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鎮[陝西省府谷縣孤山鎮]

孤山鎮[陝西省府谷縣孤山鎮]

孤山鎮位於陝西省府谷縣中部,政府所在地距縣城19公里,轄19個行政村,95個自然村,17個機關單位,總戶數2347戶,總人口12250(其中流入人口1750人,農業人口10500人),設35個黨支部(其中農村19個,機關單位8個,企業8個),黨員總數510名。交通便利,神朔鐵路、府店公路穿境而過,野大公路、孤武公路、朱田公路在境內與府店公路相接,火車客運站1個,煤炭集運站2個,年集運能力達4000萬噸。

鎮情概況

孤山鎮位於縣城西19公里處,總土地面積181平方公里,總人口10584人。全鎮轄19個行政村,95個自然村,17個機關單位,28個黨支部。交通便利,府店一級公路穿境而過,南與孤武公路相接,西北與野大公路交匯。因省內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七星廟著稱於周圍鄰近縣、市。

歷史沿革

孤山是一個軍事古鎮。由於地處邊陲,自然環境特殊,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幾千年來,戰火紛飛,幾經蒼桑,幾起幾落,不知毀了多少次,又修了多少茬,在這裡不知有過多少次的繁榮輝煌,又有過多少次的悲慘淒涼。

孤山鎮在府谷縣城西北40里的孤山河畔。此鎮夏、商、周屬白翟地,秦屬上郡,兩漢屬西河郡,魏、晉屬赫連大夏,北魏、北周屬上郡,隋屬勝州,唐屬麟州,五代、宋、元、明、清、民國至今都屬府谷縣。

孤山鎮唐、五代稱折塘關,宋時先為百勝寨,後為孤山寨。明正統二年(1437)在今孤山鎮西十里的的軍溝村設孤山堡,成化二年(1466)移至今孤山戴家石畔腳底,成化十一年遷至今孤山城內。清時繼稱孤山堡,民國改稱天平鎮。

孤山什麼時候有了村鎮,無法考證,只知從商周以來,凡中原地區的一些官民犯了罪,逃到這裡就無人過問了。逃到這裡的人們在沿川河畔建立村寨,謀求生存。從一些零散的史料如石刻、碑記、遺址和傳說可知,自古以來孤山川就是一條西北地區通向河東非常重要的通道。孤山川秦漢稱翠雲川,唐宋叫折水川。清稱孤山川在黃河入口處附近稱小河川。古代,孤山由於地形險峻,成為保衛府州、河東的天然屏障,所以又是各個軍事集團必爭之地。保不住孤山,就難保府州,府州不保,河東難保。

秦始皇長子扶蘇修築萬里長城時,曾在孤山駐軍,並補修了“昊天宮”。唐貞觀二年(628年)征東突厥時,大將張說迷路,後以昊天宮定向,許下口願。滅東突厥後,於貞觀八年(635年)由張說督工補修“昊天宮”和折塘關。並任征東突厥立有戰功的折華為府谷鎮遏使,兼守折塘關。

晚唐時,折華後代折宗本、折嗣倫父子參加鎮壓黃巢起義有功,於唐僖宗年間任折宗本為振武軍沿河五鎮都知兵馬使,折嗣倫為麟州刺史。從那時開始,一直到五代末,折嗣倫與兒子折從阮、孫子折德扆先後對摺塘關進行了幾十年的維修和擴建。到後周時,折塘關成為駐有幾千軍民的邊關重鎮。公元948年後漢在府州設定永安軍,折從阮任節度使,其子折德扆任團練使。為了加強防禦能力,先後在折塘關四周修了十多個關寨。並在寶珠山對面青龍廟頂的石畔上鑄立一鐵塔,以鎮龍脈。

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對百勝寨進行了維修和加固。政和年間在孤山寨西南十五里修築了古城墕關城(原名不詳)。北宋時折德扆、折御勛、折御卿、折惟昌、折繼閔、折繼祖、折克行、張元等在孤山川,特別是新城川(清眉浪)、沙梁川與西夏和遼國大戰不下三十次。公元1042年,西夏王元昊帶領幾十萬大軍進攻麟州,並親自帶領10萬大軍進攻府州。因中堠寨、百勝寨、三道灣等險關難過,就繞道經沙梁、廟溝門、木瓜從後河川入侵府州。後百勝寨雖然失守,但退入深山老林中的近百名軍士,每到晚上就擾亂敵軍,並放火燒了元昊屯在折水川的部分糧草。元昊缺糧缺草,急攻府州城七天七夜,城沒有攻下,反被守將折繼閔射傷,敗北而逃。

南宋初(1129)折可求帶領麟、府、豐三州九寨投降金國,孤山寨歸金國所有。1142年,西夏侵占府州,孤山寨很多建築和軍事設施被破壞,折家東、西瑜頭兩座祖墳,地面建築焚毀殆盡,地下挖得拋棺揚骨。

北宋滅亡後,150多年間,西夏、金國為爭奪麟府屬地,在孤山川、沙梁川、新城川、木瓜川、三道灣打了幾十仗,孤山時屬金國,時屬西夏。傳說老百姓門上掛的牌子一面寫金國,一面寫西夏,金軍來了牌子翻成金國,西夏軍來了牌子翻成西夏。

明朝時,孤山成為延綏東路第一雄關。正統二年(1437)設孤山堡。這時古麟州城已廢,縣址遷到今神木縣城。神木到府谷共有十二溏,孤山為第十溏,所以也叫十溏關(和古折塘關諧音)。成化三年(1467)韃靼一支幾千兵進攻孤山不下,於是就將孤山川的青年男女和財物掠走。孤山參將湯允績明知不敵,但為了救出掠走的民眾,就帶領一百多軍士,奮不顧身,追趕敵人,天黑時追到長城口子上,與敵接戰。這時夜幕昏暗,飛沙走石,允績聲如洪鐘,軍士齊聲呼喊,敵軍毫無準備,不知來了多少敵人,一時陣勢大亂,被掠走的青年男女趁機逃進兩面山谷。允績帶領軍士在敵陣中沖了幾個回合,雖殺傷了幾百敵軍,但眾寡不敵,只好入郵舍。敵人合圍攻擊,刀槍混鳴,慘聲不斷。第二天黎明韃靼退去,郵舍燈光閃亮,寂無聲息,院內死屍幾百,一大將手拄大刀,雙目圓睜,橫眉冷豎,站在舍門前,已經殉世。人們進入郵舍,見牆上用血寫下詩一首:“手持長劍斬渠魁,一箭哪知中兩腮,戎馬踏來頭似粉,烏鴉啄處骨如柴,交遊有義空揮淚,弟侄無情不舉哀,血染遊魂歸未得,幽冥空築望鄉台”。孤山民眾捐棺,將犧牲的全部將士裝殮。允績靈柩寄放孤山撒散寺,民眾祭奠,三年後運回杭州安葬。

成化初年,阿魯人(蒙古一支)兩次入侵孤山,被孤山游擊將軍王璽擊敗。成化七年,韃靼再度進攻孤山,延綏巡撫餘子俊率孤山守將朱永、許寧等將敵擊退。後韃靼又三次入侵孤山,都被守將許寧擊潰,保衛了府谷,阻止了韃靼東進南下。成化十年(1474),孤山定為長城沿線三十六堡之一。隆慶年間,東協移駐孤山堡,派副總兵鎮守,孤山城內修建衙門(後人所說的古衙門),同時將鐵塔移到孤山河西高家灣對面的鐵塔灣,並在孤山川沿川河畔新修補修了三十六大寨,三十六小寨,七十二烽火台。到萬曆初年,孤山駐軍達到2600人,是當地民眾的幾倍。這時明將塗宗睿上疏朝廷,孤山城已破舊,要求朝廷補修。於是明政府派塗宗睿督工,於萬曆35年(1607)重修孤山城。重修後的孤山城,規模是原孤山堡城的一半,來到南延用原堡城的城牆。城形如一隻鞋底,從東北向西南傾斜。從東北至西南長約200丈,西北——東南寬約50丈,周長約510丈。城牆厚三丈,高三丈,全部磚石包罩。城牆鋪底都是1尺2寸寬8寸厚6尺長的花崗岩大石條,共5層。再上是用7寸寬,1尺2寸長的大磚雙層起牆。頂上是6尺高的城垛,垛上有瞭望孔和箭豁。城開四門,南門、北門都有瓮城,頂上有雙層城樓;西門無瓮城,但有城樓;東門是4尺寬7尺高的小門洞,洞外有30多個台階通向城下。城門都是鐵皮鑲包6寸厚的榆木大門。城的四角建有哨所。南門外有長50丈寬3丈的磚石道路,通過兩座牌樓升向前河灣,東去西來之人,只能從南門、西門進出。西城下是20多丈深的大渠,南城下是20丈深的懸崖,東城下是30多丈的陡坡,所以此城易守難攻,孤山城修好後,曾有一位遊人楊一清寫下一首詩:“簇簇青山隱戎樓,暫時登眺使人愁,西風畫角孤城曉,落日晴沙萬里秋。甲士解鞍休戰馬,農兒持券買耕牛。回思未築邊城日,曾得清平似此不?”可見關城的重要。

明天啟6年(1621年),四月初四,發生地震,孤山西城牆塌陷36丈,南城牆塌陷9丈,入地2丈7尺。清乾隆33年知縣鄭居中全部補修完好。清末,南城牆坍塌12丈,民國初年補修好。解放初,孤山鎮基本完好,但隨著機關單位的建設和當地民眾修建房屋,到文革後期,城牆上的磚石全部挖完,現在城牆土胎也已不完整了。後人有小詩一首:“三千甲士幾年功,血漢澆鑄一座城,不孝子孫貪小利,千年古城瞬時傾。”

清康熙年間,洪水沖斷了孤山西邊的龍泉山,河水順直而流,從此過往之人再也不用走南門和西門,只要順著沖斷的河谷走就行了。而空出的舊河灣中間建了一條長約200米的小街,街的兩邊修建了幾十處作坊、商號、民房。為了方便地方經濟交流,當時縣政府決定,每月逢三逢八過集,幾百年來未變。文化大革命時期為了限制商貿活動,全縣各鄉鎮統一定為逢一逢六過集。

由於新河道不寬,遇特大洪水流不出去,所以孤山街從康熙年間建街以來,先後於乾隆22年(1757)年,嘉慶20年(1825年)光緒19年(1893年)和1977年被洪水沖毀過四次。道光年間,孤山守將又將鐵塔遷到孤山城對面龍泉山的山腰上,文化大革命中,以破四舊名義毀掉。

文物古蹟

孤山是歷史上的文化名城,古建築很多,各種寺廟有幾十座。這些寺廟歷朝毀了再修,修起又毀,反覆多次。明清以來出名的就有四大寺,八大景,其中昊天宮和千佛塔(鐵塔)被列入《中華名勝大辭典》,折家墳、古衙門、龍泉寺等建築也很有名。

歷史名人

孤山地處邊陲,多數歷史名人是武將,如唐、五代、宋的折家眾將和明時的總兵戴布邊,操守戴冕,明威大將軍戴辰、都督僉事、備倭總兵戴延春、總兵戴天寵等。千百年來,他們為了反抗侵略,保衛家鄉,前赴後繼,流血犧牲,用生命和鮮血寫下了無數可歌可泣、感天動地的故事。(戴辰系戴冕子,戴延春系戴辰子,戴天寵系延春子。)

經濟建設

孤山鎮人文毓秀,交通便利,區位優勢突出,工業基礎較好,農業特色產業優勢明顯。神朔鐵路、府店公路穿境而過,野大公路、孤武公路、桃田公路、神府高速引線與府店公路在境內相接,有火車客運站1個,煤炭集運站2個,規模以上民營企業8個,集團企業2個(黃河集團、恆源集團),初步形成電力、冶煉、建材、交通運輸、商貿流通和特色農業等6大產業。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轉型升級,富民強鎮”主題,牢固樹立發展和機遇兩個意識,積極推進集鎮、交通、水利基礎建設三件大事,全力做好民生事業、計畫生育、文明創建、項目協調四項重點工作,努力實現“強工業、優農業、興三產、亮環境、構和諧”五大目標,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累計投入7000多萬元,實施了人畜飲水工程、農網升級改造、通村水泥路、通達工程和河堤工程建設等一系列惠民工程,民眾生產生活條件大幅改善,鎮容村貌日新月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