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生於晉高祖天福五年,卒於宋真宗鹹平五年,年六十三歲。父重榮,為晉成德軍節度使。兵敗,德裕為父友軍校秦習匿而養之,因姓秦氏。世習兵家,以弓矢狗馬為事。德裕孩提時,即喜筆硯。及就學博貫文史,精於禮傳。習卒,德裕服三年喪,乃還本姓。開寶二年,(公元九六九年)擢進士甲科。歷大理寺丞,著作佐郎。太平興國中,累遷秘書丞,知廣濟軍。時軍城新建,德裕作軍記及圖經三卷,優詔嘉獎。累官金部郎中,出知睦州,還判太府寺,卒。德裕著有文集四十卷,《宋史本傳》傳於世。
人物生平
安德裕父親安重榮是後晉成德軍節度使,因舉兵反叛敗亡。乳母抱他跳入水中,被衛兵發現,抓住交給軍校秦習,秦習與安重榮有舊交,遂將他藏匿起來,改姓秦。安德裕從小喜愛筆硯,見到文字就誦讀。他少年有志,蔑視權貴,學習刻苦,通曉文史,尤精於《禮記》、《左傳》、《漢書》。秦習死後,他為其守孝三年,然後改回本姓。秦習家人將家產悉歸安德裕,安德裕推辭道:“這些家產,與我何乾!大丈夫應自己建功立業,博取富貴,豈能屑屑於他人財富?”此舉受到世人讚許。
安德裕中狀元後,歷任歸州軍事推官、大理寺丞、著作郎、秘書丞。知廣濟軍後,著《軍記》、《圖經》三卷,受到太宗嘉獎,改任太常博士。
太平興國八年(983),安德裕任秦州通判。雍熙元年(988),遷主客員外郎,通判廣州,未及赴任,宰相李昉舉薦說他有史才,即以本官入直史館。淳化四年(993),出任“壬辰科”主考官。至道元年(995),進獻《九弦琴五弦阮頌》,其文采倍受太宗嘉賞。第三年,轉金部郎中,出知睦州。回京後,判太府寺。鹹平五年(1002),病逝於家,享年63歲。
安德裕性格耿直自負,喜歡獎掖後輩。文學家王禹偁、狀元孫何均得到其關心與幫助。但安德裕嗜酒太過,常為時人議論指責,故官位不顯。安德裕著有文集四十卷存世。
其子安守亮,三年後也考中進士第一。他們父子成為宋代最早的父子狀元。
相關詩詞
送僧歸天寧萬年禪院
跡自青門遠,田衣賁在躬。
舊房千嶠外,歸棹五湖東。
地力姜畦沃,年支芋盎充。
從支乃榮道,一與祖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