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國子監街形成於元代,建有孔廟和國子監,是元明清三朝祭孔之地和全國最高學府。在內城東北角原來還有一條民安胡同,舊稱安南營,此處有過安南會館。清朝乾隆年間,曾有安南(今越南)失國的君臣被安置在這兩地居住。
歷史
清中葉,實行廣州一口通商,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往較以前大為受限,像明朝鄭和下西洋後,蘇祿、渤泥等外國君臣、使節和商旅紛紛來華的局面已經不再。越南國王能夠來到北京則是歷史的機遇。
越南古稱安南,與我國山水相接、聯繫緊密,自古就深受儒家傳統文化的影響,一直與中國保持著宗藩關係。十八世紀後期,安南南方爆發農民起義,建立了西山阮朝,推翻了統治該國長達三百多年的後黎王朝。1789年,黎朝末代皇帝愍帝黎維祁(年號昭統)兵敗,被迫帶領群臣退入我國廣西境內,希望清廷能夠派兵幫助奪回政權。當時,安南雖為藩屬,但乾隆皇帝堅持順其國內自然變故的原則,罷兵不征,封西山阮君主阮文惠為安南國王,又勸昭統帝君臣剃髮易服,召至北京,留在中國居住。1790年春,昭統及其太后、太子、隨員入京,被安置在國子監街居住,其門外題“西安南營”四字;其他隨行官員住在東直門內今民安胡同附近一帶,門外書“東安南營”。這也就是安南營地名的主要來歷。1793年,昭統歿於北京,清帝命以公爵之禮葬在東直門外將台窩,到了1802年,才被越南使臣遷葬回國。
隨著歷史的變遷,如今民安胡同已不存在,國子監街的西安南營也早變成了民居,難尋其蹤跡,但這段歷史和街巷的名稱卻成為中越友好交往的重要見證。同時有力地證明了,那時中國雖然日漸封閉,但仍不失為東方的國際交流中心,更為今天首都北京建設“國際城市”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歷史資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