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淮濱

孫淮濱

孫淮濱 當代著名書畫家、賞石家、著名學者。安徽靈璧人,1932年2月生。為清道人高足王奎璧、呂鳳子先生入室弟子。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孫淮濱 孫淮濱

孫淮濱 當代著名書畫家、賞石家、著名學者。安徽靈璧人,1932年2月生。為清道人高足王奎璧、呂鳳子先生入室弟子。主攻書畫,兼修古文經史。書畫作品在國內外展覽夥頤,並為諸多博物館、藝術館、碑林珍藏並刻石。現為安徽省文史館館員、中國民族文化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書畫學會副主席、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安徽靈璧鍾馗畫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創造民間文化品牌藝術家、新中國國禮藝術大師。著作有《中國靈璧鍾馗畫淵源探賾》、《中國靈壁石寶典》、《孫淮濱鍾馗畫》、《靈韻仙姿》、《孫淮濱論文集》、《孫淮濱書畫集》等。

人物生平

冶古熔今鑄畫魂

--孫淮濱先生藝術人生散記

孫淮濱先生,1932年出生於安徽靈璧,早年師從清道人入室弟子王奎璧、呂鳳子先生,宗法授受,薪火相傳,深得清道人堂奧。其書學攻金文碑帖,上溯秦漢,下迨晉唐,冶金石法帖於一爐。其畫從書出 ,諳熟“六法”,涉獵甚廣,舉凡山水、花鳥、博古、人物,或工或寫,各臻佳境。尤好詩詞及古文學,並讀經研史,致力于振興國學。他嘗為自己的藝術成就次第為:書法第一,繪畫第二,文章第三,詩詞第四。綜言之,孫淮濱先生是一位博學多藝的書畫家、史學家、美學家、民藝家。

孫淮濱先生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擔任美術編輯,彼時人物畫作品較多。那時他也創作一些設色清麗,意境閒雅的工筆花鳥畫。1961年調入靈璧縣文化館,從此開拓了創作道路,他擺脫了插圖式的人物畫創作,放眼社會,面向生活,創作了《看電影》、《流動圖書箱》、《下田新風》、《文藝輕騎》等反映農村文化生活的年畫。1963年農村經濟轉折性的發展,他創作了反映農村生活的《趕集圖》。畫面上桃紅柳綠,春意盎然,趕集路上的男女老少,牽豬趕羊,推車荷擔,農副產品,滿車盈筐,車水馬龍,奏響了農村經濟大發展的交響曲。這一時期他的現代人物畫創作為高潮期,那一時期他的《趕集圖》、《祖國頌》為安徽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1972年,他的《四季花鳥屏》為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並被評為最佳出版作品。孫淮濱先生對敦穆質樸,最能代表中國人精神氣質的青銅器情有獨鍾,嘗繪作鐘鼎古器,佐以奇葩鮮果,題以金文銘識,盎漾著中國古典的文化氣息的博古畫。1976年,他的《龍虎尊·菊花》為國家對外文委組展在香港展出。1990年他的《鼎鼐長春》參加全國第五屆《中國花鳥畫邀請展》。孫淮濱先生的博古畫作品,無論是夏鼎商彝,或是秦權漢璽,器物既出,無不鏽蝕駁,古厚蒼深,皆駸駸乎三代器物,令人傾絕。孫淮濱先生博廣的畫路,精湛的技法,來之非易。他一生勤奮自勵,並轉益多師,博採眾長,焚膏自晷,孜孜不倦,而終以卓然成家。他的花鳥畫私淑陳之佛,但又不落窠臼而自立面目。他的牡丹畫師法於非闡,而又不拘泥其成法。他畫孔雀深羨劉奎齡,而風貌卻又迥異自立。他的博古畫得力於孔宣和孔小瑜,而他一變孔氏的小寫為工筆。當代以畫青銅器名重畫壇的工筆畫家鄭乃珖,他們的博古畫之間也各有蹊徑。孫淮濱先生是一個才藝多能而又卓然自立的畫家,他的創作潛能如日方中。而他淡泊名利,不計毀譽,為了傳承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而毅然投身於靈璧鍾馗畫的挖掘搶救工作,並久事不輟,這不是一般常人所能達到的境界。

作品介紹

來源

靈璧鍾馗畫是從軒轅黃帝首創的驅邪儺舞中的方相氏衍化嬗變而來,是正氣戰勝邪惡的精神支柱,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積澱。並以唐代吳道子的“鍾馗樣”為粉本,是傳承有緒的經典繪畫,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它一直發揮著精神文化功能。靈璧鍾馗畫構圖豐滿,造型偉岸,“吳帶當風”,線條飛動,施朱敷丹,驚彩絕艷,再現富麗堂皇激奮昂揚的盛唐畫風。它伴隨著我國民俗活動的流傳延續至今,因之,它被譽為“活化石”而倍受中外專家學者的珍視。如清代學者齊周華在其所著《名山藏副本·鍾馗像贊》中寫道:“唐元宗夢鍾馗斬虛耗之鬼而病瘥,因命吳道子繪其像,遍行天下。元宗覽之曰‘卿如與朕同夢,蓋肖極矣’。由吳道子畫能通神也,無如天下傳寫,漸失其真,惟靈璧所畫,往往不脫吳道子原格,故世群推之。”靈璧鍾馗畫既是傳承大唐繪畫的經典之作,同時又一直為我國歷代朝野民俗事象中的重要物質內容,因之,它特具精神文化和審美功能的雙重價值,益加彌足珍貴。公元1915年,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中,靈璧選送的甲冑“武馗”《驅鬼圖》被評為金獎,飲譽國際畫壇。但在解放以後,對靈璧鍾馗畫只片面地從它的“驅邪祛病”的糟粕成份而加以封殺禁錮,致使三十多年無人敢畫。孫淮濱先生以他對鄉土文化淵源流變的真知,他以驚人的才智和勇氣剔塵炫珠,對靈璧鍾馗畫積極挖掘搶救,終於使這一朵長期紮根在靈璧沃土裡的民間藝術之花破土重生,並在燦爛的陽光下驕艷怒放!

靈璧傳統鍾馗畫,是中國意象式藝術的一種典型,它保留著中國傳統深層精神的藝術形式,是大有值得發掘並傳承的中國藝術寶藏。孫淮濱先生以本著挖掘傳統,繼承傳統為旨要,原本地秉承前輩精深造詣的畫跡,對靈璧傳統鍾馗畫的造型特點和臉譜特徵深入研究,原真性的繼承。在繪畫技法上,孫淮濱繼承吳道子剛健飛動“吳帶當風”的線條,以墨線為骨,立造型之本。他以其精到的篆書功力和人物畫造型的紮實基礎,放筆直寫,形備神完。在設色上,他以文人畫所崇尚的精工細筆,周密不苟的技藝,與靈璧民間藝匠代代相因的鐘馗畫技法融會貫通,合一爐而冶之。敷色濃烈,驚彩絕艷,數層烘染,必厚重而止。呈現出富麗堂皇,博大雄渾的大唐氣象,煥發著東方古老文化的燦爛光華。

特色

靈璧鍾馗畫傳統題材中的《鍾馗八靈圖》尤具地方特色,它以“八條屏”構圖形式,圖中以八個不同造型的鐘馗,乘坐八種不同的神獸,八個不同的侍從,擎著八種不同的寶傘。畫中八種神獸都出自中國古代典籍。如鍾馗坐騎之一為“白澤”,本於《軒轅本紀》:“帝巡狩,東至海,登桓山,于海濱得白澤神獸,能言,因問天下鬼神之事。”再如其坐騎之一為“獬豸”,本於《神異經》:“東北荒中有獸如羊,性忠直,見人斗則觸不直,聞人論則咋不正,名曰獬豸。”其餘為“角端”、“騶吾”“飛黃”等等,分別來自《宋書·祥符志》、《山海經》等經典古籍中,皆取其忠直、勇猛、識鬼、御兵、任法、善行和象徵祥瑞之獸為之。《鍾馗八靈圖》無論表象立意以及緣物達志,其文化脈絡無不與古史典籍息息相通,可謂是灼古爍今,博大精深之藝術瑰寶。此《鍾馗八靈圖》曾為孫淮濱祖上珍藏三代,而在“文革”中付之一炬,痛失無可挽回。但是由於孫淮濱成熟的繪畫技能和天才的記憶傳承,終於得到成功地創作複製,致使這一獨具靈璧鍾馗畫特色的經典之作慶幸的傳承下來。由於孫淮濱先生成功地挖掘搶救

榮譽

靈璧鍾馗畫,安徽省文化廳特地授予他“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鍾馗畫)代表性傳承人”稱號。在全國“第四屆民間藝術博覽會中國創造·民間文化品牌評選活動”中,又授予孫淮濱“中國創造·民間文化品牌藝術家”稱號。他的鐘馗畫作品被評為“中國創造·民間文化品牌珍貴藝術品”。2009年10月,孫淮濱鍾馗圖被評為“新中國國禮”。靈璧鍾馗畫將與文人畫爭輝千古。

社會評價

孫淮濱先生在文人畫家中是頗有成就而又卓具影響的藝術家,由於他長期從事文化館工作,對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極高的理解與情愫,致使這一與文人畫相對相成的民間繪畫相互結緣,並使他兼容並蓄集於一身,這對孫淮濱先生的人格品德及繪畫風格的形成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他是具有雙重影響的藝術家。正當孫淮濱先生潛心於高妙意蘊的鐘馗畫 創作中,有些摯友語重心長的勸說孫淮濱,說鍾馗畫不入“大雅”,要他放棄鍾馗畫創作。誠然,在當前美術界多元紛繁的格局中,在這個名利社會的物慾時代,這種費時費力的民間美術,正是不為一般畫家所沿承的邏輯所在。正因如此,孫淮濱先生不管是來自西方的文化激盪,還是來自本土的迷惘與浮躁,他都不會迷失藝術道路,他心無旁騖地沿著中國繪畫的優秀傳統之路走下去,而且是那樣篤誠,那樣堅定。應當堅信孫淮濱先生的藝術定力,一定是高妙無倫,超軼絕俗 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