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誦經、祈禱、求兒問女,偷燈、搶燈、端燈、送燈。祭風、圍場、進場、點五方、出場、祭孤魂、秧歌腰鼓表演。基本特徵
轉九曲時間持續兩個小時,人們陶醉在狂歡的夜晚,盡情享受著幸福和歡樂。轉九曲包涵了豐富的民俗文化知識及民眾的智慧和聰明轉九曲活動涵蓋著文學、音樂、舞蹈、美術、宗教、民俗等民間文化技藝。
歷史淵源
轉九曲,俗稱“觀燈”,在特定的時間、地點、圖形中進行活動,具有獨特風味和趣味。據說轉九曲可以消災免難,永駐太平,會給人帶來吉祥平安,活動歷久不衰,深受人民喜愛和參與。區域及其地理環境
安塞縣地處黃土高原腹地,位於陝西西北部,延安北部,西依志丹縣東接子長縣,南與甘泉縣和延安市相連,北靠靖邊縣,地處東徑108°5′44″至109°26′18″,北緯36°30′45″至37°17′31″,屬中緯度偏南的內陸位置,境內延水橫穿南北,群山虎踞龍蟠。縣城面積2590平方公里,全縣行政區劃為7鎮5鄉1個街道辦事處,211個行政村,總人口16.39萬人。安塞縣為鄂爾多斯地台的一部分,境內屬中溫帶大陸性半乾旱季風氣候。四季長短不等、乾濕分明。太陽年總輻射量117.75千卡/平方公里,日照時數2397.3小時,年平均氣溫8.8℃。極端最高氣溫36.8℃,極端最低氣溫度—23.6℃。境內東北部為人工造林區,西南部有天然次生林覆蓋。縣境內有延河、大理河、清澗河3條水系。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炭、鐵礦石、石灰石、石膏、陶土等。
由於地理環境的影響,1956年前,安塞只有延安至靖邊一條公路橫穿縣境,運輸全靠畜馱人背。因此,交通不便,相對封閉,便形成了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生長和傳承的特殊環境。
相關器制具品及作品
中心燈、九曲燈、九曲處燈、九曲門、九曲方陣及圖形。主要價值
轉九曲活動凝聚著社會和民眾的心理情愫,對促進和諧社會及經濟建設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為活躍民眾文化生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民間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兩個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更是研究民俗文化藝術的活態資料。傳承譜系
高志有,男,1925年生,陝西省安塞縣沿河灣旗邊牆村村民。12歲開始向師傅高兆元(1904—1976)學藝,現收同村高萬雄(1972年生)為徒傳授技藝。瀕危狀況
1、現代娛樂文化衝擊,參加“轉九曲”的人和舉辦轉九曲活動的村莊越來越少。傳統民間活動面臨危機現狀。2、具有傳統技藝的傳承人,即廟會“會長”愈來愈少,掌握“轉九曲”方法和程式的缺乏繼承人。
保護計畫
資金投入情況
2009年1月自籌5000元。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1、收集影像、圖片、文字,建立資料檔案。2、確定合適傳承人代表。
3、通過多渠道籌措資助轉九曲活動費用。
保護內容
挖掘傳統“轉九曲”內容和形式培養新的活動傳承人十年保護目標
打造安塞“轉九曲”品牌文化活動,力爭轉化為文化產業,帶動農民經濟成長。五年保護工作計畫
時間:2007年保護措施:普查、建立電子檔案
預期目標:基本掌握活動情況
時間:2010年
保護措施:整理普查信息,開展試點1—2處
預期目標:取得活動經驗
時間:2011年
保護措施:擴大轉九曲試點5—6處
預期目標:初步創出品牌
時間:2012年
保護措施:開展精品轉九曲活動
預期目標:實現社會效益
時間:2013年
保護措施:轉九曲活動走向全國
預期目標:實現創收惠農
五年保護主要措施
1、建立保護中心,落實領導機構,制定保護計畫。2、開展傳承人培訓交流學習班。
3、給予傳承人社會榮譽和經濟補償。
建立機制
1、成立民俗研究會,吸納會員。2、建立文化局、文化館、非保中心領導小組,保護傳承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