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鄰

孫鄰

孫鄰(202年-249年),字公達 ,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孫堅長兄孫羌之孫,豫章太守、都亭侯孫賁長子,孫策和孫權的堂侄,三國時期吳國宗室、將領。 建安二十四年(210年),孫賁去世,孫鄰繼承其爵位。孫鄰九歲時,代理豫章太守,進封都鄉侯。後升任夏口、沔中督,威遠將軍。赤烏十二年(249年),孫鄰去世,其子孫苗襲爵。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孫鄰生性精明敏捷,年幼時就有很好的聲譽。 建安十五年年(210年),孫鄰的父親孫賁去世,孫鄰繼承父親都亭侯的爵位。

孫鄰九歲時,代理豫章太守,不久為顧邵替代,進封為都鄉侯。孫鄰在郡將近二十年,討伐平定叛賊,治理政事成績斐然。徵召回武昌後,被任命為繞帳督。當時太常潘濬掌管荊州事務,重安縣縣長陳留人舒燮有罪坐牢,潘濬曾與舒燮失和,想用法律治他於死地。議論的人多為舒燮說情,潘濬還是不肯放過他。孫鄰對潘濬說:“舒伯膺兄弟爭死,天下人都認為他們有義氣,作為美談,舒仲膺過去又有侍奉我國的心愿。如今您殺害他們的子弟,如果天下一統,君王北巡,中原士人一定問到舒仲膺後嗣的情況,回答說是潘承明(潘濬)殺死了舒燮,您對此事該怎么辦?”潘濬立即打消殺死舒燮的念頭,舒燮因此而得救。

孫鄰後來升任為夏口、沔中督,威遠將軍,在住地任職。赤烏十二年(249年),孫鄰去世,其子孫苗繼承其都鄉侯的爵位。

歷史評價

韋曜《吳書》:“雅性精敏,幼有令譽。”

陳壽《三國志》:“夫親親恩義,古今之常。宗子維城,詩人所稱。況此諸孫,或贊興初基,或鎮據邊陲,克堪厥任,不忝其榮者乎!故詳著雲。”

史籍記載

《三國志·卷五十一·吳書六·宗室傳第六》

家庭成員

父親

孫賁,封都亭侯,官至征虜將軍、豫章太守。

兄弟姐妹

•弟弟

孫安

孫熙

孫績

•姐妹

孫氏,嫁給曹操的兒子曹彰。

兒子

孫苗,襲爵都鄉侯。

孫旅,孫苗之弟。

孫述,官至武昌督、平荊州事。

孫震,官至無難督。晉滅吳之戰時被周浚等諸晉將擊敗,與張悌一同戰死。

孫諧,官至城門校尉。

孫歆,官至樂鄉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