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炳林

孫炳林,字思白,又字守道。號耕硯齋主。陝西岐山人,生於1964年。擅行草,尤長小楷。

基本信息

走 進 耕 硯 齋
——孫炳林書法藝術瑣談
王克儉
耕硯齋實無好硯,只一方常年不乾的大硯池散發著宿墨的氣味。其為“齋”,實際上也只是孫炳林讀書寫字的屋子,題以雅號罷了。文化人的“齋”“軒”之稱,多為言志之題、或無定所。古人有云:吾之齋堂,多於印上建造,當自為戲謔也。
炳林先生的斑駁的舊硯,常以能“耕”而生澤。走進“耕硯齋”,滿壁書畫,一案書卷,幾支豪管,三兩本名家之帖,而硯在案之上首,並一隻筆洗。
筆洗在與硯的交替使用中,流墨溢彩,成一泓黑水。我與炳林先生相對於案頭,笑而言道:這一盂黑水,且不可潑去,一片混沌,融合了最美的顏色,明天,彩虹會從當中飛起。於是相視大笑,各見苦澀。孫炳林楷書作品

苦澀之生、在於耕硯之勞。炳林先生是一位勤奮的書法家。青年從戎,在京華的一盤營房裡,初涉軍旅文化,傍筆墨、濡色彩、跨相機,硬生生將一股學生腔,修煉成了滿身陽剛的軍人氣,從而,成為一個有成就的部隊文化工作者。若此,童年時好書畫之夢有了新的天地。在這個充滿個人發展的空間裡,他拈管而勤“耕”於硯,未久,書也來得、畫也來得,硯而對卷,則為文也來得。京都有大手筆,見之而贊曰:丰神不惡、“耕”有所獲。而炳林先生自知
不足。
轉業之後,來到醫院。從一群黃褂褂中,融入了一片白衫衫。人無越思,便宜合群,炳林先生完成了從軍旅生涯到仁業庶人的角色轉換。既從事於宣傳信息,“耕”硯則顯其所長,由是筆耕不輟。
筆墨生涯是一個寬闊的領域。既欲全有,反得於無。中年時的炳林,悟到了簡約、擇宜、率性、通會的從藝思路,從此主攻書法。青少年時對臨歐柳的基本功已經紮根,於是他注目二王。羲獻之法,人皆研習,大多得其皮毛。炳

林先生以為,不可貪多、務求專精。嘗臨《聖教》《蘭亭》,自覺大形尚可而神不近及。由是,以退為進,伏案臨摹《黃庭經》《樂毅論》《王版十三行》,由點線入手,從細處領悟。知晉書由漢隸來,又追溯到漢,兼習漢碑,知非通隸無以求高古。如此十數余載,心手相追,頗有覺悟,遂扶案言道:“臨摹得其形,感悟得其神。”對臨能似,則仿佛見古賢風:感悟而覺,則神會河嶽氣。我笑曰,既知通會,定有神彩。
孫炳林作品

於是復觀其近作,其小字,疏朗嫻雅,點畫有致,頗得晉唐法;其八屏大字,筆墨淋漓,結密而靈動,見視覺上的撞擊。觀其行氣,如白樂天言詩云:上下通而一氣泰。又觀其扇面、斗方,兼有今人尚意之流、或閒靜、或張揚、意趣十足。漫捲書作數十張,我說:“不勞更翻,我知之矣。君之追求,在於清麗幽遠、雅俗共賞。”或思索喃喃:“藝術為美,中和為道,君之書,正路

作辭已,心結束了,從而作註:鼓吹者,今之流弊也,而世人之鼓吹,其情有二,一為人或物質實而良者,雖吹而去塵,仍見珠玉之質,遂為人知;其為輕薄者,一吹而去其本,塵埃落定,空無一物,遂為世棄,我作此鼓吹之辭,期案友人炳林先生報良質、守根本、持恆心而煥文華。人或不之信,可評點其書作,當能引為交遊。
孫炳林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