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紀念館[南京]

孫中山紀念館[南京]
孫中山紀念館[南京]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孫中山紀念館有多處,這裡主要介紹南京孫中山紀念館。孫中山紀念館,原名藏經樓,位於中山陵與靈谷寺之間的密林中,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古典建築。主樓高20.8米,頂上蓋綠色琉璃瓦,屋脊為黃色琉璃瓦,正脊中央飾有紫銅回輪華蓋,梁、柱、額枋均飾以彩繪。樓內珍藏孫中山先生的經典著作和奉安照片等珍貴史料。樓前廣場正中的花台上豎有一尊高2.6米的孫中山先生全身銅像。樓後有長達125米的碑廊,上刻孫中山先生所著“三民主義”全文。

基本信息

概況

孫中山紀念館孫中山紀念館
南京東部中山陵東、靈谷寺西的林海中,溪流綠樹掩映著一座仿清喇嘛廟的古典建築,它依山而建,氣勢恢宏,這裡就是保存展示一代偉人孫中山先生史跡的博物館--孫中山紀念館。

孫中山紀念館原名藏經樓,是中山陵園眾多紀念性建築之一,原由中國佛教會捐建,初為收藏佛經所用。建築包括主樓、僧房和碑廊三個部分,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由著名建築師盧奉璋設計,1936年冬竣工。

來到孫中山紀念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廣場中央石階上矗立的一座孫中山全身銅像。這尊銅像高2.9米,重達一噸多,以孫中山向民眾發表演說的姿勢為造型,氣勢磅礴,栩栩如生。這尊銅像是孫中山生前的日本友人梅屋莊吉贈送的。

孫中山紀念館孫中山紀念館

藏經樓飽含歷史滄桑。抗戰前,藏經樓曾珍藏了一批珍貴文物和佛經,這些文物和佛經都是該樓落成後各地佛教界人士贈送或薦送的。抗戰爆發後,藏經樓遭到嚴重破壞,僧房、碑廊毀於日軍炮火,文物與佛經也不知去向。新中國建立後,地方政府多次撥款,逐步修建了主樓、僧房和碑廊。1986年11月,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20周年,在這裡舉辦了內容豐富的孫中山先生史跡及著作展覽。藏經樓首次接待了由港澳各界人士組成的大規模的海外謁陵代表團及參加學術研討會的專家學者。孫中山先生的親屬孫穗英、孫穗華、戴成功及許許多多海內外知名人士先後來此參觀,1987年5月7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將藏經樓闢為"孫中山紀念館"。1989年5月30日,在孫中山先生奉安60周年前夕,該館正式對外開放。

景觀集萃

登上雄偉的中山陵,向東眺望,在密林深處的萬頃綠浪中,有一座金碧輝煌的古典建築,猶如仙境中的瓊樓玉宇,這就是南京孫中山紀念館

孫中山紀念館包括藏經樓、《三民主義》碑廊、中山書院等建築。藏經樓是一座中國傳統式建築,包括主樓、僧房、碑廊,是抗戰前總理陵園的紀念建築之一,1938年抗日戰爭爆發,藏經樓主樓和《三民主義》碑廊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

孫中山紀念館主樓前為一橢圓形的廣場,四周花木扶疏。廣場北側兩段石階上便是主樓。第一段石階正中矗立著孫中山先生銅像,銅像高2.6,重一多,是孫中山先生的日本友人梅屋莊吉贈送的。尊銅像曾矗立於新街口廣場的中央,時間長達24年,為許多南京市民所熟悉。第二段石階平台上置有一對銅鼎,系南京化學工業總公司於1989年開館之際捐贈。主樓是重檐歇山式宮殿建築,挑檐飛角,氣勢不凡,檐脊覆黃色琉璃瓦,主脊與垂脊以龍鳳、獅頭吻合,脊頂中央飾紫銅回輪華蓋,梁、柱、額枋均飾以彩繪,整座建築雕樑畫棟,金碧輝煌。

三樓正中懸有一方直額,上書“藏經樓”三字,黑底金字,為當代著名書法家武中奇手筆,大門門楣橫匾上書有“孫中山紀念館”六個大字,這是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名譽主席屈武所書。

藏經樓外觀為三層,中間還有一夾層,共四層。底層大廳里連續不斷播放《總理奉安大典》資料錄像片,這部錄像片是根據當年孫中山先生病逝、安葬時拍攝的實況影片錄製的,真實地再現了孫中山先生病逝、公祭、建陵、迎櫬和奉安的全過程,有許多珍貴的歷史鏡頭。

大廳的四壁鑲嵌著孫中山先生手書的《建國大綱》全文巨匾。正面壁上鐫刻有胡漢民手書《總理遺囑》,兩側是孫中山手書“人類進化,世界大同”對聯。

三樓室外迴廊四壁設《永恆的紀念》大型圖片資料展,展示各國領導人及知名人士晉謁中山陵的歷史鏡頭。展櫥里則展出有關孫中山先生的書籍。

孫中山紀念館孫中山紀念館
三樓和四樓是孫中山紀念館的主體陳列《孫中山先生生平事跡展》。共有五個展廳,分為七個部分。展線長180米,展出歷史圖片共315幅,還有各種文物、模型近百件,展示了孫中山先生偉大而光輝的一生。陳列設計新穎,製作精良,在陳列方法上採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T-段,大大增強了展出效果,特別是四樓結尾部分的大型電腦噴繪《世紀偉人》,生動地詮釋了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所闡述的從孫中山、毛澤東到鄧小平20世紀三位偉人在我國近現代歷史上所起的巨大作用,給人以深刻的啟示。

主樓後的碑廊是國內罕見的一座大型碑廊。碑廊長125米,左右對稱,中軸線上建有僧房五間,兩翼有迴廊及碑亭二座相連。廊壁嵌有馮玉祥將軍贈送的河南嵩山青石碑138塊。愛國將軍馮玉祥對孫中山先生十分崇敬,早在1920年秋,馮玉祥就開始同孫中山聯繫,此後,孫中山不斷地做馮玉祥的工作。1928年底,中山陵墓已即將建成,陵園正在積極籌備孫中山安葬事宜,馮玉祥通過孫科向孫中山葬事籌備處表示,願意捐一批河南嵩山青碑石,在中山陵園鐫刻孫中lJJ的《三民主義》全文,得到同意後,他精心挑選了90多塊碑石,運到南京,準備鐫刻在中山陵正對面的邵家山上,並在那裡建造一座13層的紀念塔。1930年爆發了蔣、馮、閻的中原大戰,馮玉祥要在中山陵園邵家山刻碑建塔的事也就化為泡影。直到1935年,中國佛教會在中山陵墓東側建造藏經樓,這批石碑才被用來在藏經樓後面建造了一座碑廊,鐫刻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全文。馮玉祥所贈送的90多塊碑石不夠,又從河南嵩山選購了40多塊碑石,精心鐫刻了《三民主義》全文,共16講,15.5萬字,由民國時期14位書法家書寫,全部是楷書陰刻,風格各異,造詣精湛,堪稱當代書法藝術中的精品,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

由北美安提瓜華人、香港意利輝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健先生、董事蔣明先生捐資興建的中山書院於199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70周年紀念日落成,正式向海內外開放,成為孫中山紀念館又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中山書院位於藏經樓西側,占地2800平方米,樓外鋪以草坪,廣植各種名花佳木。主樓為兩層仿古建築,整個建築典雅秀麗,令人賞心悅目。書院主要用於有關孫中山先生的紀念活動、學術研究、文化交流。樓下辟三個陳列展廳,廳內展出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外國元首謁陵的照片及《孫中山著作及學術研究成果展》。另在東廳還舉辦《中山陵收藏書畫精品展》,陳列中山陵園收藏的著名書畫家林散之、蕭嫻、武中奇、費新我、黃養輝等人的書畫精品。

辛亥革命名人蠟像館是孫中山紀念館下屬機構之一,位於藏經樓東側有六百年歷史的靈谷公園無梁殿內,展出辛亥革命前後57位名人蠟像。這些蠟像組成22組場景,形象生動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後重大歷史事件,展現了辛亥革命的歷史風貌。蠟像按真人大小1:1製作,造型準確,形態逼真。

孫中山紀念館孫中山紀念館
孫中山紀念館在史料陳列、文史研究和館際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績,先後出版了《中山陵檔案史料選編》、《中山陵園史話》、《民國名人與中山陵》、《孫中山手書碑刻》、《吳敬恆碑刻》等,並刊出《中山陵文史信息》與各地同行交流。孫中山紀念館與海內外孫中山、宋慶齡紀念地建立了廣泛交流和合作關係,每年都要舉辦大型聯誼活動並進行學術交流,還與台灣國父紀念館、日本神戶孫中山紀念館建立了聯繫和交流。

孫中山紀念館是中山陵園景色最佳處之一,鶯飛草長的江南三月,梅花、杏花、桃花茶花次第開放,這裡花團錦簇,暗香浮動,美不勝收;七月流火,這裡濃蔭匝地,溪水潺潺,悠長的蟬鳴伴著徐徐清風給人們帶來無與倫比的愜意;到了桂子飄香的金秋,坐落在萬株桂園中的紀念館香氣襲人,使人們久久徜徉,不忍離去,更有那深秋,似火的楓林,頓使您吟出“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佳句;而瑞雪後的孫中山紀念館,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則令遊人更有一番情趣。

歷史沿革

抗戰勝利後,當時的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曾打算修復這座宮殿建築,還把藏經樓列入應修復六項工程之一,但由於國民黨在內戰中迅速潰敗,國父陵園僅對主樓作了一些小的維修。新中國成立後,南京市人民政府曾於1955年撥款對主樓加以維修,一度闢為江蘇省國畫院,當時,一些書畫名家曾來此作畫。“文革”中,這座隱蔽於密林中的宮殿建築也沒有逃過劫難,再次遭到人為的破壞。碑廊殘存的碑文竟被全部鑿毀。十年浩劫過去,黨和政府對藏經樓的修復給予高度重視,省、市領導人多次親臨藏經樓指導修復工作,解決具體問題。從1982年到1989年,國家和地方先後撥款200多萬元修復了主樓,重建了碑廊和僧房。1985年3月12日,藏經樓主樓修復後,闢為孫中山紀念館對外試行開放。隨後,經過兩年的準備,1989年6月1日,孫中山奉安中山陵60周年之際,孫中山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

1989年,中山陵園管理局又撥款200萬元,對紀念館的陳列進行了全面改造,整修一新的紀念館不僅充實了內容,外觀也變得更為絢麗多姿。

抗戰前,南京民眾出於對孫中山的崇敬,曾要求在南京的市中心新街口廣場上豎一尊孫中山銅像。當時的南京市政府也曾計畫另鑄一尊,後來因為抗戰爆發,這一計畫未能實現。1942年11月,孫中山誕辰72周年前夕,汪精衛為了籠絡民心,粉飾自己的賣國罪行,將中央軍校內的這尊孫中山銅像移到新街口廣場中心,從此,這尊銅像在新街口廣場度過24個春秋。1966年“文革”期間,一些無知的紅衛兵竟要砸毀新街口廣場上的孫中山銅像。南京市委根據周總理的指示,把銅像運到中山陵保存。1968年6月,又移到中山陵廣場南面的孝經鼎石座上。

孫中山紀念館孫中山紀念館
1985年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60周年紀念日,修葺一新的藏經樓已決定闢為孫中山紀念館。主樓外觀為三層,實際中間還有一層夾層。底層為大廳,大廳中央矗立一座孫中山先生半身銅像,神態逼真。這尊孫中山銅像是由著名雕塑家戴廣文創作,南京晨光集團公司鑄造。大廳正面壁上是陰刻的胡漢民手書《總理遺囑》巨幅匾額,兩側對聯是孫中山手書的“人類進化,世界大同”,藍底金字,隸書陰刻。大廳四壁嵌掛著反映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的“出國宣傳”、“商討革命”、“振聾發聵”、“討袁護國”四幅大型木刻浮雕,每幅浮雕高2.5米,寬2米。浮雕人物呈象牙白色,底色為木質本色,整個畫面在質樸中透出歷史氣勢,輝映著大廳莊嚴、肅穆的氣氛。二樓是一座走馬樓,四周有迴廊,可憑欄俯視底層大廳。迴廊北壁為長12米、高1.8米的大型木匾,鐫刻孫中山先生-T--書的《建國大綱》全文,這是孫中山先生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畢生實踐經驗的總結。木匾底色為寶藍色,金字陰刻。另三面壁上懸掛反映孫中山革命生涯的ll幅油畫。這些油畫,以孫中山領導和發動的民主革命的歷史為主線,選擇重大的歷史事件,刻畫了光耀中華的傑出歷史人物,反映了風起雲湧的民眾革命運動,給觀眾以深刻的啟示和教育。

十年動亂中,三民主義碑廊的碑文遭到人為的破壞。1986年11月,經中國文物局批准修復碑廊,由中央財政部撥款,省市各方面專家共同研究修複方案,根據南京市檔案局所保存的碑刻原文及拓本,逐一按原樣重刻。到1989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64周年前夕全部竣工,1991年並進一步將全部碑刻鑲配玻璃框,加以妥善保護。

現狀

孫中山紀念館孫中山紀念館
孫中山紀念館不僅是陵園的一個重要景點,而且已經成為對外交流的一個視窗。它的知名度和影響越來越大,已先後同日本神戶孫中山紀念館、台灣國父紀念館、美國舊金山孫中山紀念館、新加坡孫中山紀念館等海外的孫中山紀念地建立了聯繫。

十多年來,孫中山紀念館接待了數百萬中外遊客,多次接待了黨和國家領導人、海外知名人士。孫中山的親屬孫穗華孫穗英孫穗芳孫治強等都曾來過這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許多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來到中山陵謁陵後,也都要來孫中山紀念館參觀。台灣近代史研究所張玉法教授參觀了紀念館後說:“孫中山紀念館與中山先生之陵墓緊密結合,渾然一體,這是海內外其他紀念地所無法媲美的。”1993年3月,台灣老莊學會謁陵團在楊汝舟先生率領下來南京謁陵後,指名要參觀孫中山紀念館,他們參觀了紀念館及其後面的三民主義碑廊,交口稱讚“不虛此行”、“大開眼界”,還精心製作了一幅孫中山墨跡贈送給紀念館,謁陵團的每個成員都在上面恭敬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1996年9月,台灣財團法人化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履安(陳誠之子)在謁陵並參觀了紀念館後,特地來信表示感謝。信中說:“此次南京之行,承蒙引導參觀孫中山紀念館,得以瞻仰石刻經文,重溫中山先生之偉大行誼,接待盛情,十分感謝。此行目睹寧市經建迅速,高樓林立,工商發展,方興未艾,確屬難能可貴,令人欽佩。”

孫中山紀念館孫中山紀念館
孫中山紀念館開館以來,黨和國家的許多重要領導人也都曾來紀念館參觀指導,彭沖同志在調中央工作以前,曾任南京市市長,他對中山陵有著很深的感情。孫中山紀念館開館以來,他曾三次蒞臨指導,還建議紀念館應該將碑廊的全部石刻編印《三民主義碑刻》正式出版,並要加強與海外特別是與台灣方面的交流和往來,以擴大影響。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李鵬和夫人朱琳也在紀念館陳列改造完成後不久,前來參觀指導,還非常認真地觀看了《孫中山先生生平事跡展》。1996年11月1日,胡錦濤同志到中山陵視察,參觀了孫中山紀念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山書院位於藏經樓西側的叢林間,是孫中山紀念館的一個組成部分。1993年秋,香港意利輝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健、總經理蔣明向中山陵園投資100萬元人民幣,中山陵園自籌資金80萬元,在藏經樓西側抗戰前的總理陵園辦公廳舊址興建中山書院,工程於1994年11月竣工,199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七十周年紀念日正式啟用。

交通概況

公交9路、游1路、游2、游3路可到達。中山陵園內有旅遊小火車可以到達,或可以租用陵園內的8-10座的電瓶車。

鄰近景點

紫金山天文台海底世界靈谷寺中山植物園美齡宮音樂台明孝陵、中山陵紫霞湖梅花山

門票

現分“民國文化”和“明朝文化”東西兩個片區。

東片包括中山陵、靈谷寺、孫中山紀念館、音樂台等4個景點,票價80元;西片明孝陵(含梅花山、梅花谷、紅樓藝文苑、紫霞湖)、包括5個景點,票價70元。東西聯票14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