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驗室概況
實驗室匯聚計算機學院、 電子學院和數學學院相關師資力量,旨在通過相關學科的交叉與滲透,在計算智慧型與信號處理的研究和套用開發方面,圍繞計算智慧型、 計算視覺與模式識別、 網路信息處理等方向中的急需解決的套用基礎中的難題開展研究。
實驗室作為研究基地,為安徽大學計算機套用技術國家重點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後流動站、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計算機套用技術博士點以及計算機套用技術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電路與系統碩士點、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碩士點、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碩士點、模式檢測與智慧型系統碩士點、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碩士點及多個省級重點學科提供重要支撐。
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視察實驗室 安徽省委書郭金龍視察實驗室
安徽省常務副省長孫志剛視察實驗室 安徽省委副書記王明方視察實驗室
二、研究團隊和人才培養
實驗室匯集和培養了一批有較高素質的研究人才,形成了一個水平較高、學風端正、學歷結構合理、幹勁足、和諧向上的研究群體。
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54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學位25人,安徽省皖江特聘教授1人、國外特聘教授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達47%。 11人有國外留學或研究經歷。
學術團隊的成長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實驗室現有碩士生210人,博士生31人。在實驗室培養畢業的碩士生320人、博士生41人。已畢業的博士生在國內高校、博士後流動站、外資企業發揮重要作用。實驗室已經成為計算智慧型與信號處理領域有影響的人才培養基地。
三、條件與公共平台
實驗室位於安徽大學原實驗樓的C座和D座,實驗室科研用房集中,現有實驗用房面積2052平方米。
目前我們建成的公共平台有:智慧型計算實驗室、圖象處理與模式識別實驗室、現代成像與顯示技術實驗室、計算電磁學實驗室、計算信號處理實驗室、寬頻網路與智慧型感測聯合實驗室、嵌入式系統與EDA實驗室。
實驗室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對外開放運行。目前儀器設備價值651.6萬元。其中單台件價值10萬元的設備有183台,並做到專管共用。大型儀器設備對全校各院系開放,實現功能共享。
四、實驗室主要研究特色和方向
實驗室根據計算科學的學科前沿和國家對計算科學的迫切需求,加強相關學科的交叉與合作,研究多維信息感知和智慧型處理複雜信息的形式化手段。將現代數學與物理的理論與方法,成功地與計算機套用學科中的若干重要方向相結合,包括人工智慧的核心問題、計算視覺與計算信號處理中有效的數學理論與方法。取得了一批經濟效益顯著的套用成果,並推動了國內在理論套用方面的研究,在國內外產生一定的影響,成為本安徽省信息產業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科技進步的創新基地和合肥大學科技園建設的重要組成力量,以及國內信息科學領域有較大影響的學術研究基地。
目前針對計算機技術的智慧型化、普適化和網路化發展趨勢,在計算智慧型、計算視覺與模式識別、網路信息處理等三個學科前沿方向積極開展創新性理論和套用研究。重點研究方向包括:
1、計算智慧型:重點開展商空間粒度計算理論及其拓展、構造性機器學習算法、海量數據的處理、複雜網路的商空間模型、蛋白質結構的預測研究。
2、計算視覺與模式識別:開展非干涉法獲取“全息”光場信息、壓縮感測理論、圖像修復和柔性匹配、3D動態描述和顯示、圖譜特徵隨結構圖的變化及噪聲特性、基於圖譜理論的圖匹配和聚類、結構化視頻庫檢索、實值Gabor變換、時頻分析等研究。
3、網路信息處理:研究無線多媒體感測網路、多網融合環境下無線資源管理與無線接入、網路資料庫、網路檢索、嵌入式技術與套用等。
五、 主要研究成果
實驗室近5年先後承擔了863子項目4 項、973項目(子課題)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9項(重點項目2項)、科技攻關計畫項目5項、省部級項目77項、其它項目87項,項目總經費為2780萬元。
實驗室近5年共發表學術論文764篇。其中SCI收錄68篇次,EI收錄162篇次,中文期刊534篇次,出版專著11部。獲得省部委級以上科研獎勵10項,獲得發明專利2項,申請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10項,軟體登記2項。
六、開放交流與合作
實驗室根據主要研究方向設立開放基金和開放課題,吸收國內外訪問學者。
每年邀請國內外專家講學10多人次,選派教師出國講學、進修10人次以上。
擴大了國際合作與交流,在國際同行中也有多方面穩定的、良好的合作關係,與世界上20多所大學及科研機構有實質性的合作交流。
獲教育部春暉計畫資助加拿大卡爾頓大學黃長城教授來實驗室短期工作
韋穗教授與英國York大學學術交流 胡艷軍教授在加拿大渥太華大學PARADISE
實驗室訪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