳的晶片有索尼和夏普晶片,那么如何去識別這兩種晶片呢?
從CCD看起:我們先看CCD表面,上下兩排接點,中間缺了個大門牙,這就是1/3 SONYCCD的特點;一邊缺門牙,一邊不缺門牙,是1/4 SONYCCD;沒缺門牙,是SHARPCCD;但沒缺門牙,如果線條比較粗的話,這就是松下CCD;原裝索尼晶片CCD鏡片有缺口,IC要低點,而國產索尼無缺口,但IC要高點。SONY晶片和SHARP晶片相比較,索尼的顏色淡點,效果要清晰點;夏普的顏色要深點,畫質要差點。
* 索尼和夏普晶片的配置
(1)索尼晶片的配置:
1/3 SONY——配420線,480線,540線,600線,650線
1/4 SONY——配420線
(其中420線是普線、480線,540線,600線和650線是高線)
420線:3142晶片+405CCD頭 低照度的是3142+633
480線:3172+409(實際上是3172+405) 3172+633
540線:3172+639
650線:4172+673
(2)夏普晶片的配置:
1/4 SHARP——配420線
420線:38603+2421 38627+2421
以上配置是安普銳攝像機的主要配置,大部分市場上也用這種配置。普照405白天效果要好,帶點雪花。633晚上效果相對要好,晚上沒有雪花。原裝索尼與國產索尼比較,白天相差效果不大,晚上效果有明顯的區別:原裝索尼晚上暗,雪花少,夏普晚上亮,雪花大。國產索尼白天效果比原裝夏普的要好,晚上國產索尼就不如原裝夏普了。

安普銳攝像機鏡頭的介紹:

(1)鏡頭的特點:鏡頭越小,照的距離越近,角度越大;鏡頭越大,照的距離越遠,角度越小。
(2)鏡頭的分類:
*單板鏡頭:單板鏡頭的優點是可以在相同卡口的鏡頭群中交換,有利於不同題材的攝影對不同焦段鏡頭的選擇。單板鏡頭在2.8MM—8MM範圍內聚焦。*固定鏡頭 (Fixed Shot) : 固定鏡頭是在拍攝一個鏡頭的過程中,攝影機機位、鏡頭光軸和焦距都固定不變,而被攝對象可以是靜態的 ,也可以是動態的。它的核心一點就是畫面所依附的框架不動。
*自動鏡頭:可變焦,聚焦自動分22倍(3.9—85.8MM)、27倍(3.9—105.3MM)
*電動鏡頭:需要滑鼠點擊變焦,在4MM—9MM範圍內聚焦
*自動光纖鏡頭:接槍機的,在強光調暗。
(3)清潔鏡頭:
鏡頭是特別容易髒的,但不能經常將鏡頭上的灰塵擦拭掉,鏡頭片的表面都有保護膜,經常擦拭鏡頭將破壞這些組織。如果鏡頭沾上的灰塵的話,不要用毛巾、紙巾等物品擦拭。可以通過一個“皮老虎”(也就是吹氣球)利用空氣將鏡頭表面的灰塵吹掉。利用空氣球吹時有時並不能完全將灰塵吹掉,如果鏡頭上的灰塵不是很多的話,這些灰塵並不會影響畫面質量。

F值的介紹:

F值是鏡頭組的焦距和鏡頭開口口徑之比,隨著焦距不同而變化的;鏡頭的通光量以鏡頭的焦距和通光孔徑的比值來衡量,每個鏡頭上均標有其最大的F值。
因此通光量與F值的平方成反比,F值越小,則光圈越大。鏡頭的F值越小,其通光量越大;我們的F1.0的鏡頭比最常用的F1.2的通光量要大得多,於是,即使是同樣的紅外燈,其CCD的感應要好得多,因此在躁點上會少很多,距離更遠。

CCD攝像機的介紹

CCD定義:

CCD是電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的簡稱,它能夠將光線變為電荷並將電荷存儲及轉移,也可將存儲之電荷取出使電壓發生變化,因此是理想的攝像機元件,以其構成的CCD攝像機具有體積小、重量輕、不受磁場影響、具有抗震動和撞擊之特性而被廣泛套用。

CCD攝像機分類:

依攝像機靈敏度劃分:
(1)普通型:正常工作所需照度為1-3 LUX(勒克斯)
(2)月光型:正常工作所需照度為0.1 LUX左右
(3)星光型:正常工作所需照度為0.01 LUX以下
(4)紅外照明型:原則上可以為零照度,採用紅外光源成像。
按攝像元件的CCD靶面的大小劃分:
(1)1in靶面尺寸為寬12.7mmX高9.6mm,對角線16mm
(2)2/3in靶面尺寸為寬8.8mmX高6.6mm,對角線11mm
(3)1/2in靶面尺寸為寬6.4mmX高4.8mm,對角線8mm
(4)1/3in靶面尺寸為寬4.8mmX高3.6mm,對角線6mm
(5)1/4in靶面尺寸為寬3.2mmX高2.4mm,對角線4mm
(6)1/5in正在開發之中,尚未推出正式產品
此外CCD攝像機有PAL制和NTSC制之分,還可以按圖像信號處理方式劃分或按攝像機結構區分。

CCD的工作原理

CCD的工作原理是:被攝物體反射光線,傳播到鏡頭,經鏡頭聚焦到CCD晶片上,CCD根據光的強弱積聚相應的電荷,經周期性放電,產生表示一幅幅畫面的電信號,經過濾波、放大處理,通過攝像頭的輸出端子輸出一個標準的複合視頻信號。這個標準的視頻信號同家用的錄像機、VCD機、家用攝像機的視頻輸出是一樣的,所以也可以錄像或接到電視機上觀看。

CMOS的介紹

CMOS感測器是一種通常比CCD感測器低10倍感光度的感測器。 因為人眼能看到1Lux照度(滿月的夜晚)以下的目標,CCD感測器通常能看到比人眼略好在0.1-3Lux,是CMOS感測器感光度的3到10倍。CMOS感測器的感光度一般在6到15Lux的範圍內,CMOS感測器有固定比CCD感測器高10倍的噪音,固定的圖案噪音始終停留在螢幕上好像那就是一個圖案,因為CMOS感測器在10Lux以下基本沒用,因此大量套用的所有攝像機都是用了CCD感測器,CMOS感測器一般用於非常低端的家庭安全方面。

安普銳監控攝像機的分類

安普銳攝像機按功能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槍機、半球型攝像機、一體化攝像機、紅外日夜兩用攝像機、高速球攝像機、網路攝像機。
(1)槍機:價格便宜,但不具備變焦和鏇轉功能,只能完成一個角度固定距離的監視、隱蔽性較差;
(2)半球型攝像機:具有一定的隱蔽*,同時外形小巧、美觀,可以吊裝在天花板上,彌補了槍機的某些不足;
(3)一體化攝像機:內置鏡頭、可以自動聚焦,對鏡頭控制方便,安裝和調試簡單;
(4)紅外日夜兩用攝像機:將攝像機、防護罩、紅外燈、供電散熱單元綜合成為一體的攝像設備,具有夜視距離遠、隱蔽性強、性能穩定等優點;
(5)高速球攝像機:集一體機化攝像機和雲台於一身的設備,另外具有快速跟蹤、360°水平鏇轉、無監視盲區和隱私區域遮蔽等特點和功能;
(6)網路攝像機:又稱IP camera。它可以將圖像採集後進行數字處理並加以壓縮,通過IP網路將壓縮的視頻信號送入到伺服器側或客戶端側;在伺服器端或客戶端側,通過軟體就可以實時查看遠端的圖像。

安普銳攝像機依成像色彩劃分:

(1)彩色攝像機:適用於景物細部辨別,如辨別衣著或景物的顏色。因有顏色而使信息量增大,信息量一般認為是黑白攝像機的10倍。
(2)黑白攝像機:是用於光線不足地區及夜間無法安裝照明設備的地區,在僅監視景物的位置或移動時,可選用解析度通常高於彩色攝像機的黑白攝像機。

依攝像機解析度劃分:

(1)影像像素在25萬像素(pixel)左右、彩色解析度為330線、黑白解析度420線左右的低檔型。
(2)影像像素在25萬~38萬之間、彩色解析度為420線、黑白解析度在500線上下的中檔型
(3)影像在38萬點以上、彩色解析度大於或等於480線、黑白解析度,570線以上的高解析度。依攝像機靈敏度劃分。

安裝網路攝像機需要哪些網路設備

一個網路專用攝像機頭、 DC12V電源 、雲台、 支架 、加個轉球360度、還有一個軟體、一個台硬碟錄像機,有的攝像機需要裝採集卡,一個電腦伺服器、路由器、寬頻、視頻線、網線,最好在弄個UPS不間斷電源那樣停電也可以監控。

關於安普銳紅外半球攝像機十大常見問題解析

問題一:紅外半球攝像機系列機器晚上出現圖像照度差、發白或有亮白色光圈現象
應該說,現象是機器裝配不當導致的,裝配時感光器件(光敏電阻)離紅外半球攝像機距離過遠會導致紅外燈啟動不完全造成機器夜間照度差;出現圖像發白或亮白色光圈現象主要因紅外發光管發出的紅外光通過球罩折射到鏡頭所致,解決此問題需要避免紅外光折射到鏡頭表面,通常採用海綿圈進行鏡頭與紅外光的隔離,在裝配時一定要將球罩緊貼海綿圈。
問題二:夜視型紅外半球攝像機白天圖像正常,夜間發白
此現象一般因機器使用環境有反射物或在範圍很小的空間使用,因紅外光反射導致,解決此現象首先應確定使用環境是否有反射物,儘可能改善使用環境,其次檢查機器的有效紅外距離與實際使用距離是否相應;若一台長距離紅外機器在很小的空間使用會因紅外光過強導致機器圖像發白。
問題三:白天色彩還原不夠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紅外半球攝像機的色彩在白天都會或多或少的偏色,這個最直接的原因是攝像機濾光片的問題,一般紅外半球攝像機使用能透過一定比例紅外光線的雙峰濾光片,其優點是成本低,但由於自然光線中含有較多的紅外成份,當其進入CCD後會干擾色彩還原,比如綠色植物變成灰白等等(有陽光的市外環境尤其明顯)。IR CUT雙濾光片的使用就有效的解決了這個問題,IRCUT雙濾光片由一個紅外截止濾光片和一個全光譜光學玻璃構成,當白天的光線充分時紅外截止濾光片工作,CCD還原出真實色彩,當夜間光線不足時,紅外截止濾光片自動移開,全光譜光學玻璃開始工作,使CCD充分利用到所有光線,從而大大提高紅外性能。
問題四:紅外半球攝像機彩色失真、偏色
可能是白平衡開關(AWB)設定不當,也可能是環境光照條件變化太大,此時應檢查開關設定是否在OFF位置,應想辦法改善環境的光照條件。
問題五:紅外半球攝像機圖像出現扭曲或幾何失真
這種現象可能是紅外半球攝像機、監視器的幾何校正電路有問題或光學鏡頭的問題,也有可能是視頻連線線纜或設備的特徵阻抗與紅外半球攝像機的輸出阻抗不匹配
當出現以上現象時,請先檢查所用光學鏡頭是否異常及監視器的輸入阻抗開關是否設定在75Ω端,其次再檢查所用視頻連線線纜阻抗是否是75Ω。
問題六:畫面出現幾道黑色豎條或橫條混動
這種情況一般是機器供電電源輸出電壓的紋波太大,應加強濾波並採用性能好的直流穩壓電源。
問題七:紅外半球攝像機使用自動光圈鏡頭圖像過暗
首先檢查EE/AI功能開關是否設定在AI端,其次檢查LEVEL電位器調節是否合適。
問題八:紅外半球攝像機圖像質量不好
a.檢查鏡頭是否有指紋或太髒;
b.檢查光圈有否調好;
c.檢查視頻電纜接觸不良;
d.檢查電子快門或白平衡設定有無問題;
e.檢查傳輸距離是否太遠;
f.檢查電壓是否正常;
g.檢查附近是否存在干擾源;
h.檢查在電梯裡安裝時要與電梯保證絕緣免受干擾;
i.檢查CS接口有否接對。
問題九:紅外半球攝像機無圖像
首先檢查外加電源極性是否正確,輸出電壓是否滿足要求(電源誤差:DC12V±10%,AC24V±5%),其次檢查視頻連線線是否接觸良好;若是使用手動光圈鏡頭需檢查光圈是否打開,自動光圈鏡頭則需要調節LEVEL電位器使光圈在合適位置。
問題十:防水和散熱效果不理想
用的時間長了之後,攝像機裡面或多或少會出現汽水(此現象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區),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出在外殼的密封效果不夠和當時裝機時沒有考慮到溫差。當紅外燈開始工作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同時由於外殼的散熱效果不夠,這樣就會大大降低攝像機的使用壽命,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考慮把紅外半球攝像機的外殼做成多條線槽構成,這樣有利於散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