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通社概述
北京中學生通訊社(簡稱"學通社")
到今年的1月5日,北京中學生通訊社(簡稱"學通社")迎來了她的20歲生日。20年來,從這家由充滿著青春與熱血的中學生組成的通訊社中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獨當一面、小有成就的知名人士,如鳳凰衛視主持人許戈輝,東方衛視主持人那威、駱新等等。有人由此將"學通社"稱做是人才試驗田,因為正是"學通社"在選擇、評價、培養人才上超前的理念才使如此多的人才能夠脫穎而出。我們從"人才"的視角來透視"學通社"是如何成為人才試驗田的。
學通社的起源
1984年團市委指示,《北京青年報》應該把讀者群定位在"中學生"。在那個計畫體制辦報的年代,"讀者群"還是一個相對模糊的指派命令,而創新與改革的暗流已經在1984年的《北京青年報》報社裡涌動,報社主辦者決定:要辦就辦一張真正貼近中學生的報紙。那么一批成年人如何與中學生近距離溝通呢?任務具體落到了報社學校部的四位編輯身上。編輯們想到去學校找通訊員,各校團委書記就根據自己的標準報了四五個,於是,他們手裡就有了1000多人的龐大的名單。但實際情況是,真正寫稿的人太少了。而此時,現北京青年報社社長、當時學校部的負責人張延平參加的一場公務會議卻讓他得到了意外的收穫。"北京市三好學生頒獎大會"的現場,望著台上清一色的中學生組織者,張延平的腦筋飛轉:這不就是個舞台,不就是我的跨世紀嗎,那如果我讓中學生在這個舞台上,自己去組織,自己去寫,自己去弄,那么它的效果,可能就跟這個發獎會是一樣的。就在走出發獎大會的當天晚上,興奮的張延平召集來學校部的四位編輯,提出要建立一個中學生自己的新聞組織———"學通社",該社成員不同於傳統的通訊員,而是公開招聘報名,提供固定版面,組織選題策劃,還頒發記者證的報社小記者。
從等通訊員來稿到小記者自己采寫稿件,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辦報思路,仿佛預感到這將是一次影響深遠的舉動,張延平特意給版面起名叫"跨世紀"。
當年11月13日,《北京青年報》"你喜歡新聞工作嗎?請參加學通社"的訊息一經發出,應徵者超過2400人。
著名報告文學作家孟曉雲在一篇紀念學通社成立20周年《我與學通社的親密接觸》文章中曾經這樣寫道:1984年12月31日,上百個中學生湧向北京市26中的階梯教室,參加第一任中學生學通社社長競選演說。人們大約不會忘記狂放不羈的競選者王曉對學通社的預言,他說:"美國有個布朗中學,曾培養出數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那么誰又敢說,學通社不是產生21世紀的社會棟樑之地呢?"
好一個大膽的預言!如今,20年過去了,令人感到十分欣慰的是,"走出混沌"中的許多主人公,成了集團總裁、著名撰稿人、著名主持人、范長江新聞獎得主、公司經理、法文作家、白宮翻譯等等,都已經成為社會的棟樑之才。
究竟學通社以何種人才培養方式,使得從這裡走出去的中學生成長為社會的棟樑之才?總結學通社20年來的人才培養觀,北京青年報社社長張延平說,"如同《北京青年報》復刊23年來最大的成果並不是其資產呈幾何級數的增長一樣,20年的學通社真正讓我感到自豪的,也不僅僅是其令人讚嘆的成才率。我一直認為最好的紀念,應該是總結並光大那些在成長過程中最該珍惜的東西。對於學通社,最該珍惜的無疑是當年鼓舞同學們上路的——承認差別,尊重個性,多角度培養、選擇、評價人才的觀念。"
第一課是鼓勵
歷任學通社老師都以鼓勵的方式挖掘學通社記者的潛力,表揚他們的每一點進步。每一位小記者進入學通社,指導老師上的第一課不是採訪、寫稿,而是對每個孩子的鼓勵。
安頓是學通社第一屆記者,現《北京青年報》記者,中國首部情感傾訴著作《絕對隱私》作者。說到學通社對她的影響,安頓說:"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把第一篇習作交到輔導老師手中時的情景。那是一個冬天的午後,負責學通社的張延平老師騎著腳踏車來我們學校,我站在大鐵門邊上看著他一點點靠近,心情也因此一點點緊張起來。我還記得自己當時曾經那么‘不懂事'地要求他站在路邊把我的稿子看完,當他的目光剛剛離開稿紙時,我馬上就直截了當地問‘能不能發表';我還記得他說的話:‘你寫得比我想像得要好,我會盡力的,你放心去上課吧'。"一個星期以後,安頓的稿子發表在當時還只有四個版面的《北京青年報》"跨世紀"版上,細心的老師因為怕她找不到報紙而給一個14歲的孩子鄭重地寄來了樣報。20年後,張延平老師已經是北京青年報社的社長,安頓在北青報也工作了將近10年。對於年少時在學通社感受到的鼓勵,安頓說:"當年學通社的老師們,也許就是最終影響我、讓我選擇記者作為職業的那些深藏在記憶中的人吧。"
承認差別、尊重個性的舞台
小小的學通社裡人才濟濟,每箇中學生記者身上都散發出鮮明的個性,學通社為這些年輕的個性準備了展示自我的舞台。社長張延平曾經這樣總結:"學通社是一個學生自我教育、自我實現、自我成長的平台。"這種人才觀念契合了青少年渴望展示自我的天性,恰恰為那些不滿足於書本知識的學習或者在考試中總不得志的學生,提供了在書本和考試之外展示自己才華、挖掘自己潛質的機會。他們策劃的活動,他們完成的新聞作品,得到社會的廣泛讚賞,他們在同齡人中間開始小有名氣......
在學通社,被認為是"不務正業、不走正路"的那威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舞台。當初比那威早一屆入學通社的女同學對他說:你不可能進學通社,學通社不需要你這種不寫文章只想搞活動的人。那威說:"我就進去了!就不寫文章!就搞活動!"後來他還光榮地成為東城分社的社長。
那威說:"當時我的思路就是:只要你做了,你就是有用的。人才的使用要因人而異。比如我吧,我覺得我不是一個最優秀的記者,而是一個最優秀的策劃者。我手下的人都比我有本事,但是我善於總結,善於創造機遇,善於通過學通社實踐自己的想法。當時學通社的人都不缺文采,但只是很死板地寫新聞。我認為他們缺少發揮的空間,那就由我來拓展他們的空間,讓他們的視野變大。我組織了好多活動,比如和工讀學校的聯誼,和新華社的聯誼等等。還組織過分社的人和外社的一些朋友到河北望都進行學生軍訓。那次軍訓,我相信經歷過的人都會記憶猶新。當時通訊工具還不發達,家裡有電話的都很少,大家在軍訓的過程中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不僅加深了友誼,還鍛鍊了團隊精神。"對於自己在學通社的日子,那威認為,學通社就是一個大的舞台,每個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不要等別人把你推到舞台上去,要自己蹦到舞台上去唱歌跳舞。
多角度培養、選擇、評價人才
正是由於學通社給人一個承認差別、尊重個性的平台,才使得他們得以發揮才華。學通社指導老師、現北京青年報網際傳播公司總經理賀幟生回憶起學通社招進的一批批小記者感受頗多。
段鋼是學通社第一撥記者,中學時代的才子。由於偏科,最後高考落榜。落榜後的段鋼到了北京刻字社工作,但這顯然不是他的理想。段鋼的機會出現在一次喝酒之後,這件事給當時的"賀老師"留下很深的印象。賀幟生回憶說,"在一次聚會中,段鋼和同屆的記者鈕明喝得都有點高,倆人為一件事爭辯起來。奇怪的是,儘管段鋼的辯論對手是鈕明———大家公認的才子,但在整個辯論過程中,我始終沒覺得段鋼處於下風,只覺得他倆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這件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沒考上大學的段鋼其實也不差。"
後來段鋼調進了報社。十幾年過去,事實證明了段鋼的能力,也證明了"賀老師"的判斷力。在擔任《財富周刊》部主任期間,他曾經帶領記者包專機前往香港採訪那一年的"財富論壇"年會,轟動一時。(記者 趙媛媛)
1985年1月5日,一個承載著希望與責任、充盈著青春與熱血的中學生自己的通訊社———北京中學生通訊社正式成立。時光荏苒,從《北京青年報》第一次揚起了"學通社"這面大旗伊始,到2005年1月5日,學通社已經走過了20個春秋,培養了22屆"學通社人"。成立之初就被譽為"首都新聞界的一支新軍",學通社如今也已經有了相當的社會知名度。
回首20年,學通社人大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中成為了中流砥柱,20年後再聚首,學通社人也有許多話要說。《北京青年報》記者、中國首部情感傾訴著作《絕對隱私》作者安頓說道:"我一直覺得‘學通社生涯'是我的個人經歷中非常重要的一段。"上海東方衛視創意總監、新聞評論員駱新說道:"就是從學通社開始,我逐漸明白自己適合從事什麼樣的職業。"鳳凰衛視主持人許戈輝說:"和《北京青年報》、學通社有關的活動我基本上是有呼必應。我是從這裡走出來的,我願意在任何它需要的時候回來。"學通社已經真正成為一塊培養人才的試驗田,成為一片沃土。
育人創新
學通社20年成果纍纍
學通社發起人、北京青年報社社長張延平在回首學通社20年培養人才的歷程時,不禁感慨道:"我最感到欣慰的,是經常被一些已經小有成就的青年人親切地稱呼為‘張老師'。他們中間有的人現在真的做了記者,已經是我的同行、同事,甚至是我的‘對手',也有許多人雖然沒有完成當年的新聞夢想,但卻在另外的天地里延伸著學通社的輝煌。"
誠然,無論是否最終走入新聞界,學通社人都已在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中成才,創造著自己的一片輝煌,當他們剛剛走入學通社時,還都是怯生生的中學生,而現在他們中的佼佼者已經是獨當一面、小有成就的知名人士。《法制進行時》節目主持人徐滔,東方衛視著名主持人那威、駱新,鳳凰衛視主持人許戈輝......現在醜小鴨變天鵝的故事還在學通社反覆地上演著。
不僅是在新聞界,在其他行業,走出學通社大門的學生們也帶著學通精神打拚著自己的一片天地。現任航天新世界(中國)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中廣數位電視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的夏鴻從一個開始有些逆反心理的高中生到作出現在的成績,他這樣評價學通社:"它是一個平台,它的立場是自主、進步、競爭,它的態度是平等、鼓勵和寬容。在學通社你不用害怕說錯話、辦傻事甚至闖那么一點‘禍'。"這番話也代表了其他學通人的心聲。
也正是這些不怕虎的初生牛犢,刷新了中國新聞發展歷史上多項"最年輕"的紀錄:1985年,《北京青年報》因為第一次揚起了"學通社"大旗獲得了團中央頒發的"創新活動獎",於是,各省市紛紛效仿,一時間,學通社遍布全國。曾在成立大會上被當時的中宣部新聞局局長鍾沛璋戲稱為"繼新華社、中新社、上海紅領巾通訊社之後的第四家新聞社"的學通社不僅僅占得了成立的先機,還在接下來的20年發展中激情昂揚地書寫下了許多專屬於它和它的孩子們的"第一次"和"里程碑"。1988年,華東水災,學通社記者在僅有300元經費的情況下,發起了名為"心手相連,共同度過"的首場全國中學生賑災義演。這場演出被當時的傳媒評價為"北方青少年音樂發展里程碑"。1990年,學通社記者走上王府井大街舉辦了北京市第一個"希望工程"宣傳日。1994年,學通社記者繼在報紙上開設專欄介紹北京市中學生自發組織的校園樂隊後,舉辦了名為"把自己推向前台"的第一場面向市場的北京市中學生校園歌曲演唱會。2000年7月,學通社第十六屆副社長、現北京大學臨床醫學系學生張悅悅飛赴悉尼,成為我國第一位報導奧運會的中學生記者。2000年11月8日,記者節當天,"學通網站"成立,這是第一家全部由中學生管理運作的從單一平面紙媒衍生出來的網路媒體,在這些因為"第一"、"唯一"而被聚焦的時刻背後,是一個個真實鮮活、笑中有淚的成長故事......
因材施教
人才試驗田的"造才"秘笈
在選才原則上,學通社的記者在構成上打破了一般學生社團的"主要城區的優秀學生"這一模式。第一屆學通記者招生時的淘汰率超過了"1比200",被錄取的100名記者中有一位學生記者是來自工讀學校。2000年,北京第一聾人學校擁有了第一位自己的學通社記者。
"現在想來,當年‘全面發展、學有特長'的口號,其實正是我們對因材施教的人才觀念的一次樸素自覺的套用。"張延平如此詮釋學通社培養學生的理念。"正因為如此,我們創辦了學通社,提出了‘全面發展、學有特長'的口號,確定了‘溝通信息、培養能力、選拔人才'的宗旨。新聞實踐的舞台,強調綜合素質的發揮,強調面對各種複雜情況的應變能力,而這恰恰為那些不滿足於書本知識的學習或者在考試中總不得志的學生,提供了在書本和考試之外展示自己才華、挖掘自己潛質的機會。
"60分+特長=優等生",在那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年代,這樣的觀點顯得有些激進。但學通社本著"學有所長"的觀念,細心呵護一批這樣的學有所長的中學生。在沒有網際網路的20世紀80年代,學通社的幾百名中學生搭建起覆蓋北京中學系統的新聞信息網際網路。這個網路打破了重點校、非重點校、職高校的界限,推動了整個社會對於中學生這一群體的關注。指導老師倡導競爭的教育方式,學生記者間的用實力說話的業務壓力,都對學通社成員的成長起到了催熟的作用。
張延平說:"曾經有人說,《北京青年報》是‘三流人才'辦出了‘一流報紙'。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理解這句話,或許它恰恰反映出我們一直堅持的用人之道。" (李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