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梅屋莊吉(1868—1934),日本長崎市西濱町人。從小被過繼給無子嗣的遠親梅 屋吉五郎夫婦。養父吉五郎開了一家梅屋商店,在經營碾米的同時從事貿易,是長崎與上海之間貿易的領軍人物。三菱財閥的創始人岩崎彌太郎早年在土佐藩開設的土佐商會做事,曾在梅屋商店的出租屋裡居住過,據說還曾背著年幼的莊吉四處玩耍。
15歲時,莊吉乘自家貨輪“鶴江”號隻身赴上海、南洋遊歷。 經歷最初在大米投機生意上的挫折後,1893年莊吉在香港開了一家照相館。“就位於繁華的中環一帶。莊吉原本就有經商的才具,加上鋪面的位置絕佳,很快便人氣了得。1895年春,時年27歲的孫中山從檀香山返香港領導興中會籌備廣州重陽起義,通過其師康德黎結識梅屋,與其縱談天下大事,甚為投機,相互引為知己,他向孫承諾“君若舉兵,我以財政相助”,梅屋莊吉這年25歲。 孫通過梅屋走訪日本駐香港領事中川恆次郎,尋求資助步槍2.5萬支、手槍1000支。中川向當時的外務省通商局長原敬做了匯報,但日本政府卻採取靜觀立場,按兵不動。只有梅莊通過個人渠道籌集了600支手槍。
起義失敗,孫中山化妝成苦力從水路逃往澳門,隨後轉道香港,卻被清政府懸賞1000塊大洋追捕,情況危急。但日本政府又拒絕孫的避難要求,無奈之下,孫中山只得投奔兄長孫眉所在的夏威夷。為表達將革命進行到底的信念,孫毅然剪去髮辮。莊吉在孫出發之際,匯款1300美元。
梅屋莊吉作為“大亞洲主義者”,不僅對中國,對亞洲各國的獨立革命運動也抱有深切同情和莫大關注,並傾力資助。美西戰爭時,莊吉曾親自攜巨款馳援菲律賓,與菲國獨立運動領袖艾米利奧·阿奎納多、彭塞交情深厚,還把孫中山介紹給彭塞。孫致信彭塞,從“大亞洲主義”的立場出發,高度評價菲律賓革命,主張“中國革命和菲律賓革命都是亞洲民眾攜手打倒列強的殖民侵略、爭取民族獨立富強的運動,具有相同的意義”
梅屋莊吉為人慷慨豪爽,極其看重友情,有種日本武士道所尊崇的“潔”的氣質。“梅屋寫真館”很快成了一個革命據點,往來進出者,多為興中會成員或日本的大陸浪人、革命志士,終於引來了清廷的“關照”。梅屋夫婦聽到風聲,只好在1904年把照相館搬到新加坡,但新加坡畢竟不同於香港,如何建立新的商業模式
,以繼續完成資助革命的事業,莊吉頗費了一番考量。剛好隨身行李中,有一台百代公司產的電影放映機和四卷電影膠片,莊吉想到了電影院生意,經過初期的磨合之後,轉型相當成功。1906年6月,當在海外漂泊了12年之久的莊吉回國時,已經積累了50萬日元的巨額財富,時年36歲。回國後,梅屋莊吉註冊成立了“M百代商會”(M為梅屋莊吉日文拼寫中的頭一個字母),開始進軍國內電影業,後來成為著名影業公司“日活株式會社”的前身,莊吉也成為日本電影界的領軍人物,推出很多開風氣之先的大製作。
孫中山自1895年首次舉兵以來,7年間共組織了10次武裝革命,接連受挫。但孫矢志不移,屢敗屢戰,不懈抗爭,其背後始終有梅屋莊吉的影子。1911年的武昌起義成為起爆劑,革命的氣運高漲,迅速波及全國。 莊吉接到武昌起義的電報,歡呼雀躍,立即派攝影師荻屋赴中國前線,跟蹤拍攝、記錄影像資料。僅為武昌攻防戰一役,便捐款17萬日元,他為同盟會等活動並在家境中落的情況下提供捐款,以致負債累累,被迫改組其所經營的公司,出讓公司股票。
梅屋莊吉共援助了多少錢?據東京學藝大學教授中村義說,僅資金援助就遠遠超過10億日 元(註:這個數字很容易引起誤解,按大橋武夫的《戰略與謀略》一書,日俄戰爭前的日本國家預算一年才4000萬日元,10億日元等於日本25年的國家預算。是甲午戰爭賠款的3倍,1941年的大和號戰列艦造價也才2.8億日元,所以這裡的10億的億應按照10萬為億的億理解,也就是100萬日元,這個和明石元二郎對俄敵後作戰的總預算都一樣了)。松本樓印刷的史料小冊子中說,換算成20世紀末的錢,梅屋莊吉投入中國革命的資產總額高達2兆日元。
二次革命失敗後,孫中山被迫再度流亡。日本政府採取了支持袁世凱的方針,外務大臣牧野伸顯下令嚴防孫文亡命日本。鑒於這種狀況,孫身邊的志士萱野長知懇請孫重新考慮避難地的問題,並建議選擇新加坡。但孫坦言道:“我應該去的地方,只有日本。”在孫自信滿滿的背後,顯然有梅屋莊吉的鼎力支持。事實上,1913年8月8日,孫中山一行從台灣乘“信濃”號商船從門司港登入僅10天后,便秘密住進了位於東京大久保百人町的梅屋宅邸,且一住3年,僅有犬養毅、頭山滿、宮崎滔天等極少數人知道。梅屋莊吉對孫中山的另一大幫助是促成了孫中山與宋慶齡的婚事。宋慶齡在美國留學時就對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運動有強烈的共鳴,1915年10月25日,在梅屋莊吉的幫助下孫中山與宋慶齡在東京喜結連理。孫宋婚禮在其家舉行。與孫結為義兄弟,其夫人與宋結為義姐妹。支持孫進行護法運動、國民黨改組和實行國共合作,表示:“我相信孫中山所做的都是為了中國革命。”
孫中山先生非常感謝梅屋莊吉夫婦無私的幫助,為了表示感謝,曾在莊吉和服短外褂的背面揮毫寫下了“賢母”二字,讚頌梅屋莊吉夫婦像慈母一樣不求任何回報地支援中國革命,在各方面像慈母一樣悉心照料自己和宋慶齡,這裡飽含了身在異國他鄉的孫中山對梅屋莊吉的感激之情。梅屋對孫從事護法運動、改組國民黨等活動,均表同情和支持。
1913年後梅屋莊吉極力支持孫中山領導的反袁鬥爭,介紹在日印度志士與孫協商合作,在山東組建討袁軍。1916年梅屋莊吉在滋賀縣八日市建革命軍飛行學校,為革命黨培養飛行員。1918年夏初孫第一次護法失敗,經日本神戶返回上海時,梅屋到神戶迎候。1924年11月孫北上赴京途經神戶,梅屋亦由東京往會。12月1日孫電梅屋:“逗留貴國期間,感謝諸君關照。今後亞洲民族復興,切望閣下協力。”
1925年初獲悉孫在北京病重的訊息,梅屋莊吉焦慮萬分,委託萱野長知前往探視,並要其在大連居住的養女梅子立即趕往北京。聞孫逝世,梅屋仍致電孫科,半信半疑,表示“殊深驚愕”。當電詢確信後,“更增悲戚,誠不勝悲痛哀悼之至”。梅屋即致電宋慶齡、孫科,稱讚孫“乃中國革命之大恩人,世界之偉人”;指出孫的去世,“不僅使貴國前途未卜,更是日本之不幸” 。為了緬懷孫,教育子孫後代珍惜中日人民的傳統友誼,梅屋克服種種困難、阻撓,集資鑄造4尊孫中山銅像,分別贈予南京中央軍官學校(後移至南京中山陵)、廣州黃埔軍校、廣州中山大學、廣東省中山縣孫中山故居(後移至澳門國父紀念館)。梅屋莊吉還計畫拍一部《大孫文》的影片,但因1931年九一八事變的影響而未能實現。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梅屋反對日本侵略中國,遭到日本軍國主義者的種種非難、詆毀,但仍堅持中日友好的主張,上書外相廣田弘毅,表示:“實現中日親善,是我多年的夙願,也是故友孫中山的遺囑,終日苦思其實現。”1934年11月15日梅屋莊吉計畫趕赴中國進行和平斡鏇,因患晚期癌症,暈倒在火車上,23日去世。
友情延續
梅屋莊吉有一個女兒,嫁給國方家,改名為國方千勢子,1978年國方春男和千勢子夫婦應中日友好協會的邀請訪問中國,當時已85歲高齡的宋慶齡在上海自己家裡與國方千勢子共進晚餐,時隔63年與千勢子再次見面,宋慶齡非常高興。這次見面之後,宋慶齡還給國方夫婦寫了一封信,信大意是,他們的訪問,使自己回想起過去的日子,回憶起梅屋莊吉先生及夫人與孫中山和她自己之間的友情,雖然時間流逝,世事變化,但這種寶貴的友情不會消失,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不會消失。這一信件一直作為寶貴的資料保存在小坂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