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構造
法雲寺創建年代不詳。坐北朝南,占地面積542.98平方米,四合院布局。現存建築有山門、正殿、東配殿及西耳房。正殿為元代遺構,面闊三間,進深四架椽,前廊式單檐懸山頂。斗栱四鋪作單下昂,梁架結構為三椽栿前搭牽用三柱。寺院坐北朝南,由山門(已毀)、放生池、金剛殿、大雄寶 殿、觀音閣及左右配殿組成,占地四千多平方米。大雄寶殿五 開間,通面闊14.6米,通進深12米,七架前後廊。明間三對柱礎雕飾人物、花卉、雲紋等,圖案精美,雕刻考究。原系重檐歇山頂,民國三年重建時,因限於財力改建成單檐硬山頂。寺內遣留有清光緒間鑄造、重約於斤的大銅鐘和小鐵鐘各一口,另有白石缸一隻、白石洗二隻、古井二口。觀音閣後有明代“皇朝壽山”四字,摩崖題刻。每字徑半米許,大雄寶殿前有一方 清乾隆間立的“奉憲勒禁”石碑。據碑記,時有林正候自稱其 祖先於宋時施田建寺,妄圖霸占寺產,縣令將林枷責,並勒碑示禁。
寺廟布局
法雲寺位於觀音山山腰,頗有大唐古風。寺中大雄寶殿內供奉新加坡弘宇法師捐贈的高3米、重約萬斤的一尊白玉大佛,使法雲寺名氣益增。大雄寶殿四周,廣植櫻花和梅花,規模十分雄偉莊嚴,號稱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寺前坡路呈“之”字形,兩邊儘是林立的翠竹及綠陰遮日的相思樹,偶有涼亭點綴其間,亭旁植櫻、梅,亭內有石椅供遊人休息。距寺700米處,路邊有一塊巨石,上刻“南無阿彌陀佛”,是1982年貝蒂颱風襲來時,在風雨交加之際從山上滾落下來的,與原來就有的“無量壽佛”巨石相距約300米。該寺住持在其上鐫刻佛號,以廣結佛緣。弘法院和法雲寺相距不遠,是一座傳統的佛教廟宇,奉祀千手觀音。廟宇古樸雅致,沒有鮮麗的裝飾,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
主要景觀
“龍窟”為一圓形攢尖式的窀穸,以青磚砌築,深數米。其間堆滿石佛殘體,縫隙壅塞淤泥。經發掘清理,共出土大小殘破佛體700於塊。多為少手缺足,頸折腰斷,較完整者僅幾尊。石佛多為立像,其大小不一。雕刻用料,大型造像主要是雜有淡黃斑紋的青石,其次為石灰質砂岩,再為少量古塔滑石,另外還有幾尊陶佛。雕刻形式,大型佛像儘是圓雕,中型造像深浮雕、圓雕各半,小型者多數為深浮雕,個別圓雕;較大的佛座圖案紋飾,尚採用了透雕。不少造像的背光、項光、佛座四周及背面,用淺浮雕或線刻畫像,鐫刻了佛教故事,內容生動有趣,耐人尋味。造像種類較全,佛有釋迦佛、彌勒佛、藥師佛、盧舍那佛等共11種;菩薩有文殊、普賢、觀音、地藏、虛空藏以及隨侍阿彌陀佛的二十五菩薩等數十種,不勝枚舉;明王主要有不動明王、大威德、金剛夜叉、軍荼利、降三世五大名王;天有吉祥、技藝、梵天、低釋天、四天王及天龍八部、藥師十二神將等。部分佛像的背光、項光或佛座周圍,刻有銘文,書盡魏體,大都書刻端方,筆力遒勁,是不可多得的碑刻。款識年代,大都是北魏、東魏、西魏,其中北魏後期、東魏初期居多,次之西魏、北齊,北周較少,隋、唐者雖有,卻寥無幾尊。造像大部敷粉彩繪,除最小者,很少塑面,尚有數尊鎏金者。所有石佛造像,面目清瘦,體態輕盈博衣寬頻,衣著褶紋稠密,勁緊連綿,呈階梯形,重要圖案紋飾,多是蓮花、忍冬、火焰等浮雕,大有漢魏風格。從銘文時代、造型特徵不難看出,這批石佛像主要雕刻於北魏至東魏時期,是罕見的古老石造像。
歷史文化
據康熙十六年《重修法雲寺碑》記載∶“考殘碑,是寺蓋創於周,歷秦漢唐宋明數千年。”民國版《萬泉縣》記載∶明隆慶五年嘉靖壬戍會試進士賈仁元在《重修孤山法雲寺紀》中寫道∶“寺未稽建自何時,其規制弘麗,結構精巧,類非近世所為。顧地勢險峻,山風猛烈。歷世久遠,然日入於敝矣!嘉靖癸卯間,邑人鉅鹿令拙庵薛君諱雲霄者,既致政歸,日遨遊期間,因嘆∶‘寺為一方勝概,不可坐視其敝也!’乃與物故住持德僧圓新及弟圓信、圓通、圓達、圓成等之徒明亮及徒孫正了、正學共謀修理,乃募貲於闔境善士檀越、吳鶴齡等眾,各捐其所有。第二年,乃興工。自大雄殿而下,凡為殿者若干楹;自法堂而下,凡為方丈者若干間。以至山門、垣墉、階級、道路細微曲折,莫不整飭。規制一因乎舊而壯麗過焉。自遠望之,見其金碧輝煌,煙霞掩映,日和風清,鈴鐸之音,聞徹數里,寺復翻然一改觀矣。正學又括其餘,以師祖鈺無瑕所置《大藏經》凡若干卷,設木櫃四貯佛殿中。值秋冬之暇,禮延四方名僧,譚講其間。”“地以山靈,山以人重,此山此寺,風景奇勝,歷歷可觀,特少名人碩士棲游其間,遂使山之名不顯於天下。獨蘊玉藏輝,僅可與識者言之也。若拙庵斯寺之重修,無乃待名人碩士之棲游耶?抑將欲顯孤山之名於天下耶?抑或崇斯山為斯地之靈耶?不然何其汲汲於寺之修耶?詩曰∶嵩高維岳,峻極於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清康熙十六年《重修法雲寺碑》載∶歷時五載修葺而告竣的法雲寺,房舍有∶“佛工正殿五楹、南殿一座、辟支佛殿一座、彌勒佛殿一座、南天洞觀音堂一座、金傭護法聖像二堂、茶房一所,設天地水陸海會五壇,厥觀壯,厥功偉矣。”
據佛石的風化程度推斷,遺形歸骨舍利塔下龍窟時,已砸毀150年左右,石佛毀壞時間該於唐末。按《舊唐書·武宗紀》卷十八上載:武宗李炎,寵信道士趙歸真,真排毀釋氏,帝惡僧尼耗蠹天下,敕令拆天下佛寺,天下廢寺。這次毀佛即是歷史上所說的“會昌法難”,沂山北魏殘破石佛,正是這場法難的產物。這批石佛造像,時代早,迄今已1590餘年。數量繁多,僅獨立成佛者達200餘軀。種類全,佛、菩薩、明王、天各種均備。形態各異,坐立盤蹲、行飛跪臥,各種姿勢均有。神情不一,喜、怒、憂、懼、愛、憎、欲七情俱全。構思精巧,造像優美,比例勻稱自然,形象逼真,活現若生。雕刻煎繁得當,線條流暢,琢磨細緻,工藝精湛。它的出土,為研究中國南北朝、隋唐五代時期的社會政治經濟情況,佛教興衰,僧道鬥爭,歷史上的毀佛運動,以及古代的雕刻藝術、書法繪畫等,提供了珍貴的實物史料。
相關詩詞
《法雲寺》
千年古剎
作者:陸游
朝代:宋
勾踐舊國古會稽,南山擁郭分東西,
城門大路引繩直,西走百里皆平堤。
客行欲曉到梅市。喔喔尚聽城中雞。
法雲古寺臨大澤,風皺百頃青玻璃。
迎來送往此其地,素壁時見前人題。
乖離會合浩莫計,歷觀名氏空含淒。
山僧慣見為客嘆,榮悴從來如夜旦。
《游法雲寺》
山口向東開,神靈海上來;
人言鍾秀地,文脈賽蓬萊。
古寺兩松老,昌濰三水裁;
興衰皆有脈,風雨度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