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東坪校區
地處安化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縣城東坪鎮,坐落在依山傍水的吳家灣 。
學校前身系1956年9月創建的城關鎮民辦群力中學,校址借用安化縣幹部業餘學校(今東坪鎮完小院內),招收本縣未錄入普通國中的國小畢業生,稱為高小補習班,在校學生110人。
1958年8月,為了解決校舍和學農基地問題,學校遷往東坪酉洲村舊茶行,實行半工半讀。
1963年8月再遷縣城吳合村鶴脊嶺陶器廠,即現校址所在地。
1969年由原城關公社收回,並更名為城關中學,招收城關地區學生。
1970年上期遷原安化二中校區,
1972年又返遷吳合村鶴脊嶺。
1978年下期開始招錄高中新生。
1980年下期城關中學改名為安化縣第十四中學,加入縣屬中學行列。
1983年下期,普通中學附設職高班試點,招收第一個職高班——電工·無線電班。
1986年元月,安化縣人民政府行文,改名為安化縣第二職業高級中學,並確定為安化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1997年2月,湖南省教育委員會發文,學校規格提升,升格為安化縣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2007年3月,縣域職業教育資源實行整合,成立縣職教中心,學校與縣職業中專合併為新的安化縣職業中專學校,
2007年7月,被確定為湖南省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
大福校區
湖南省安化縣職業中專位於安化東部的古鎮大福,環境優雅,交通便利。
其前身為安化縣第四中學,1985年改辦職業高中。
2000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級重點學校。
學校構成
學校包括東坪校區、大福校區、黑茶校區三個校區,總占地面積149065平方米,建築面積80010平方米。
大福校區
位於歷史古鎮大福,有教學樓、科技樓、圖書館、學生宿舍、學生食堂、實習工場等建築物23棟,400米環形跑道的田徑場等運動場地。
東坪校區
位於安化縣城東坪,占地面積32畝,有教學樓、實習工場、風雨球場等建築物12棟,250米環形跑道的塑膠田徑運動場等運動場地。
黑茶校區
位於東坪鎮原安化教師進修學校,占地38畝,有教學樓、科技樓、實習工場等建築物10棟,250米環形跑道的田徑場等運動場地。
辦學規模
辦學條件
學校各專業校內實訓場地面積22644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810萬元。共設實訓室34間,校內實訓基地6個,工位2900個,儀器設備3991台套,其中大型專用儀器設備397台套。實驗實訓設備數量、質量和工位數能滿足實踐教學需要。
師資力量
學校共有教職工298人,其中外聘兼職教師30人。專任教師237人,實訓指導教師12人。“雙師型”教師118人,其中具有高級職業資格證的教師44人,具有一年以上在企業一線工作經歷的教師22人,考核合格、具有豐富教學經驗且任教本專業的中、高級教師52人。其中研究生學歷5人,本科學歷205人,本科以上學歷210人。
學校現有在校學生4683人,其中非全日制學歷教育學生1503人,頂崗實習學生1210人,學校占地、建築、運動場地等可滿足教育教學和生活運動等功能需求,符合國家相關設施標準和管理規定。
辦學成績
“學校+基地+企業”的育人特色。學校將實訓基地作為校企合作的重要紐帶和主要場所,實現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交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向崗位技能的提升。近三年中,訂單培養比例達到60%,畢業生就業率達98%。
立足“三農”的服務特色。學校對接安化黑茶等地方優勢產業調整專業結構,著眼社會發展需要培養技術人才,創建全省最大的農職類專業實訓基地、面積5000畝的天花山綜合開發場,開展技術服務與社會培訓,闖出了一條提高農民素質、服務農民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規範高效的管理特色。學校構建了“校級領導+中層幹部+教職工+學生”的四維管理體系,完善以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社會企業監督制度為核心的約束機制,創新 “以職業資格為導向、以職業能力為指標”的師生考評體系和激勵機制,教育管理規範高效,推動了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財務管理嚴格。學校嚴格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和財務制度,堅持實施《學校經費預決算制度》、《大宗物資採購招投標制度》、《財務公開制度》、“一支筆審批”制度、聯簽會審制度,量入為出,厲行節約,杜絕了亂收費、亂開支,在上級部門組織的財務檢查中未發現違規違紀現象。
學生資助公開。學校成立“國家助學金管理辦公室”,由紀檢監察員夏毓靈擔任辦公室主任,紀檢監察室、總務處、教導處各派一名教師為成員,嚴格執行國家助學金資助政策,規範資助對象登記、審核、公示及助學金髮放等相關程式,健全資料歸檔制度,監管措施得力,確保了助學金髮放的公開、透明、到位;學校團委、學生工作處建立了貧困學生檔案和《貧困生救助制度》,設立了獎學基金與助學基金,積極爭取中國移動“動感地帶助學金”、株洲經促會助學金等社會捐資,確保學生不因貧困而失學。學校是“益陽市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單位”。
校企合作規範。學校制訂了《校企合作實施方案》、《畢業生就業安置制度》、《畢業生頂崗實習制度》、《教師培訓制度》等校企合作相關制度,與21家合作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協定》,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學生頂崗實習、教師到企業輪訓的相關規定,運行程式規範,無違規行為。學校在2010年益陽市職業教育年會上做了題為《校企“聯姻”好生“才”》的經驗介紹。
學校管理體系科學,運行高效。打破了條塊分割的傳統管理模式,黨、政、工、團組織及教務處、實習處、招生與就業指導處等部門齊全,管理體系“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實行校長負責制、目標管理責任制,行政運行簡捷高效。實行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校務公開制度,管理民主,決策科學。實行人文管理、精細化管理,規章制度健全,管理過程規範。構建了激勵、約束機制與多維評價、監管體系,監督得力,執行到位,保證了學校的快速、高效、可持續發展。
校園環境
學校是“省級園林式單位”。三個校區均按規劃功能科學布局,教學實訓區、生活區、運動區、休閒區分區明顯,互不干擾。大福校區建有校內花園2個,植物園1個,綠化面積為2萬平方米;東坪校區建有校內植物園1個,綠化面積3500多平方米;黑茶校區建有校內花園1個,校園綠化面積2800平方米,為師生提供了安全、舒適的工作和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