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作 者:(美)薩拉·蘭恩 著,徐珊珊,劉歡 譯出 版 社:安徽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3-1
I S B N:9787539635712包 裝:平裝
編輯推薦
薩拉·蘭恩,2007—2008“黑色文學獎”獲得者,一個充滿才情又野心勃勃的恐怖小說新銳作家。
薩拉·蘭恩的作品是帶著真摯的情感、動人的詩意在訴說最恐怖、最驚悚的行為。她總有辦法讓讀者不寒而慄。她的作品有女性版史蒂芬·金之稱。
續集《迷失毒城》繼《守護之殤》之後獲得美國2007年“布萊姆·斯托克最佳小說獎”。
一雙姐妹。一座小鎮。可怕的秘密沉睡在地下室,盤旋在噩夢中……
內容簡介
《守護之殤》(作者薩拉·蘭恩)是一部引進版長篇懸疑小說。奇幻文學獎獲得者Peter Straub稱之為“詩意的語言與恐怖情節的完美結合”。
《守護之殤》:一雙姐妹。一座小鎮。可怕的秘密沉睡在地下室,盤旋在噩夢中。
蘇珊,一個美麗又怪異的女子。她在鎮子裡流浪,沉默寡言,人們視之為洪水猛獸,避之不及。但是,她卻為整個鎮子背負著罪惡的秘密。莉斯,蘇珊的妹妹,在高中的幾年裡,和普通少女一樣,整日為容顏、身材忙活,希望成為全校最受歡迎的女生,夢想著有一天能夠逃離貝特福特鎮。然而,令她最為不解的是,為何姐姐恨她入骨?她無法不夢見蘇珊,夢見她在追殺自己。每次醒來,她的身上總是布滿了瘀痕。原來,夢見蘇珊的不僅僅是她,鎮裡的居民無一倖免。蘇珊死了,被生活再一次背叛,也是最後一次的背叛。於是貝特福特鎮人將要為此付出毀滅性的代價。等待人們的,不僅僅是噩夢而已……
作者簡介
薩拉·蘭恩,2007—2008“黑色文學獎”獲得者,一個充滿才情又野心勃勃的恐怖小說新銳作家。
薩拉·蘭恩的作品是帶著真摯的情感、動人的詩意在訴說最恐怖、最驚悚的行為。她總有辦法讓讀者不寒而慄。她的作品有女性版史蒂芬·金之稱。
續集《迷失毒城》繼《守護之殤》之後獲得美國2007年“布萊姆·斯托克最佳小說獎”。
目錄
致謝
序
第一部分 墜落
第?章 墓園背後
第二章 教學
第三章 上鎖的門
第四章 林中之物
第五章 媽媽,我可以嗎
第六章 尖叫的樹
第七章 女人的丈夫跳出了窗戶(名譽掃地)
第八章 進酒吧的傢伙
第九章 再次墮落
第二部分 屍體
第十章 極為緊身的酸洗牛仔
第十一章 當鮑嘉稱王時
第十二章 屍體
第十三章 幽靈(保羅的逃逸)
第十四章 空酒瓶
第十五章 掉進兔子洞
第十六章 世界末日,只有他知
第十七章 碰撞
第十八章 電話
第十九章 漲起的事物必將會合
第三部分 他們回來了
第二十章 重力偏折的地方
第二十一章 黴菌
第二十二章 嚴峻考驗
第二十三章 走向基蒂杜·卡吉斯的路上鋪滿了好意圖
第二十四章 高潮
第二十五章 葡萄汁和孩子們的玩具
第二十六章 核子彈爆炸也是你的錯
第二十七章 撤離
第二十八章 看不見的城市
第二十九章 協定
第三十章 五分錢通過天堂人口
第三十一章 小偷
第三十二章 鏡子裡面(欄桿那頭)
第三十三章 第三隻雄山羊
第三十四章 蠅聲嗡鳴
第四部分 死者已矣
第三十五章 林中女人
第三十六章 悲傷土壤
第三十七章 鬼影憧憧
第三十八章 大人的秘密
第三十九章 滿嘴黃沙
第四十章 失魂園
第五部分 守護者
第四十一章 原來該是你
第四十二章 家裡?男人
第四十三章 橋下的越野車
第四十四章 造紙廠
第四十五章 父親
第四十六章 心急如焚的男孩
第四十七章 黑暗之心
第四十八章 守護者
媒體評論
恐怖小說的巨作,女性版的史蒂芬·金。
——《出版商周刊》
《守護之殤》是一次華麗的亮相,預示著一位天才的誕生。
——蒂姆·雷本,《黃昏近乎狂》作者
……蘭恩用一種巧妙的方式勾勒出充滿矛盾的貝特福特鎮、美因大街、不幸的居民,以及經營不善的造紙廠,然後又無情地將貝特福特這個城鎮撕成?片。
這是史蒂芬·金式的大氣……
她的第一部小說預示著新的恐怖小說時代的到來。
——《出版人周刊》
這是一部動人心魄又充滿懸念的小說……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每一句精心雕琢的文字、每一次翻頁的迫切心情,都讓讀者的心神戰慄不已。
——薩拉·魏因曼,《巴爾的摩太陽報》
2006年度最佳書籍。
——艾瑞克·康普頓,《極度恐怖》雜誌
部分章節
公墓的中央,一尊巨大的石天使看管著威廉·普蘭提斯的軀體。天使的一隻翅膀已經不見了,歲月的沖刷,使它的臉變得十分平滑。
威廉·普蘭提斯曾在克羅特造紙廠有過很大的投資,很長一段時間,因為他的遠見,小鎮漸漸興盛起來。但造紙廠在上個月倒閉了,此時“待售”的標語如同裝飾品一般掛在納德街、栗樹街和五月花街上。天使石像讓莉斯想起英文課上讀過的一首詩。詩的內容是說一個國王,在一片荒原上,命令所有人膜拜他的功績,但強大的他內心卻極為絕望,他在一片人跡罕至的土地上,看著黃沙一直延伸到地平線。
莉斯走到墓地後面。在很遠的角落裡,她發現了要找的東西。那塊石碑比其他的要小一些,墓碑腳下盛開著鮮艷的紅玫瑰,玫瑰花瓣緊湊地團在一起。碑文應該寫成丈夫、父親或者瘦骨嶙峋的混球,但連一個這樣的稱呼也沒有。碑文只是寫著:泰德·馬萊(1963—2001),這是記住他最好的方式:一個名字。
“你好,爸爸,”她說,“是我,莉斯,是沒瘋的那個女兒。”
她等待著,仿佛期望他能回應自己一個問候。你好,小公主!他很可能會這樣回答。在她最美好的幻想里,他會叫她公主,並且像那些在世界銀行里工作的爸爸一樣,眼神充滿驕傲地看著她說:我沒死,我只是睡著了。但現在我回來了,我會把一切都處理好的。
她在潮濕的地上坐下來,白雪滲透進她的尼龍夾克衫。在?死後的那個月,莉斯的母親靜靜地開始抹去關於泰德·馬萊記憶的任務。她把他的衣物和紅襪隊的隊帽捐給了科珀斯克里斯蒂的慈善機構,並且收起了所有與他有關的照片,包括客廳茶几上的全家福。他其餘的東西都被她塞到箱子裡,扔進了垃圾場。
與她母親的意願完全相反,莉斯記得許多關於父親的事。他過去常常喝旋轉岩石牌啤酒,他說比起常被噎住的萌芽牌啤酒,他值得多花五角錢去喝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