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峪村

姜家峪村隸屬萊城區茶業口鎮,位於萊城北42公里、鎮政府駐地東南18公里處。東界和莊鄉,碌碡頂山北麓,村南與苗山鎮孫家峪村接壤,位於三鎮交界處。村西面是暗搖頭村,正北面鄰堯舜村,村距各1.5公里。現有耕地252畝,180戶,520口人。

相傳明朝成化年間,姜姓建村,因址在山峪之中,冠以姓氏,故名姜家峪。但姜姓沒有多少後代延續下來,老人們講,姜姓大都移到博山李家窯居住。後來又有李姓遷此,現今李姓居民也不多。孫姓從博山孫家大莊遷此約300多年了,現今孫姓人口占全村人中的95%以上。
清朝康熙《萊蕪縣誌》記載:“石城堡·姜家峪”。據史料記載:1941年前,姜家峪村隸屬萊蕪十一區,即雪野區匯源鄉;1941年5月劃為抬頭區;1942年下半年,重新劃區,歸屬淄川縣;1945年10月重歸茶業區;1946年2月,姜家峪村又劃歸萊蕪縣;1950年,萊蕪縣改名為數字區,姜家峪村屬第十一區;1955年改數字區為地名區,重新稱為茶業區;1958年3月撤銷茶業區,並屬腰關鄉;同年10月人民公社成立,稱腰關人民公社;1959年3月,合併為茶業人民公社;1984年成立茶業辦事處,屬峪門鄉;1985年撤處並鄉,歸腰關鄉;2001年,又與茶業口合併為茶業口鎮。
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在村東和莊設有據點,因與姜家峪有一山之隔,所以村中房屋免遭燒毀,但有2名壯年勞力被日軍抓走,聽說是去了滿洲挖煤,此後2人皆無音訊。面對日軍的野蠻侵略,姜家峪村民在黨的領導下,有20多人參加了民兵自衛隊,由孫迎吉任隊長。他們採用靈活多變的戰術,與敵人周旋作戰。村中的婦女和老人也都通過不同的方式參加到了抗日救國之中。
由於姜家峪村位置比較隱蔽,在戰鬥中受傷的八路軍病員先後有50多人在村中救治。熱心的姜家峪人把傷員都分散到各家各戶,隱藏起來。他們不怕髒,不怕累,細心照料傷員。當時,姜家峪村被稱為“第三衛生所”。
八年的艱苦抗戰勝利了,國民黨反動派又對我軍民進行了瘋狂大反撲。姜家峪村湧現出了一批革命英雄。在著名的孟良崮戰役中,李家文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和敵人展開搏鬥,勇奪敵人機槍,不幸中彈壯烈犧牲。烈士的鮮血沒有白流,終於解放了,人民從此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姜家峪村地處山區,耕地面積較少,但在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以後,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村民耕種收穫成倍增長,很快實現了溫飽。改革開放以來,村民大搞多種經營,家庭收入大幅度提高。
姜家峪村距離博山只有20公里,出產的大量農產品急待運往博山銷售,但交通不便,嚴重影響了經濟發展。1978年,在各級領導的支持下,村民決心打開通往博山的門戶。此路要翻過村東的章家嶺,施工難度較大,但勤勞的姜家峪人不怕下大力流大汗,只用了半年時間,一條公路修成了,姜家峪人通向富裕的大門打開了。
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姜家峪人都在尋求發家致富的門路.,最有經濟頭腦的要數孫兆水兄弟。十幾年前,孫兆水和四弟開了一家小賣鋪,並買了三輪車,赴集賣布。幾年的時間,兄弟倆的三輪車換為一輛四輪雙排車,2001年蓋起了二層小洋樓,擴大了小賣鋪的規模,經營日用百貨,五金等,成了姜家峪村的經商帶頭人。
人們看孫氏兄弟發了家,也都紛紛想方沒法奔小康。豆角是姜家峪村的特產,色鮮味美,在博山頗有名氣。到了收穫季節,山坡、地頭、堰邊全是豆角。村民們看準了這條發家致富的好門路。2001年孫啟文買了雙排小卡車,專門做起了豆角運銷生意。村民們嘗到了種植經濟作物的甜頭,千方百計大量種植生薑、大蒜、毛芋頭、架豆角等經濟作物。近年來,村民們的腰包鼓了起來,家家戶戶通了電話,還有不少人買了農用車,乾起了運銷業。
隨著村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追求的不再只是豐衣足食,還注重精神生活。每逢節日,村民們就組織演出隊,走村串巷,玩旱船,舞獅子,寂靜的山村熱鬧起來,極大地豐富了村民們的文化生活。
在新世紀裡,姜家峪人將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一起抓,相信明天的日子會更美好。

姜家峪坐落在一個小盆地之中,四周五座大山緊緊環抱。東有東大頂,西有牛存頂,南靠南寨頂,東邊還有碌碡頂。傳說這是“五虎看羊”,把姜家峪村看得人丁興旺。從牛存頂直插村北一連九個山頭,老人們說這是“九龍環山“。山中林木鬱鬱蔥蔥,林中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景色怡人,正所謂:“群山環抱,綠水長流”,實乃納涼避暑之勝地。一條小河穿村而過,清澈見底,湍流不息,向西流入嵬石河,注入雪野湖,它哺育一代又一代姜家峪村人,也歷盡了無數滄桑。姜家峪村雖小,但村民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在戰爭年代,姜家峪村也毫不例外地加入了革命洪流。 
姜家峪村雖居深山,但十分崇尚文化、重視教育。解放初期就辦起了學堂,全村有十幾個學生。幾十年來,全村的教育事業不斷發展,普及了義務教育,培養了不少的人才,村民的文化素質有了明顯提高,帶動了經濟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