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村碑記載,清朝乾隆年間王姓由臨淄遷此建村。因村南有孫家墓地一處,故名孫家峪。與梨行村為一行政村,村民委員會駐地設在孫家峪。
該村在抗日戰爭時期,隸屬龍角鄉;解放戰爭時期屬苗山區,解放初期屬東杓山村領導,與東杓山村一個單位;1948年後成為一獨立村。人民公社時屬苗山公社;1984年,公社撤銷,屬見馬鄉管轄;2001年合鄉並鎮,隸屬苗山鎮至今。
孫家峪村,東、西、北三面環山,村北的山東西走向,名油簍寨。站在此寨頂,可鳥瞰全村及四周。寨頂有一石砌寨圍,800多平方米。寨石牆現已坍塌,但底部根基尚存。據傳,此寨是在兵荒馬亂年代為保衛村子安全所修。
孫家峪村的土地全都像掛在山上。交通閉塞,能通獨輪車的唯一一條山路,通東杓山村。1978年前,村民口糧不足200斤,豐收年景,每人每年才分到30-40斤小麥,瓜乾是主糧,村民住的基本是草房,口糧靠國家救濟,花錢靠銀行貸款,唯一的運輸工具是生產隊的四五輛破舊不堪的獨輪膠帶車。文化落後,適齡兒童入學率不足60%,至1965年,全村只有3個國中畢業生。
孫家峪村人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抗日戰爭時期,就有黨組織成員王英傳,為八路軍送信、籌款。解放戰爭時期,參加解放軍的5人,其中呂功臣、王英公成為營級幹部,王英鈞、王桂英為國捐軀。
戰爭年代,孫家峪人多次為我黨我軍籌糧籌款,隨軍支前,有的一次長達一年之久。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孫家峪村發生了大的變化。1981年,全村實行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1982年,又把六條山溝中的薄地建成果園,承包到戶。村民口糧不僅自足有餘,花錢也有了保障。僅果園收入一項,不少戶超過4000元。
為徹底改變交通閉塞的落後狀況,1983年,開通了孫家峪通杓山的鄉級公路。1998年,村兩委多方籌集資金,把貫穿南北的主要道路全部鋪水泥硬化,並搭建了接連村東西的三座單孔石橋。1999年冬季,在通杓山的公路上,修建了一座20多米長,5米寬的單孔石橋,結束了孫家峪村民祖祖輩輩,不論盛夏嚴冬蹬河的歷史。
孫家峪村1978年通電。如今,家家有電視,多數村民有彩電、影碟機,一半人家有電話。從前一窩土的古老草房,已消失殆盡,代之而起的是前出廈大瓦房。原來的獨輪車已成歷史文物。現有六噸大卡一部,出租客車一部,三輪農用車6輛,90%的戶都有機車。
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孫家峪村人的精神面貌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社會的進步,使村民們認識到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特別是重男輕女的舊觀念蕩然無存。現在的孫家峪人,已擁有大學本科生3人,中專生4人,高中生年年不斷,3-5周歲的兒童全部人村辦幼稚園。不讓子孫上學的行為巳成為不合法行為。五六十歲的老人,也買來林果獸醫類書籍,用以指導管理果園、養殖,濃厚的文化氛圍自然形成。
從1982年開始調整了產業結構的孫家峪人,已嘗到甜頭。在不斷擴大林果業的同時,從1998年開始第二次產業結構調整,由單一的農業,向林果業、蔬菜業、畜牧業發展。如今畜牧業發展勢頭正旺。全村四群羊,養牛戶占三分之一,養豬專業戶兩家。林牧業給村民帶來可喜的回報。
隨著多種經營的全面發展,孫家峪村將變得更加美好。
村北建有吉山林場孫家峪分場:分場有住房三間,院落一座,面積400平方米。住有四位護林職工,管理十幾萬畝林區。林區主要樹木是松樹,其次是槐樹。該分場建於1964年,是國營林場。
孫家峪村,南北長約500米。村內有一條季節小河,貫通南北,村民居住於小河東西兩岸。河西岸有條南北路。
一、烈士英名錄
王英鈞 王桂英(女)
二、歷任村支書
1972年以前
1972年-1976年 王英太
1976年-1986年 王元德
1986年-1995年 王英美
1995年-2001年 王元山
2001年- 王正挺
三、歷任村主任
1950年-1968年 王英傳
1968年-1970年 孫召明
1970年-1974年 王元坤
1974年-1995年 王英太
1995年-2001年 王元康
2001年- 王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