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生命的故事

守護生命的故事

《守護生命的故事》(英語:Guardians of Life)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製作的健康資訊節目,全節目共19集。本節目於2013年12月23日起逢星期一至五晚上22:30-23:00於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播出,並於myTV提供節目重溫。

各期主題

集數 播映日期 主題
01 12月23日 守護生命的故事,由這裡開始
02 12月24日 急症室醫生的一天
03 12月25日 神童醫生治B肝
04 12月26日 震動全港的18小時換肝手術
05 12月27日 香港首個大型交叉活肝移植

分集劇情

第1集 - 守護生命的故事,由這裡開始從《妙手仁心》及《On Call 36小時》劇集系列,我們能看見醫生們的日常工作情況,守護生命可謂刻不容緩,要把握每分每秒。新健康資訊節目《守護生命的故事》請來多位醫生細說醫院內的一切故事,而本集先會快速搜畫,檢視每集的重點內容,為吳啟華將要向大家訴說的17個真實故事揭開序幕。 急症室每日人來人往,每位被送來的病人也十分緊急,要守護生命,一分一秒也不能浪費。急症室醫生一天的工作是如何?節目亦請來外科醫生講述一些震撼全港的手術過程。 醫療科技不斷進步,被稱為「不治之症」的病症已越來越少,微創手術、放射治療、骨髓庫、標靶藥物等為大家帶來更多希望,擁有希望就能救活更多生命,分享更多精彩故事。 另一方面,預防永遠勝於治療,而「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所以節目會帶大家更深入認識脊椎、肺部的相關病症,並了解心臟病、乳癌的相關救治方法,讓大家好好守護自己的生命,為人生創造更多美滿故事。

第2集 - 急症室醫生的一天急症室,是病人到醫院求診或求救的第一防線,有些人前來應診,有些人因突發事故被救護車送進來。可能有人認為急症室醫生不用On Call 36小時,只需每更上班9小時,比其他醫生幸福,但瑪麗醫院急症科副顧問醫生鍾浩然認為急症室醫生的幸福不在於此,而是能夠真正做到「救急扶危」。鍾醫生讓攝製隊拍攝其整天9小時的工作實況,讓大家更清楚了解急症室醫生的一天。 每有病人送來急症室,醫生也要即時想方設法維持其生命,然後找出病因。鍾醫生指急症室醫生必須學懂「ABC」,在急症室角度而言,ABC代表甚么? 拍攝當日,鍾醫生遇到兩宗屬於1級(危殆)或2級(危急)的病症,並在病人送往醫院前已收到救護車人員的報告,在等候期間,急症室醫生可以做甚么準備工作?部分病人送抵醫院時已陷入休克或昏迷狀態,從電子病歷及病人身體上的蛛絲馬跡找出病因,就是被稱為「醫院偵探」的急症室醫生髮揮功用的時候。鍾醫生爭取每分每秒,將病人的身體狀況改善,並維持理想狀態,再送往相關科繼續治療。 急症室內除了有危急的病人,每日還有約二百多個普通病人要由急症室醫生負責看症。有病人埋怨急症室輪候時間過長,鍾醫生卻有一套理論讓投訴者信服。 完成9小時的急症室工作後,鍾醫生坦言感到很累,他自言年紀漸大,不知道五、六年後還能否勝任工作,所以注入新血對人手緊絀的急症室也相當重要。拍攝當日,有一位來自澳洲的交流生到醫院實習,面對人來人往又緊張萬分的香港急症室,這位交流生會大感壓力,還是覺得這次實習是一次寶貴的經驗?

第3集 - 神童醫生治B肝香港大學內科學系內科及肝臟科講座教授黎青龍教授是最早期的「神童」,3歲已入讀國小一年級, 16歲破格入讀香港大學醫學院,21歲開始行醫,紀錄至今無人能破。現時,他成為了業界認同的「香港肝炎權威」,全因為當年B型肝炎在亞洲肆虐,是他抱著港人「做不到不甘心」的精神,堅持找一種副作用極少的治療藥物。 患上B型肝炎或已發病的B型肝炎病毒帶菌者,患上肝癌的比率較正常人高逾百倍,為了防止B肝變成肝癌,找出藥物抗衡肝炎病發是解決之法 。在80年代或以前,患上B型肝炎可能會給人帶來極大打擊,因為當時尚未有藥物醫治,病者只能躺著等待奇蹟發生。至80年代中,外國盛行一種干擾素,據稱能延緩病情,但黎青龍教授認為它不但副作用多,亦不適合亞洲病人,於是決定研發新藥,最終於1990年取得成功。2006年,他更研發了「進化版」藥物,為香港醫學界寫下新里程。十多年來,有兩名男病人更因他的藥物而得以痊癒,且聽這些真實故事如何令他感到自豪。 雖然香港政府於1988年起,就為在港出生嬰兒注射B型肝炎疫苗,至於25歲或以上的病者亦可能因為黎教授的藥物發明品而得治,但這並不代表黎教授的工作可以停下,因為人體內還有一種隱性B型肝炎病毒。究竟黎教授怎樣與團隊「迎戰」? 上集節目帶大家進入了急症室,體驗急症室醫生的9小時工作,今集則會帶大家走進幾乎每名病人也必經,卻不會踏足的藥劑部。每天面對數以萬計的病人,二千多種藥物,到底藥劑部是如何運作?另外,隸屬港島西聯網的藥劑師崔俊明副教授亦會講解藥劑部的分工及架構。

第4集 - 震動全港的18小時換肝手術肝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之一,當它未能正常運作時,有可能引致其他器官衰竭。不過,肝臟也有其奇妙及獨特之處,就是擁有如奇蹟般的再生功能,健康的肝臟即使只剩下三份之一,它仍能於若干時間後重生至正常大小。盧寵茂教授是瑪麗醫院肝臟移植中心總監,於行內被稱為「鐵醫」,行醫至今負責過約900個大大小小的肝臟移植手術,今集他會分享一次難忘的挑戰。 2010年,海關關員袁偉祥於執勤時不慎撞傷,雖然沒有表面傷痕,但原來他的肝臟在那一刻已出現爆裂及滲血跡象。當晚他到急症室求醫,面對即將壞死的肝臟,盧醫生作出了一個影響袁偉祥一生的選擇,就是評估他是否適合換肝。 由於袁偉祥的肝臟已經壞死,醫療團隊必須於48小時的「死期」內尋找合適的肝臟並進行移植手術,但要尋找合適的肝臟卻一點也不容易…… 海關督察許細文熱心幫助同袍,決定捐出肝臟,醫療團隊遂開始進行歷時18小時,鬨動全港的換肝手術。到底換肝手術難度有多高?負責於手術期間擔任不同崗位的盧寵茂、陳詩正、竺兆豪醫生在手術室內親自解答。 手術最終換來大眾掌聲,盧寵茂也笑言結束了36小時的連續工作。這次事件令捐贈者許細文、受惠者袁偉祥看到了甚么?盧醫生指所有事件好像一場夢,而這個夢也證實了換肝手術的成功……

第5集 - 香港首個大型交叉活肝移植上集,瑪麗醫院肝臟移植中心總監盧寵茂醫生訴說了2010年替海關關員袁偉祥換肝18小時的故事,但原來在2009年,他也進行了一次香港醫學界的歷史性換肝手術…… 患有慢性肝硬化的馬先生,他太太因為血型與他不符而無法捐肝;患上急性肝衰竭的病人蘇先生,雖有小姨願意捐出肝臓,但也因為血型不吻合而被迫放棄。然而,上天卻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可各自為對方守護生命。盧寵茂醫生利用「交叉換肝計畫」,進行香港史上首次交叉活肝移植手術,為這兩個家庭燃點希望。 透過上集,大家已明白到換肝手術的難度有多高,而在進行這次交叉換肝手術之前,卻還要等一等。原來這次手術除了在醫療技術層面有很大險阻外,還要作道德上、心理上、配套上的考慮…… 在整個出動了近40名醫護人員的手術過程中,曾出現兩次危機。先是其中一名接受者因肝硬化的併發症,阻礙了手術進行,幸好盧醫生與團隊將問題一一化解,手術才得以成功完成。但在四天之後,其中一名捐贈者突然發高燒,令大家心情變得沉重,其中盧醫生更有一刻考慮放棄再進行同類型手術,並因此領悟了一個教訓……

視頻制式 16:9 , 高畫質電視
播出日期 2013年12月23日-2014年1月17日
播出時間 星期一至五,22:30-23:00(連廣告), 1月1日 ,暫停播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