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前言
在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之際,民革上海海洋大學支部主委陳藍蓀教授編寫了《孫中山革命人生圖志》,以此來緬懷這位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圖志》以時間為脈絡,對孫中山革命人生的每個節點,以歷史的真實照片加以展示,客觀地再現了孫中山的革命功績,可以讓廣大讀者直觀地了解孫中山戰鬥的一生。
站在時間的維度、人性的立場,調動歷史的邏輯,去理解、紀念偉人,孫中山先生無疑是一位站在時代前列的世紀偉人。他領導中國民主革命,結束了封建帝制,打開了中國進步的閘門,創立了東方第一個共和國。他雖來不及開拓新中國的建設局面,卻勾畫了宏偉的建設藍圖。其豐功偉績彪炳青史,其革命人生與光輝思想為中國人民留下了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民革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的參政黨,作為由原國民黨民主派為主創建的民主黨派,對孫中山先生一向懷有崇高的敬意與深厚的感情。68年來,我們在孫中山先生愛國思想、革命意志和進取精神的激勵下,為中國的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為促進祖國統一、推動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交往,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今天,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民革更將牢記先生遺訓,繼承和發揚民革的優良傳統,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為推動上海經濟社會發展、民革事業不斷前進,為早日實現祖國和平統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上海市政協副主席
民革上海市委主委
高小玫
2016年5月
目錄
第一章 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為振興中華戰鬥不息(1866—1925)
第二章 廣納中西文化,尋求救國真理(1875—1894)
第三章 棄醫從政,組建興中會(1894—1902)
第四章 策動廣州反清首義,失敗遭通緝(1895.3—1895.11)
第五章 流亡奔走海外,籌款資助革命(1895—1911)
第六章 倫敦蒙難,導師相助獲釋(1896.10.11—10.23)
第七章 惠州起義失敗,再赴日本避難(1900.9—1901)
第八章 孫中山加入改造洪門,致公堂奉行民主革命(1904— )
第九章 創立中國同盟會,三民主義為政綱(1905.8— )
第十章 創辦革命報刊,傳播民主思想
第十一章 反清起義愈挫愈奮,武裝鬥爭喚醒大眾(1907—1911)
第十二章 領導辛亥革命,創立中華民國(1911—1912)
第十三章 袁世凱威逼清帝退位,孫中山辭卸臨時大總統(1912.2—1912.4)
第十四章 考察調查各地,主張實業救國(1912.4—1913.1)
第十五章 創建國民黨,當選理事長(1912.8.25— )
第十六章 任職鐵路總督辦,規劃鐵路大幹線(1912.9—1913.1)
第十七章 考察日本,思考中國未來發展(1913.2—1913.3)
第十八章 袁世凱修改《臨時約法》,孫中山發起二次革命(1913.7—1913.8)
第十九章 組建中華革命黨,領導反袁武裝鬥爭(1914.4 — )
第二十章 從友情到愛情,孫中山與宋慶齡東京結緣(1915.10— )
第二十一章 反對袁世凱稱帝,《討袁宣言》引發南方護國潮(1915.12—1916.6)
第二十二章 大元帥一次護法,西南軍閥聯戰北洋軍(1917.7—1918.5)
第二十三章 深居簡出在上海,著書立說集大成(1918.6—1919.12)
第二十四章 改組中華革命黨,成立中國國民黨(1919.10.10— )
第二十五章 非常大總統二次護法,桂林會師北伐(1920.2—1922.3)
第二十六章 提出聯俄政策,接受蘇俄援助(1920—1925)
第二十七章 國共兩黨首次合作,發布政令扶助農工(1921—1925)
第二十八章 亂軍圍攻總統府,第一次韶關北伐失敗(1922.5—1922.8)
第二十九章 赴粵復職大元帥,綜理政務平叛亂(1923.2—1924.10)
第三十章 中國國民黨“一大”召開,詮釋發展新三民主義(1924.1— )
第三十一章 創建黃埔軍校,培養革命軍骨幹人才(1924.5— )
第三十二章 缺少給養戰線長,第二次韶關北伐受挫(1924.9—1924.10)
第三十三章 抱病北上,逝世北京,未了祖國統一心愿(1924.11—1925.3)
第三十四章 書法手跡頗具造詣,彰顯偉人政治情懷
附錄
參考文獻
後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