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公務員網

安徽省公務員網是專業致力於安徽省公務員考試的網站。網站為公務員考生免費提供最新的安徽地方公務員考試相關信息,及時解答考生對安徽地方考試政策的疑問,根據考試大綱及時發布大綱解答和模擬試卷等,以力爭給考生最好的幫助和服務的專業學習輔導網安徽公務員網站。

內容

考試公告

中共中央國務院2000年8月24日發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對公告的使用表述為:“適用於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或者法定事項”。其中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公布依據政策、法令採取的重大行動等;二是向國內外宣布法定事項,公布依據法律規定告知國內外的有關重要規定和重大行動等。

考試大綱

為便於報考者了解、準備和參加公務員考試,讓考生們能夠及時準確的了解報考的一些條件和規則。查看2014年考試的最新信息。

考試政策

中國國家政權機關、政黨組織和其他社會政治集團為了實現自己所代表的階級、階層的利益與意志,以權威形式標準化地規定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應該達到的奮鬥目標、遵循的行動原則、完成的明確任務、實行的工作方式、採取的一般步驟和具體措施。政策的實質是階級利益的觀念化、主體化、實踐化反映。政策具有以下特點:①階級性。是政策的最根本特點 。在階級社會中、政策只代表特定階級的利益,從來不代表全體社會成員的利益、不反映所有人的意志。②正誤性。任何階級及其主體的政策都有正確與錯誤之分。③時效性。政策是在一定時間內的歷史條件和國情條件下,推行的現實政策。④表述性。就表現形態而言,政策不是物質實體,而是外化為符號表達的觀念和信息。它由有權機關用語言和文字等表達手段進行表述。作為國家的政策,一般分為對內與對外兩大部分。對內政策包括財政經濟政策、文化教育政策、軍事政策、勞動政策、宗教政策、民族政策等。對外政策即外交政策。 政策是國家或者政黨為了實現一定歷史時期的路線和任務而制定的國家機關或者政黨組織的行動準則。

報考條件

(一)具有下列資格條件的人員可以報考: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3、具有良好的品行;

4、1974年9月16日至1991年9月16日期間出生;

5、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和符合職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6、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7、具備擬錄用職位所要求的資格條件;

8、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招考職位明確要求有基層工作經歷的,報考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基層工作經歷。基層工作經歷是指具有在縣鄉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基層和生產一線及農村工作的經歷。曾在軍隊團和相當團以下單位工作過,可視為基層工作經歷。

(二)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和曾被開除公職的人員,在各級公務員招考中被認定有作弊行為且不得報考公務員的人員,公務員被辭退未滿五年的,現役軍人,試用期內的公務員,普通高等院校在讀的非2009年應屆畢業生,以及具有法律規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其他情形的人員,不得報考。報考人員不得報考錄用後即構成迴避關係的擬錄用職位。

內容科目

本次公共科目筆試分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個科目。全部採取閉卷考試方式。其中: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為客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20分鐘,滿分100分。申論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50分鐘,滿分100分。

考試方式

考試分為筆試和面試。

測試內容、結構及題型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主要包括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判斷推理、數量關係和資料分析等內容。

常識判斷測查的內容涵蓋法律、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側重考查應試者的法律知識運用能力。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應試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準確地理解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它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準確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

判斷推理主要測查應試者對各種事物關係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係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

數量關係主要測查應試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係和解決數量關係問題的技能,主要涉及數字和數據關係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

資料分析主要測查應試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形、表格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的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數據性、統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申論

申論考試的全部過程,可歸納為閱讀資料、概括要點、提出對策、進行論證四個主要環節。

資料的閱讀

申論測試所給定的背景資料通常會很長,考生一定要靜下心來細讀,真正掌握資料內容,才能保證以下各個環節的質量。申論測試,對給定資料的閱讀一般會給予充分的時間。如果考試時間為150分鐘,那么對給定資料的閱讀一般不會少於40分鐘。也就是說,花40分鐘閱讀,對著手文字作答只有好處,絕不會導致文字作答時間不夠用。考生一定要注意申論考試所提供的材料不是什麼現成完好的文章作品,只是稍加整理的“半成品”而已。因此考生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完成由事實上升到觀點,由具體問題上升到本質屬性,把一堆材料進行分門別類,將分散的事物綜合為具有一定內在聯繫的事物,從給定材料內的事物聯繫到以外的其他事物等多種活動。這種思考、分析、概括等各種邏輯思維活動,都不是一次性的簡單行為,而是要經過多次反反覆覆的過程才能夠準確概括、提煉出主旨,為下一步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措施奠定良好的基礎。

要點的概括

概括要點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環節。一方面它是閱讀資料環節的小結;另一方面,這個環節完成得好不好,又會直接影響提出對策是否更具針對性,影響到將進行的論證是否有紮實的立論基礎。概括要點的目的,在於準確把握住給定資料,以便進一步著手解決問題。

申論題目中並不是一成不變地一概要求概括主題,有時也要求總結所給材料的主旨,或者材料包含的主要內容、主要觀點等。考生要注意審題,正確理解題目的要求,不要形成思維定式,認為所有的申論考試都是要求概括主要問題。

能不能有效解決面臨的主要問題,取決於對複雜情況的準確判斷。有時候情況複雜,問題紛呈,彼此交錯,就得分析出主要癥結所在,才可能著手解決問題;有時候問題比較集中,但反映千差萬別,就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否則解決問題就難以把握適當的分寸尺度。

在概括時要注意語言的準確、精煉。通常概括要點時會根據材料的不同情況要求其字數在200字左右,因此應惜墨如金,簡明扼要地表達出題目的要求。

對策的提出

提出對策是申論的關鍵環節,重點考查考生思維的開闊程度、探索創新意識、應變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生可以有較大的自由空間,根據各自的知識閱歷,對同一問題各抒己見,見仁見智。需要注意的是,只有結合給定資料所涉及的範圍和條件,才可能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方案。

應該特別注意所提對策應是針對背景資料反映的主要問題的,有很強的限制,不能超出資料給定的範圍和條件。針對主要問題提出的對策方案必須寫得合理和切實可行,要符合我國的國情、民情、政策、法律等,措施要切合實際,應抓住要害,切忌面面俱到,舍本求末。

論證的進行

進行論證是申論的最後一個環節。它是“論”的能力的充分體現。它要求考生充分利用給定資料,切中主要問題,全面闡明、論證自己的見解。前面三個環節儘管非常重要,不容任何懈怠,但相對於最後這個環節來說都還是鋪墊。論證環節,需要濃墨重彩,淋漓盡致。這不僅因為它所占字數多,分值相對較高,而且一個人的知識基礎、能力水準、思維品質、文字表達都將在這個環節得到更全面、更充分的展示。

論證這一部分在一定意義上說,才是真正名副其實的“申論”,前面三個環節都是為論證部分做鋪墊。這一部分字數多、分值高(占總分的60%以上),是“申論”的核心,而且論證是否有力還關係到方案能否被認可。論證部分寫作時應在深入思考、運籌帷幄的基礎上進行,擬一個簡要的提綱,做到論題鮮明、重點突出、線索清晰、詳略得當,這樣有利於文思暢通、邏輯嚴密。論證部分最好集中筆墨分析論證某一個方面,而不要平均分配,均衡對待。因為考試既有時間的限制,寫作也有字數的限制,在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篇幅內,只談一個方面,就可以思考得比較深入,在解決問題的對策和處理意見方面可以談得比較具體一點。如果涉及面大、範圍廣,則無法使論證鞭辟入裡,就難免空泛,不易操作。因此,應儘量從小處著眼,這樣有利於在所選的一“點”上做比較深入的開掘,把意思表達透徹。

此外,可供立意成文的角度有許多,如何才能選取巧妙的角度也是至關重要的,“巧妙”的表現是多方面的,又是各不相同、異彩紛呈的。首先立意應新穎,不落俗套,有創新;其次應貼近現實生活,能為社會所關注,為廣大讀者所喜聞樂見。一些優秀的申論答卷立意高遠,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從中找出規律,這樣的申論答卷往往是比較優秀的,能夠拿高分。

此外,“巧”的角度要儘可能通過恰當的文章標題表現出來。標題能夠鮮明地表明你所選的角度,能夠通過標題吸引讀者認識到你所寫的角度,而且能夠使之產生要迫不及待地看個究竟的強烈願望。例如一篇2000年全國《申論》試卷中就企業利益與居民生活的矛盾問題所撰寫的申論文章,以《合法與合理》為標題就比以《不能再以環境換髮展》為標題要鮮明得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